老人发热容易“无动于衷”

2009-08-11 09:01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2009年15期
关键词:内源性性疾病热源

周 冰

发热的定义,通常是指口腔体温大于37.5℃。然而,评价老年人是否发热,这个标准有点过高。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研究表明,老年人发热的定义应该是口腔温度持续高于37.2℃就应视为发热。另外,只要体温比自己的基础体温高1.3℃,就表明有发热。比如一位老年人平时早晨醒来时的基础口腔温度是35.6℃,那么,当体温上升到36.9℃时就应该视为发热。

应该指出的是,引起老年人发热的疾病多半是可以早期确诊并很快能被治愈的感染性疾病。可是实际生活中,有许多老人即使患了感染性发热疾病,如菌血症、心内膜炎、肺炎、脑膜炎、阑尾炎、胃肠穿孔等通常表现有高热的疾病,他们的体温仍然低于37.5℃,甚至有20%~30%的老年人患严重感染时,常表现为不发热或发热反应十分迟缓。这就提示人们,发热性疾病表现为不发热或轻微发热,是老年人患发热性疾病的特点,要特别注意。

老年人为何在患感染发热性疾病时体温反应迟缓乃至“无动于衷”呢?目前推测可能与年龄增大有关。有试验表明,老年人的内源性致热源生成减少及对内源性致热源反应降低,是感染后发热迟缓的原因之一。由此表明,对待老年人的发热,不能像对待年轻人的发热那样,照搬通常的发热标准,以免延误诊治时机。

据《家庭保健报》

猜你喜欢
内源性性疾病热源
浅谈对节能降耗工作的几点建议
超声造影在鉴别诊断胆囊壁弥漫增厚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盆腔炎性疾病的危害及治疗
2019华山医院色素异常性疾病与毛发疾病诊疗新技术学习班
2019华山医院色素异常性疾病与毛发疾病诊疗新技术学习班
高职生学习倦怠影响因素及对策
新常态下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欺诈的内源性及防范策略研究
尿素热解法SCR烟气脱硝中节能改造的技术及应用
从教育的“内源性”探讨教育的本真
内源性12—HETE参与缺氧对Kv通道抑制作用机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