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美丽的汶川!

2009-08-12 04:57冯汝涵
草地 2009年3期
关键词:岷江汶川美丽

冯汝涵

荡涤灵魂

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一时刻: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

大地剧烈颤动,楼房猛烈摇晃,震惊成都市民。

“地震啦,快跑!”随着老伴一声惊呼,不到五秒钟,两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冲出门外。还来不及关门,就听到大花瓶摔落的破碎声,玻璃柜里酒瓶玻璃杯的撞击声,饰品柜上厚实玻板的碎裂声。大地继续震颤,楼房仍在摇晃。十秒钟后,高楼林立的宿舍下站满了无处可逃的人,大家七嘴八舌,观察动静。

“震中不在成都,可能在西北方向的阿坝州境内。”凭直觉和知识,我对老伴作出这样的判断。十分钟后,从凤凰卫视的节目中得到证实。

从此,我和老伴忧心忡忡,震情和救灾成了我们惟一要看的电视节目,每天十几个小时的“救灾连续剧”,让我们灵魂出窍、热血沸腾,沉浸在惊恐、感慨、惋惜、赞叹、期盼的喜怒哀乐之中。我们与遇难者家属同哀伤同哭泣,为救援者舍己救人的英雄义举喝彩,为国家领导人在大灾面前的神速反应和严密的组织能力以及以人为本的人性关怀充满敬佩和赞扬。为人民子弟兵和公安消防战士不顾自身安危,排除万难,救死扶伤,充满无限敬仰。为医务人员的职业操守,为志愿者的责无旁贷,为80、90后的催人奋进感到出自内心地激奋。“大难兴邦”“大难砺党”为中华儿女灾后重建指明了方向。

特大灾难荡涤着每个人的灵魂,它像一面镜子,把人们的真善美、假恶丑透视得一览无余。有总理潸然泪下之真,有“敬礼娃娃”之美;有莎朗斯通之恶,有“范跑跑”之丑。

我们曾为震后汶理茂的信息中断而焦虑不安,为震中映秀地区群众的安危而忧心如焚,为国宝熊猫的平安而祝福祈祷,为紫坪铺水库、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安全而翘首期盼。

唐家山堰塞湖决战,更是牵动着我们的每一根神经。当将军们、部长们、总工程师们还有最可爱的年轻战士们在那里奋战八昼夜的时候,我们揪心、惶恐,相信奇迹一定会出现!

我们特别钦佩空军和陆航团飞行员们的巨大贡献。在高空跳伞成功的时刻,在直升飞机把物资、伤员往返运送的时刻,在“米12”巨型直升机把重型机械吊送唐家山的时刻,那惊心动魄的场景使我们长夜难眠。我们将永远悼念邱光华机组五位烈士,尤其是生长在茂县的机长邱光华“魂归故里”、英名永存、流芳百世。

我们向抗震救灾中新闻媒体的记者们,致以崇高的敬意,感谢他们给我们带来了身临其境的感受。看到那些年轻的女记者们,“巾帼不让须眉”,在艰苦卓绝环境中采访的风采,我们高兴,我们心疼,我们佩服。

抗震救灾给我这个有五十年党龄的老人上了一堂精彩的党课。

怀念美丽

我和老伴都是成都人,在阿坝州雪域高原工作生活了三十多年,那里是我们的第二故乡,充满了眷恋之情。

在我们眼中,汶理茂是家乡的一部分。每当我们从雪山草地沿着惟一的通道成阿公路去内地的时候,心里充满了愉悦。1951年冬,我曾从鹧鸪山下的马塘步行三百多公里经来苏沟、米亚罗、理县、汶川去成都,沿途饱赏杂谷脑河和岷江沿岸风光,令我终身难忘。1953年由茂县步行数百里经叠溪海子去松潘,领略了自然环境与绚丽景观融为一体的“九顶朝霞”,“四面山峦回峰映,一潭碧水狭口流”的叠溪海子湖色风光,以及水波湛蓝、林山幽深、山峦叠翠的松坪沟群海的秀丽景色。

往后的几十年间,我们曾在汶理茂工作过、学习过、生活过,充满了对它们的热爱。

我们爱理县千山峭立、万壑奔流、高树翳天、危岩积雪、峋奇壮观的原生态自然风光;我们爱金风送爽、万物经霜时节、银峰耸立天边、白云缭绕、青松翠柏映衬满山红叶、野花秋实,构成“云散千峰白,霜凝万壑丹”“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娇艳景色;我们爱笔架山的奇,熊耳山的美,“维关古碉”“困字岩”“金枪岩”“手爬岩”的险峻奇趣;我们爱孟董沟“九龙池”的五彩水色,古尔沟热水塘的温泉。更爱具有浓厚嘉绒藏区风格的碉楼、山寨、果园、椒林、农田、蔬圃构成“藏歌松柏晴烟外,羌笛牛羊夕照中”的人文景观。

我们更爱汶川,爱汶川高山峻岭中雄踞奇伟的羌寨,爱“云朵上的民族”,“云朵上的梦”,云朵上的歌声,爱这古老西羌民族的文化。真是老天有眼啊!“5.12”汶川大地震前几天,我收到了阿坝州全国发行的文学双月刊《草地》,编辑们用23页篇幅3万多字,包括12首诗4篇散文,真实地纪录下了汶川的美丽,“萝卜寨”的美丽。我要万分感谢阿坝州作协和《草地》编辑部神灵般的感应,感谢“萝卜寨笔会”的作者们,用他们神来之笔留下了汶川羌寨最后的美丽。它将载入史册,将美丽留给世人。为了记忆美丽,我们将“萝卜寨笔会”的精彩片断重现,这将鼓舞汶川人民重建家园的自信心。蓝晓在诗《岷江的声音》中写道:“水流激荡浪花翻腾/那是苍鹰的羽毛箭一样射向江心的声音/那是古蜀王冲出山野又退居山野的声音/那是羊皮鼓响彻天宇的声音/那是蚕凌重镇被叠溪地震覆盖的声音/此刻岷江低徊河水流连/炊烟燎动的声音/眼波闪烁的声音/翠竹拔节的声音/小乌啁啾的声音/所有的声音力挽江水匆匆的脚步/所有的声音和岷江的激越/在万山中升腾奏响”。梦非的诗《萝卜寨诗画》中写道“黄泥夯筑的房屋/便位于秋天深处/居住的人们脸含微笑/守望一方水土/劳动在众山的中央/有发酵的日子/飘逸在云朵之间/成了一坛醉意浓郁的砸酒”。王明军的诗Ⅸ走过萝卜寨》中写道:“群山衔环的云朵之中/岷山怀抱的心房之上/流淌白云之歌的灵魂/时间的不完整忽明忽暗烙印/村庄宁静的胎记/凤凰山老虎寨萝卜寨……/一个村庄的名字在月光里梳理记忆的幻想/碉房,一个长长的旅途/浸润祖先怀想的脚步/树丫的灵魂长满渴望的手指/牵扯我游走的梦想”

。静子在诗“萝卜寨一只凤凰飞起来”

中写道:“苍穹下坐着不眠的神灵/吹奏的羌笛沉淀在最深的心底/孤单的凤凰沐浴天光的风雨/从此山顶氤氲着诗意/生命肥沃了山高路远的衰草/风雪浸润了鸟儿枯槁的羽毛/黄泥把羌寨的记忆垒砌在墙里/羊皮鼓收集着永不枯竭的韧性”。这些诗作用优美的诗情画意歌颂了汶川羌寨的美丽,我更欣赏张伟《云朵上的民族》这篇带有历史韵味、史诗般的散文,情不自禁地要引用文中的精彩段落来共享:“历史的长河中,无数曾经辉煌的民族没落,无数曾经璀璨的文明凋零。”“可喜的是羌这个古老的民族竟然还留一丝血脉在岷江流域,他们虽然人数已经不多,但却固守一域让种族延续;虽然居住高山峻岭,却善于语言不木讷呆滞;虽然失去了文字,却还口口相授将古老的文化传承下来。他们是中国最古老民族之一,是中国民族史的活标本。”“沿着岷江向大山的更深处探寻,可以看见在岷江两岸高山上矗立着座座石砌碉楼,他们用页岩组合了比山更高的碉楼据险而守,用无数代的鲜血堆垒出这岷江大峡谷中最后的背影。这些战争堡垒的主人就是我国历史上最悠久最神秘的民族——羌族”“他们还是信奉着万物有灵,崇拜白石神,追求人与自然

的和谐。在汶川萝卜寨里,听到了羌民演唱的民歌,歌声回还婉转,时而抑郁时而高亢,虽然听不懂意思,但那种千年的纯粹凝练,听得我一降心悸……不忍再听,便将目光投向了窗外的烟云朦胧,一树树古柏上缠绕的红布条书写了羌民的内心的渴望,让人不禁感叹;羌人延续七千年的火焰,经久不息的燃烧到今天”“羌人大步融入华夏,当时的羌,强大而先进,与其他部族缔造了华夏文明。只有一支农耕的羌孑遗于岷山,他们依仗山水之险,裂土开众国。”“他们曾经的强悍被更强悍的力量几乎在历史的长河中平平抹掉。但坚韧的他们就靠着封闭靠着最原始的宗教将自己的文明口口相授,靠着羊皮鼓代代承传。羌人的白石神佑着他们的宁静与丰收,羌人也顺其自然在时间的河流里随波起伏,牢牢把握自己的文化脉搏固守传统,不让仅剩的瑰宝遗失。”

悲痛啊!“5.12”一瞬间,地动山奔,飞沙走石,房倒屋塌,人亡家破。数以亿计的财富毁于一旦,数以万计的生命悄然消失。灾难撕破了汶理茂美丽的容颜,它遍体鳞伤,山河在流泪,人民在淌血。

一位家乡在汶川龙溪山寨上的好朋友周女士电话上哭诉着说:“我没有家乡了!”让人心酸不已。

可是中国人民、灾区人民、汶理茂各族人民是绝不可能为大灾大难所压到的,在党的领导下,一场轰轰烈烈、前所未有的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伟大运动展开了。灾区加油!汶川加油!在最短的时间,党和政府领导全国人民给予了有力地支援,世界各国也伸出援手,灾区秩序正在恢复,受灾群众开始重建家园。

羌人延续七千年的火焰会继续燃烧!

羌人的白石神会继续保佑着他们的宁静与丰收!

我们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

灾后感悟

汶理茂是羌藏回等各族人民的美好家园。几千年来,他们祖祖辈辈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建筑山寨,开垦土地,种粮育果,修路搭桥,过着简朴的生活,繁衍生息,世代相传。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羌寨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生活改善。他们无限热爱自己美丽的家园,满怀信心地喜迎新世纪太平盛世的到来。

汶理茂是在多次地震灾害中生存和发展的。史料记载,距今2119年前的公元前iii年(西汉元鼎六年)就有了汶山郡,以西汶水为名,汶水即岷江,故汉代以后设汶川郡建置。理茂二县均归置汶山郡。由于汶理茂地处高山峡谷,属龙门山断裂带地震多发区,仅椐有史料记载的就有七次五级以上地震,其中以1933年8月25日15时50分30秒的茂县叠溪7.5级大地震震惊全国,北至西安,东至万县,南达昭通,西至青海都有强烈震感。震中21个村寨全部覆灭,茂县县城损毁严重,烈度达7级,死亡6865人,伤1925人,4970人无家可归。岷江沿岸山崩地裂,农地损毁,河水断流,形成堰湖。40天后堰湖崩塌,洪水冲没下游茂汶灌沿岸村镇,死亡2500余人,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地震水灾。震后半月旧省政府才向国民政府报告,一个月后四川善后督办刘湘始派人调查。叠溪地震距今已75年,解放后的59年间,汶理茂各族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和关怀下,抚平了地震的伤痛,把家乡建成了美丽的家园。

汶理茂各族人民美丽的家园一定能重建。世界和中国人民都经历过大地震的灾难,都有过灾后重建的经验。1923年9月1日日本京滨7.9级大地震,死亡99331人,伤103773人,造成东京横滨城市毁灭性破坏,经过几十年的重建,东京如今是世界人口最多最繁华的城市。1976年7月28日河北唐山7.8级大地震,造成242469人死亡,703600人受伤,损失i00多亿财产,灾后经过七年重建,在原址建成了布局合理、市政配套、抗震性强、生活方便、环境优美的“世界最安全城市”。1996年2月3日云南丽江7级大地震,伤亡17366人(死亡和重伤4376人),财产损失40亿。灾后重建时,有的专家提出推翻丽江古城重建,但最后采取了在原古城修旧的重建方案,如今已成为世界知名的旅游胜地。

汶理茂重建美丽的家园需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如人居安全和保护古老民族的历史遗产、人文景观、民族习俗等方面的关系;主观的善意和客观接受能力的关系;以人为本和保护民族生存的关系;社会经济发展和民族文化的关系;外来援助和自力更生的关系等等。

我们的地质学家、历史学家、人类学家、建筑学家、经济学家们,用你们的知识、智慧和历史责任心,救救美丽的汶理茂,救救古老的西羌民族吧!

责任编辑:赵正兰

猜你喜欢
岷江汶川美丽
岷江
梅瓶(二首)
曲奏汶川情花开时代梦
“5·12”汶川大地震10年记(上篇)
我们创造美丽
平凡又美丽
谁是最美丽的虫(三)
不可错过的美丽配饰们
风景独好
韩秀央,你听过这首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