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国葬”殊遇的作家等

2009-08-13 07:40许锡强等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 2009年1期
关键词:尼琴索尔仁国葬

许锡强等

获得“国葬”殊遇的作家

许锡强

2008年6月10日,享有世界声誉的吉尔吉斯斯坦作家艾特玛托夫(Chingiz Aitmatov,1928—2008)与世长辞,吉尔吉斯斯坦在6月14日为他举行了国葬,在近摄氏四十度的高温下,三万多民众为他送行。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艾特玛托夫的作品已被翻译成一百七十多种文字出版,总印数达四千万册。在德国,据说几乎每个家庭都至少有一本他的作品。在中国,艾特玛托夫与海明威、卡夫卡和马尔克斯一起被认为是对新时期中国文学影响最大的四位外国作家。甚至一个世界上总共只有四万多人的民族——萨阿米人,也用本族语言出版过他的小说。对于只有五百余万人口的吉尔吉斯斯坦,艾特玛托夫确实是当之无愧的“国宝级”人物,他把吉尔吉斯斯坦带到了世界文学的前列。

所谓国葬,是以国家名义为有特殊功勋的人举行的葬礼。国葬是一种葬礼的规格,代表了国家对逝者高度的崇敬。

由此忽而想到,世界上还有哪些作家获得过“国葬”待遇呢?兹将笔者所见连缀成文,与读者共享。倘有遗漏,敬请补正。

一、法国最爱国葬作家

法国是世界上最爱给作家国葬待遇的国家,有的作家获得国葬待遇后还被安葬到先贤祠(le Pantheon,永久纪念法国历史名人的圣殿)内。

据说,在法国大革命爆发后,被软禁在宫中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读到了伏尔泰和卢梭的著作,不禁哀叹:“这两个人灭亡了法国。”其实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因为由伏尔泰、卢梭等人掀起的启蒙运动不仅深刻地影响了法国,更影响了欧洲及整个世界的历史进程。伏尔泰的著名哲学作品有《哲学通信》《牛顿哲学原理》和《形而上学论》,文学作品有史诗《亨利亚德》《奥尔良少女》及悲剧《俄狄浦斯》和哲理小说《老实人》等;卢梭的主要作品有哲学著作《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社会契约论》,小说《爱弥尔》《新爱洛绮丝》,还有《忏悔录》等。这两位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人物均死于1778年,生前均长期遭受封建专制政府和反动教会势力的迫害(其中伏尔泰曾两度被投入巴士底狱),但他们的个人关系却并不友好。法国大革命时期,他们先后于1891年和1894年被补行国葬,并迁葬在先贤祠最显要的位置。在当时的革命氛围里,法兰西人对启蒙思想巨匠的尊崇无以复加,因此两人获得如此殊荣并不奇怪,但历史却未免开了一个玩笑:两人生前是死对头,死后却不得不长相厮守。

在中国,雨果主要通过《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和《九三年》等而为人所知,小说家的盛名压倒一切——其实,作为诗人,他在诗坛上地位空前,享有“法兰西诗圣”之誉;作为戏剧家,他与莎士比亚、高乃依、拉辛构成世界四大戏剧家;作为政治人物,他身为保皇派时官拜贵族院议员,身为共和派时是制宪议会议员,坚决反对路易·拿破仑称帝,被迫流亡国外十九年;作为社会活动家,他高呼要从社会生活中消灭贫穷,坚持为巴黎公社社员辩护,多次要求赦免公社社员。1885年5月22日,雨果逝世。6月1日,法国政府举行国葬,葬礼上鸣炮二十一响,二百万人为他送葬。按照他的遗嘱,人们用穷人的马车运载遗骸下葬。他死后直接被送入先贤祠,是唯一死后直接入先贤祠的作家。莫洛亚在《雨果传》里说:“一个国家把以往只保留给君王将帅的荣誉给予一位诗人,这在人类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以前,人们认为拿破仑是法国贡献给世界历史的伟大人物,以后,又有人主张拿破仑和雨果同是法国在世界历史上的两位伟人。2002年,雨果诞辰二百周年,法国定为“雨果年”,又有人提出,雨果才是法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雨果的伟大超出诗歌和文学的范畴,进入思想和道德的范畴。

在中国,左拉同样以小说创作而为人所熟知,其代表作《卢贡—马卡尔家族》由二十部长篇小说组成,其中重要的有《萌芽》《娜娜》《金钱》和《崩溃》等,形象地描绘了第二帝国(1851—1870)时期法国生活的各个方面。但他成为法国的焦点性人物,却是因为法国发生了军政府迫害犹太军官德雷福斯事件。由于军国主义蓄意误导,加上民众民族主义情绪的高涨,德雷福斯身陷冤狱。左拉于1898年1月13日在《黎明报》上发表致总统的公开信《我控诉》,揭露法军总参谋部陷害德雷福斯的阴谋。左拉因此被法院传唤,并被判有罪,他面临一年监禁和三千法郎的罚款,只好逃往英国,开始写作他的另一套作品《四福音书》(《多产》《劳动》《真理》和《正义》,其中第三部再现了德雷福斯案,第四部未完成)。1899年6月,德雷福斯案件真相大白,高等法院不得不推翻了对德雷福斯犯有叛国罪的判决。左拉随即回到法国。1902年9月29日,左拉因煤气中毒在自己的寓所去世。1908年6月,法国政府以左拉生前对法国文学的卓越贡献,为他补行国葬,并使之进入先贤祠。

被补行国葬最轰动法国文坛乃至世界文坛的是大仲马。他自学成才,一生所写著作达三百部之多,主要以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被俄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称为“一名天才的小说家”,他也是马克思“最喜欢”的作家之一。他的小说代表作《三个火枪手》和《基度山恩仇记》从发表之日起至今,一直拥有大量的读者。2002年7月24日,是大仲马诞生二百周年,法国政府作出一个非常决定,给大仲马补办国葬,由希拉克总统主持的国葬仪式向全球转播,将大仲马从他安睡了一百三十二年之久的家乡小镇维莱科特雷移葬巴黎的先贤祠。

虽然没有进入先贤祠,但却获得了国葬待遇的法国作家还有:(一)贡斯当,著有长篇小说《阿道尔夫》,带有自传性质。他同时是著名的政治家和政论家。作为政治家,他反对过雅各宾派专政、拿破仑和波旁复辟王朝,是法国自由派的领袖人物。作为政论家,所著《适用于所有代议制政府的政治原则》和《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之比较》等书所表达的宪政思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1830年7月革命后不久,贡斯当逝世,法国于该年的12月12日为其举行了国葬。(二)法朗士,法国著名小说家,主要作品有《黛依丝》《诸神渴了》《天使的反叛》和《当代史话》等长篇小说。1921年,因为“法朗士以其令人敬佩的才智,用一种看似简单明了而又最优雅的古典风格表达他对人类虚伪的抨击和对人类痛苦的同情”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此外,他还是著名的文学评论家,“优秀的批评家就是这样一种人,他把自己的灵魂在许多杰出的作品中的探险活动加以叙述”即其传世名言;他也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德雷福斯事件发生后,他与左拉一起参加了为德雷福斯伸张正义的斗争。1924年10月12日法朗士逝世,法国政府为他举行了盛大的国葬。(三)瓦雷里,象征派诗人和理论家。主要诗集有《年轻的命运女神》《幻美集》和《海滨墓园》等。他的诗耽于哲理,倾向于内心真实,往往以象征的意境表达生与死、灵与肉、永恒与变幻等哲理性主题,被誉为“二十世纪法国最伟大的诗人”。1945年7月20日瓦雷里逝世,根据戴高乐将军的建议,法国为其举行了隆重国葬,其骸骨遵其遗嘱葬于他的故乡塞特市海滨墓园,墓碑上铭刻着他的两句最得意的优美诗句:“放眼眺望这神圣的宁静,该是对你沉思后多美的报偿!”(四)科莱特,著名小说家,代表作品有《西多》《动物的对话》《流浪的女人》等。她又是一名十分活跃的演员和记者,作为记者,她利用媒体的技巧,使她与既令人不快、又充满诱惑的美好时代融为一体,被称为“法兰西的国宝”。1954年8月3日柯莱特逝世,法国政府为她举行了国葬,将她埋葬在著名的贝尔拉雪兹公墓里。(五)赛采尔,他是一位黑人,法国海外省马提尼克岛人,1936年开始写作,重要诗集有《返故乡纪事》《神奇的武器》《太阳被割的脖子》《失落的身体》《钉马掌》《地籍》《我,片状的》和《诗歌》等。此外,他还著有《奴役与殖民》和《殖民主义论》等关于奴役与殖民的书,曾在法国、非洲和全世界产生过重大影响。他也是享有崇高威望的政治家,曾任法国国民议会马提尼克籍议员近五十年,创下法国议会历史上独一无二的最长“议龄”纪录;担任法兰西堡市市长更达五十六年之久。2008年4月17日他在马提尼克岛去世,终年九十四岁。4月20日,萨尔科奇总统亲自率领七千公里以外的法国本土的大批政要到马提尼克岛的法兰西堡为他举行国葬仪式,各在野党主要领导人也参加了仪式,加勒比海各国和非洲许多国家也派来了代表团。

二、被外国国葬的作家

作家在本国获得国葬已属殊荣,但世界上还有两个作家曾被外国政府授予国葬待遇,自然更属殊荣中的殊荣。这两个作家是英国诗人拜伦和奥地利作家茨威格。

拜伦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其代表作品有《唐璜》《曼弗雷德》《恰尔德·哈罗德游记》《东方叙事诗》等。他的作品塑造了一批“拜伦式英雄”。他们高傲倔强,既不满现实,要求奋起反抗,具有叛逆的性格,但同时又显得忧郁、孤独、悲观,脱离群众,我行我素,始终找不到正确的出路。拜伦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还是一个为理想战斗一生的勇士。1823年年底,他前往希腊参加希腊民族解放运动。他变卖了世袭的庄园,以所得款项和历年版税的积累支持希腊。他深得希腊人民的爱戴,被希腊独立政府任命为希腊独立军一个方面军的总司令。1824年1月24日,他作的最后一首诗《这天我满三十六岁》,带着极大的感慨号召希腊人民起来斗争,“打出去,置敌人于死命”。在希腊期间,拜伦忙于战备工作,因操劳过度而患病。病愈未久,于4月9日出行,不幸遇雨受寒,一病不起。迁延至4月18日,他自知不起,说:“不幸的人们!不幸的希腊!为了她,我付出了我的时间,我的财产,我的健康,现在,又加上我的性命。此外,我还能做什么呢?”夜间,他在昏迷中呓语:“前进——前进——要勇敢!”4月19日,拜伦去世。他的死使希腊人民深感悲痛,希腊的独立政府宣布拜伦之死为国殇,全国志哀二十一天。举行殡礼时,希腊士兵列队肃立街头,一队牧师跟着灵柩高唱赞歌。灵柩上置宝剑一柄、盔甲一套、桂冠一顶,诗人生前的坐骑也跟在其后。6月29日,灵柩运抵伦敦;7月16日,安葬于纽斯台德附近的赫克诺尔。墓碑上的铭文说:“他在1824年4月19日死于希腊西部的迈索隆吉翁,当时他正在英勇奋斗,企图为希腊夺回她往日的自由和光荣。”

茨威格,奥地利著名作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散文特写和翻译作品,“以德语创作赢得了不让于英、法语作品的广泛声誉”。其代表作有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象棋的故事》等,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传记《异端的权利》《麦哲伦航海纪》《断头王后》《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三位大师》等。茨威格身为犹太人,对犹太民族的命运和不幸遭遇有着深刻的了解和思考,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他曾受到德国纳粹分子的迫害,以致命运多舛、颠沛流离,最后于1940年寄居巴西。时值法西斯势力猖獗,作家目睹他的“精神故乡欧洲”的沉沦而感到绝望,遂于1942年2月22日同夫人在里约热内卢近郊的佩特罗波利斯小镇的寓所内双双服毒自杀。他在遗书中写道:“在我自觉自愿、完全清醒地与人生诀别之前,还有最后一项任务亟须我去履行,那就是衷心感谢这个奇妙的国度——巴西,她如此友善、好客地给我和我的工作以憩息的场所。我对这个国家的热爱与日俱增。与我操同一种语言的世界对我来说业已沉沦,我的精神故乡欧罗巴亦已自我毁灭,从此以后我更愿意在此地重建我的生活。但是一个年逾六旬的人再度重新开始是需要特殊的力量的,而我的力量却因常年无家可归、浪迹天涯而消耗殆尽。所以我认为还不如及时不失尊严地结束我的生命为好。对我来说,脑力劳动是最纯粹的快乐,个人自由是这个世界最崇高的财富。我向我所有的朋友致意!愿他们经过这漫漫长夜还能看到旭日东升!而我这个过于性急的人要先他们而去了!”茨威格去世后,巴西总统下令为这位世界性文学大师举行国葬,将他安葬于已故国王彼得罗二世的墓旁,并将他生前的住宅改建为博物馆,以便后来的人们永远铭记和缅怀这位“人类灵魂的猎手”(罗曼·罗兰语)。

三、其他获得国葬的作家

1906年5月23日,挪威戏剧家易卜生逝世,挪威国王为他举行了国葬。易卜生的创作生涯达半个世纪之久,以1849年的处女剧作《卡提利那》为开端,以出版于1899年的自称为戏剧尾声的《当我们死而复醒时》为结束,共创作了《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群鬼》和《人民公敌》等二十六部剧本,对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欧美戏剧产生深远影响,因而被称为“现代戏剧之父”。易卜生的创作从上世纪20年代起便为我国读者所熟知,在我国的新文化运动、反封建斗争和争取妇女解放的斗争中,他的剧作曾经起过不少的促进作用。

1936年6月18日,苏联作家高尔基逝世。他的一生受尽了侮辱,历尽了颠沛,尝遍了辛酸;成名以后,他又获得了至高的崇敬、无上的荣誉。他的遗体陈列在苏联职工工会大厅里,第一天便有五十万人参加了“最后的晋谒”。当时苏联重要领导人之一莫洛托夫说:“苏联伟人的逝世,使全国哀痛的只有两次,一次是列宁逝世,第二次就是高尔基逝世。”因为这是国丧,所以举行了国葬、国祭,并且由国家为他创造永久的纪念——例如高尔基城,莫斯科的高尔基街、高尔基文化公园、高尔基飞艇、高尔基汽车工厂、高尔基面包工厂等。当然,近年来披露的材料已经证实,高尔基和苏联当局的关系其实非常复杂,具体情形究竟如何,可读蓝英年的文章《高尔基出国》和《高尔基回国》(《寻墓者说》和《最新解密历史档案:从苏联到俄罗斯》等书均有收录),兹不赘述。

1965年1月24日,丘吉尔因脑溢血逝世,享年九十一岁。1月30日,英国为他举行了非常隆重的国葬。这自然首先因为丘吉尔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曾经两度担任英国首相,带领英国获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但他在政治上的成功,却与他还是一位著名的作家和演说家密切相关。他被公认为世界上掌握单词词汇量最多的人(五万多个),一生中写出了二十六部共四十五卷(本)专著,几乎每部著作出版后都在英国和世界上引起轰动,获得如潮好评,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在世界各国广为发行,以致《星期日泰晤士报》曾断言:“20世纪很少有人比丘吉尔拿的稿费还多。”著名的作品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英语民族史》《世界危机》《马尔巴罗的生平与时代》等。“由于他在描述历史与传记方面的造诣,同时由于他那捍卫崇高的人的价值的光辉演说”,丘吉尔1952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他是英语世界最常被大家引用的名人之一,也是英国百年历史中六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之一。

1971年9月29日,希腊抒情诗人塞费里斯逝世,希腊人民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国葬。他毕业于巴黎索尔蓬纳学院法律系,长期从事外交工作。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希腊流亡政府的一名外交官,塞费里斯的足迹遍及世界许多地方,这对他广泛深刻的理解力和洞察力十分有利,因而他不仅在诗作中体现出个人对希腊优秀文化遗产的感受,并以此对人类境遇的永恒神秘进行了探索。主要诗集有《转折》《历史于神话之中》《航海日志》和《画眉鸟号》等。他的诗集多次再版,有些诗被谱成歌曲,流传很广。“由于他对希腊文化怀有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激励他定出了鲜明突出的抒情诗作”,塞费里斯1963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摘编自《书屋》2008年11期

向公众公开讲真话的索尔仁尼琴

段晓刚

命运多舛,死后哀荣

2008年8月3日,被誉为“俄罗斯的良心”的俄罗斯作家、197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亚历山大·伊萨耶维奇·索尔仁尼琴因心力衰竭在莫斯科辞世,享年89岁。

俄罗斯前总统普京这样评价他:“索尔仁尼琴的逝世是对全俄罗斯的沉重打击。我们为我们有索尔仁尼琴这样的同胞和同时代人感到骄傲。他坚强勇敢的精神和巨大的内在人格魅力将永远留在我们心中。他的创作活动和社会活动,以及漫长而坎坷的生活道路将成为我们的学习榜样。我们要学习他真正的自我牺牲精神及为人类、为祖国、为追求自由、公正和人道理想而无私奉献的精神。”

美国白宫发言人戈登·约翰德罗说:“对于这样一位追求自由的作家的逝世,总统非常悲痛,他向索尔仁尼琴的家属表达了哀悼。”

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说:“直到他生命最后的时光,他依然在奋战,不只是为了俄罗斯的过去,也是为它的未来,为一个真正自由、民主的国家。”

法国总统萨科齐说:“索尔仁尼琴的不屈不挠、个人理想以及长年多舛的一生,使得他成为继陀斯妥耶夫斯基之后的一代传奇人物。他完全有资格进入世界伟人殿堂,我对他表示深深的缅怀。”

索尔仁尼琴于1918年12月11日生于北高加索的基斯洛沃茨克市。父亲曾在沙俄军队中供职,战死在德国,母亲系中学教员。由于他是个遗腹子,童年全靠母亲的微薄薪水维持生活。后来他随母亲迁居到顿河上的罗斯托夫市,在这里,他读完了中学,1941年毕业于罗斯托大大学数学物理系。与此同时,作为莫斯科大学文史哲学院的函授生,他在攻读文学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苏德战争爆发后,索尔仁尼琴应征入伍,曾任大尉炮兵连长,两次立功受奖,升至大尉军衔。 1945年2月,在红军攻入东普鲁士时,他所率领的炮兵监听连陷入重围,他凭借勇气和机智,率部冲出重围,并带出全部技术设备,立下战功。当他理应获得第三枚勋章时,却突然被捕。原因是在乌克兰第一战线作战的是他中学同学柯克,战争期间他们一直通信,并在信中比较列宁和斯大林的著作,提出斯大林是否执行列宁的政策?柯克的信被内务部查获,殃及到他。1945年6月7日被以“进行反苏宣传和阴谋建立反苏组织”的罪名判处8年强制劳改。8年当中他蹲过各类劳改营,接触过形形色色的劳改犯和看守。1953年6月刑满,但依据当时法律,他又被流放到哈萨克斯坦江布尔州的科克·杰列克村任小学教员,长达三年。1955年他生了腹股沟恶性肿瘤,被当地难友送入塔什干肿瘤防治所。再次面对死亡,生还的希望极为渺茫,因为肿瘤已发展到后期阶段,但他还是奇迹般地被治愈了。

1957年,终于宣布他“无犯罪事实”,被恢复名誉,解除流放。他来到妻子居住的梁赞市,在中学担任数学、天文课教师,同时偷偷写作。几次面对死亡的经历使他对死亡不再恐惧。他立志把所见所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替千百万蒙冤受难者建立一座纪念碑。

世界上的“三颗原子弹”

1959年他完成了《第一圈》和《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的写作。这是当年苏联第一个揭露劳改营黑暗的小说。作品展示出,斯大林执政时期把人贬低、摧残到像随便踩死一只蚂蚁一样。但面对无边的黑暗,小说的主人公伊凡坚守着最起码的人性尊严,心底仍紧搂着一线光明。这“生命中的一天”成为人类善和恶永恒搏斗的一个缩影。这部艺术性并不十分强、描写苏联劳改营生活的短篇小说,所以能够引起重视,主要是索尔仁尼琴在这里提出了一个本质性的问题:斯大林并不是历史上人性进步过程中的某个失常状态,人类心灵中的邪恶是一个永恒的世界性主题。小说的主人公伊凡这个形象的闪亮之处,是他那种忍辱负重、坚守最起码的人性尊严底线的努力,作者通过这个形象,表达了无论专制的残暴把人贬低到何等地步,都无法把人性彻底泯灭的信念。索尔仁尼琴虽不停地写作,但在1962年以前并无出版的念头。在那个并没有出版自由的时代,他—再自嘲为见不到阳光的“地下作家”。

1962年苏共22大后,索尔仁尼琴把《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手稿拿给难友科佩列夫看,问他写得是否真实。科佩列夫便把书稿拿给《新世界》杂志主编、著名诗人特瓦尔多夫斯基看。特瓦尔多夫斯基看过大为赞赏。但苏联还从未发表过以劳改营为题材的作品,他自己拍不了板,还需更高一层的领导人首肯。于是特瓦尔多夫斯基设法把小说递到最高层——政治局和赫鲁晓夫本人。赫鲁晓夫看过很欣赏,亲自批准发表。

《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在苏联作家协会主办的《新世界》1962年第11期发表后,震撼了整个苏联,在文艺界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索尔仁尼琴一夜间成为全国最知名的人物。据《文学报》报道,它是“在苏共中央赞同之下发表的”。《新世界》杂志主编特瓦尔多夫斯基为这篇小说写了“代序”,说它“意味着—个新的、独特的并且是完全成熟的巨匠进入了我们的文坛……它说明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没有什么领域或现象不能给予真实的描写”。赫鲁晓夫夸奖这部小说是“从党的立场反映了那些年代真实情况的作品”。《真理报》将索尔仁尼琴与列夫·托尔斯泰相提并论,认为他对“即使处于备受屈辱时刻的人的品质”的描写也会使人的心灵痛苦得紧缩起来,使人的精神得以升华。对非俄罗斯世界来说,这部小说以其对时代的发人深思的启示而具有同等强烈的吸引力:对不可摧毁的“人的尊严”的肯定和对破坏这一尊严的一切企图的批判。英国、法国、西德、意大利和日本纷纷同苏联国际书店签订合同,把《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译成本国文字。索尔仁尼琴很快成为国际知名作家。在《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出版之时,有人这样对作者说:“世界上有三颗原子弹,肯尼迪有—个,赫鲁晓夫有—个,你有一个。”但索尔仁尼琴并没陶醉在荣誉中;他要了却自己多年的心愿,便离开沸腾的莫斯科,躲进冷清的乡间别墅,全身心投入创作中。

1964年赫鲁晓夫被赶下台,1965年9月克格勃查抄了索尔仁尼琴朋友杰乌什的家,没收了索尔仁尼琴存放在那里的《第一圈》和《胜利者的酒宴》的手稿。

《癌病房》与第一封

公开信

旨在暴露斯大林时代阴暗面、叙述苏联集中营历史和现状的长篇小说《癌病房》(1963—1967)和描写莫斯科附近一个政治犯特别收容所的中篇小说《第一圈》(1969)已没有可能在苏联国内问世了,索尔仁尼琴被迫将著作偷运出国外出版。1968年5月瑞士苏黎世出版了俄文版的《癌病房》。

《癌病房》致力于剖析灾难发生的病理学根源。其意象本身就具有象征意味。小说开头的第一句话就是:“癌症楼也叫做13号楼”。在基督教中,13这个数字意味着背叛、受难、死亡。《癌病房》中的背叛指向谁呢?在《癌病房》中,有这样一段话,可以帮助我们领悟癌症楼的隐喻和象征:“你们被判处死刑,而我们则被逼着站在那里鼓掌,表示拥护判决。岂止是鼓掌,连枪决也是人们要求的,是的,是要求的!您大概记得,当时报上是怎么写着的:‘全体苏联人民了解到这些无比卑劣的罪行,无不义愤填膺,就像一个人一样……您可知道‘就像一个人,这种提法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所有我们这些各不相同的人,忽然间,‘就像一个人一样了!鼓掌时还必须把手举得高高的,好让旁边的人以及主席团都看得见。有谁不想再活下去了呢?谁敢出来为你们辩护呢?谁敢唱反调?这样做的人如今在哪儿?……连弃权都不行,哪里还敢反对!”

小说中的主人公科斯托格洛托夫在部队里呆过7年,又在劳改营里呆过7年,之后在流放地度日。就在这时他得了癌症,直至奄奄一息才好不容易住进了“癌症楼”,经X光照射他病情好转。但是,下一步的“激素疗法”将使他“失去体会什么是男人、什么是女人的能力”,这代价在他看来“太残酷了”,于是愤而选择反抗。在反抗的过程中,他发现了社会的病症和人们灵魂的癌细胞——对于个体性的蔑视、压制、消解。无论是官僚主义,还是个人崇拜情结,实际上都是对无数个体独立品格的蔑视、压制、消解。这种意义上的癌症是反个体综合征。当它爆发时,人们会以集体、理念、正义的名义为自己进行合法性授权,理直气壮地剥夺他人的个体性,并因此体验神圣之感。此时,癌细胞就会裂变为不同形态的古拉格群岛,各种各样的癌症楼便将迅速崛起。小说中的癌症楼是个体性泯灭之所。倘若《旧约》中的13代表使徒对耶稣的背叛,那么,癌症楼就象征着对人类的背叛。人类是个体的复合体,剥夺人的个体性就是背叛人类。这是个素朴的真理,但人类为了认识它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在古拉格群岛,在奥斯威辛集中营,在各种各样的劳改农场,数以千万计的个体被折磨、践踏、消灭。个体性的泯灭是悲剧之源。在以任何名义消灭个体性的一刹那,人们就已经在为自己搭建古拉格群岛和癌症楼了。索尔仁尼琴追查到了这个秘密,勘探到了悲剧之根,他开始了漫长的反思和揭示历程。为的是让无数患过灵魂之癌的人承认“是,我曾是刽子手和杀人犯”!并为此而忏悔和受到必要的惩罚,以活生生的案例启示后来者,让人类永远告别任何可能的古拉格群岛和癌症楼。

整部小说的情节弥漫在一种沉重的气氛当中,潮湿阴冷的天气,浓重刺鼻的药味,病人不言而喻的恐慌和对医生的不信任感。每一个人的内心对外界的观望却又是一致的,在期望着属于自己的期望。最先出场的鲁萨诺夫是一个政府官员,他担心医生的水平,埋怨医院的医疗条件,但“目前除了这所医院,整个共和国再也没有别的地方能治他的病了”。他的脖子一侧挂着一个很大的肿瘤,整天揣测自己的瘤子是大了是小了,是软了是硬了,痛苦不堪,饭茶不思,但还念念不忘那些被他借助政治势力整倒的人,担心有—天他们会再冒出来。他看不起病房的其他病友,特别是外号“啃骨者”的科斯托格洛托夫,为和这样的人同处一室深感耻辱,妄想着他们能早点死或“赶快滚回伊塞克去”。“啃骨者”是一个劳改犯,病根在身体里。很早被流放到遥远的伊塞克,因治病而有了短时呆在城里的机会,更有随时被赶回伊塞克的可能。他乐天,爽朗,正义,随时还会追逐爱情。但内心还是笼罩在一种无法伸展的被外界牢牢的禁锢里,与其相信X光治疗,他更相信一种来自伊塞克湖草根的土办法——用酒配制的剧毒口服液,以毒攻毒。这两个人物象征了当时苏联社会的大环境和在这种环境中个人命运的不确定,揭示了个人在社会大环境下表现出的崇高和扭曲。人们的正义也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变得唯唯诺诺和无能为力。社会的大灾难笼罩于个体身上,也是隐喻特定状态下社会病发病的真正根源,体现了即使处在备受屈辱时刻的人的不同品质。“用剧毒治病似乎包含着一种浩然之气,因为毒药不用佯装成无害的药物。”索尔仁尼琴的批判从更深的角度表达了他对俄罗斯苦难的沉思和对俄罗斯母亲的挚爱。他的爱是有责任的,深重的责任感造就了一个伟大作家所具备的清醒良知和卓越胆识。

鉴于《癌病房》打字稿已在莫斯科流传,莫斯科作协分会散文组专门讨论了这本书,出席会议的30名作家一致肯定了《癌病房》,并要求尽快出版,以免打字稿流到国外,先在国外出版。特瓦尔多夫斯基采纳了莫斯科作协分会的建议,决定在《新世界》上发表《癌病房》。

但这时正值苏联第四次作家代表大会开幕前夕,特瓦尔多夫斯基忙于大会筹备工作。索尔仁尼琴听说莫斯科作协分会肯定了这本书,并要求尽快出版,但并未听说哪一家刊物肯发表。他认为苏联作协愚弄了他,一怒之下写了一封致作家代表大会的公开信。指责作协领导非但不捍卫作家的权益,反而充当克格勃的帮凶。信中他还抗议苏联的报刊检查制度,要求“取消对文艺创作的一切公开和秘密的检查制度”,作协代表大会迅速做出反应,大会通过了谴责他是苏联作家的叛徒的决议。最后作协书记处作出了决定:《文学报》发表《癌病房》片断,《新世界》刊登全文。但结果是没有哪家刊物行动起来。索尔仁尼琴再一次感受到了作协对他的愚弄。

作家代表大会刚一结束,西方电台便播发了他的公开信,掀起一股反苏浪潮。作协书记处立即作出反应:把索尔仁尼琴召到莫斯科。向他表明公开信已触犯国家利益,他必须公开表态。索尔仁尼琴表示愿意发表声明,予以澄清。但在他发表声明前苏联报刊必须先发表他的公开信,不然他对未曾发表的东西发表声明便成为无的放矢了。这时接上面通知,不准出版《癌病房》,已经排好版的《癌病房》被拆版了。作协决定,如果索尔仁尼琴不改变态度,以后不再发表他的作品。

不久,苏联当局下令《新世界》杂志停刊。《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从1965年3月开始又受到公开批判。本来1965年索尔仁尼琴准备将小说《第一圈》付印,结果遭抄家,有关稿件都被充公。

不久,苏黎世又出版了《第一圈》。且引起巨大的反响。1969年他被开除出前苏联作家协会。处于愤激之中的索尔仁尼琴又写了一封公开信,信中痛批落后专横的作协体制对俄罗斯文化精神的钳制和摧残。

70年代后,他与苏联物理学家、“氢弹之父”萨哈罗夫齐名,成为苏联“持不同政见者”。

1970年10月“因他在追求俄罗斯文学不可缺少的传统时所具有的道德力量”被瑞典皇家学院授予诺贝尔文学奖。正如诺贝尔授奖词中所说,“这部小说是对不可摧毁的‘人的尊严的肯定和对破坏这一尊严的一切企图的批判。”索尔仁尼琴所有作品都透出一个坚强的信念,反抗强权对心灵的控制。在半个多世纪里,将近一半的人类生活在不为外界所知的环境里,即使身处其间的人,也由于被谎言所包围,很难认清自己及周围人的非人状况,以为生活本来就该是这样。索尔仁尼琴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切,他的作品戳穿了生活的谎言,述说了“不可摧毁的个人尊严”。而他在写给瑞典文学院的获奖演说里的“一句真话能比整个世界的分量还重”,也成了留给后人的名言。索尔仁尼琴曾对他的作品作过重要阐释:个人不应作为集体的一员出现,当行动与个人有关时,个人便应成为“主角”。而“人的地位是平等的……个人的命运体现在千百万人中间,千百万人的命运集中在个人身上。这是人道主义的精髓。在与庞大的专制政体长期抗争的过程中,索尔仁尼琴付出了很多很多,但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就是世界上的正义力量给予困难时期的他的最大支持和鼓励。他非凡的道德勇气以及杰出的文学成就,使他无愧于这一当今世界最伟大的荣耀。但当时,前苏联官方认为这是“冷战性质的政治挑衅”。由于担心当局会使他难返家园,索尔仁尼琴没能前往斯德哥尔摩去领奖。

获罪《古拉格群岛》,

流放他乡

1973年8月克格勃在列宁格勒查获了索尔仁尼琴视如生命、称之为“他的头”的《古拉格群岛》打字稿,但打字稿底片连同索尔仁尼琴遗嘱已送至国外。自《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出版之后,索尔仁尼琴不断收到读者来信,讲述各自在劳改营中的遭遇,《古拉格群岛》就取材于这些来信。1973年12月28日《古拉格群岛》俄文版第一卷也在巴黎出版了,这是一部自传兼特写性的3卷本长篇小说。该书由作者的个人经历,上百人的回忆、报告、书信,以及苏联官方和西方的资料组成,分七大部分叙述1918~1956年,特别是斯大林执政期间,苏联各地关押迫害数百万人的集中营的情况。堪称20世纪最伟大的著作之—。

这本书被译成40种文字,全球卖了三千万册。

《古拉格群岛》中有句名言:“宇宙中有多少生物,就有多少中心。我们每个人都是宇宙的中心,因此当一个沙哑的声音向你说‘你被捕了,这个时候,天地就崩溃了。”每个人都是宇宙的中心,都是宇宙中最值得珍视的存在,对于索尔仁尼琴来说,对个体负责就是对人类负责。为此,人类“应当公开谴责宣扬一部分人可以惩治另一部分人的思想本身”,消解任何形式的特权思想。正因为索尔仁尼琴时刻将个体置于中心地位,正因为他的作品表达了“对不可摧毁的‘人的尊严的肯定和对破坏这—尊严的一切企图的批判”,才被称为人类的文学良知。

或许,单从文学性的角度看,《古拉格群岛》并不是世界文学中最优秀者。它所运用的细致到琐碎的灾难叙事学,曾令不少读者望而生畏,甚至给人以“太政

治化”、“太纪实”、“太偏激”之感。在人性的黑暗造就的漫漫长夜中,在个体的尊严和权利不断被践踏和剥夺的黑暗帝国里,在被抛入灾难的痛苦历程中,他以客观视角和历史学家的冷静态度,呈现灾难的发生、持续、高潮,重构个体在古拉格群岛中的受难史。这种珍视个体性的情怀乃是索尔仁尼琴精神的核心。没有良知的引导,索尔仁尼琴不可能坚持下来。为了守护个体的权利和尊严,他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古拉格群岛》出版后,苏联报刊猛烈抨击索尔仁尼琴,把他称为叛徒、变节分子。索尔仁尼琴曾说,“对一个国家来说,拥有一个讲真话的作家就等于有了另外一个政府”。可想而知,苏联当局怎么能允许“另一个政府”存在。克格勃曾考虑在他的食物中下毒,以封住他的嘴。但迫于西方舆论压力,将他驱逐出境。1974年2月12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宣布剥夺其苏联国籍,把他一家强制驱逐出境到西德。

1974年12月起他侨居瑞士苏黎世,并前往斯德哥尔摩领取了四年后补发的诺贝尔文学奖。

美国政府于1974年授予他“美国荣誉公民”称号。1976年他迁往美国,住在佛蒙特州一座小城里。在国外他仍然发奋创作,利用美国图书馆的丰富馆藏,他写出了文学生活随笔集《牛犊顶橡树》等。在离开祖国的日子里,他继续解构威胁个体性的权力体系,创作了研究布尔什维克历史的长篇巨著《红轮》。

戈尔巴乔夫当政后,1989年,苏联作协书记处接受《新世界》杂志社和苏联作家出版社的倡议,撤销作协书记处于1969年11月5日批准的把索尔仁尼琴开除出苏联作协的“不公正的、与社会主义民主原则相抵触的决定”,同时委托当选为苏联人民代表的作家们向最高苏维埃提出撤销最高苏维埃主席团1974年2月12日的命令。根据苏联作协的决定,索尔仁尼琴的作品开始在苏联国内陆续出版。

1994年,索尔仁尼琴经俄罗斯总统叶利钦邀请回归俄罗斯。5月,在经历了20年的流亡生涯之后,索尔仁尼琴从美国坐飞机终于回到了祖国,他降落在鄂霍斯克海边的马加丹州,那里本是“古拉格”的一个中心,从那里开始,他坐火车前往莫斯科,这段行程持续了两个月,他一共停靠了17个城市,签名售书,发表演讲,接受电视访问,这是一次回乡,也是一次永别。

回国后,他利用自己的影响,积极介入社会事物,对国内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宗教等一切领域发表自己的看法。他的议论尖刻,咄咄逼人,无不充满对下层民众的深厚同情和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当1994年75岁的索尔仁尼琴结束流亡,从美国启程返回莫斯科时,俄国的民调显示,48%的俄国人支持他出任俄罗斯总统,可见对他的敬仰和拥戴。

然而这位反抗专制的英雄、享誉世界的作家,很快就被他的同胞离弃。他回国后出版的第—本书《崩溃的俄国》开机只印了5000册,还卖不出去;而《古拉格群岛》1989年在莫斯科首次出版时,印了100万册。所有人都知道他的名字,但没有人看他的书。

索尔仁尼琴在写《古拉格群岛》和《癌病房》等作品时,出于个人自由被践踏的亲身体验,发出了个体的呼喊和控诉。这些作品警示世人,任何以“群体的名义”消灭个体的行为,都是在建造“古拉格群岛”和“癌病房”。但当索尔仁尼琴到了西方,在自由的美国生活之后,那种个人被摧残的环境不存在了,他对这一点的感受就不那么直接和强烈了。再加上他声望的提高,更由于他强烈、近乎偏执的东正教信仰等,使他热衷扮演托尔斯泰式的“替天行道”的角色;他那种试图代表整个俄罗斯讲话的“先知”劲头,有用所谓“俄罗斯精神”加“绝对东正教”改造整个俄国、统一俄国人思想的强烈企图。因此他才不再关注个体的自由,而是重视国家民族的兴衰,更看重群体的辉煌。

索尔仁尼琴回到俄国之后,对西方的抵触情绪越来越强烈,他呼吁恢复俄国的大版图。这种“俄罗斯国家情结”使索尔仁尼琴不能满怀欣喜地去欣赏大苏联解体后人民获得的自由和尊严,而是高声抱怨,并为失去的大国疆土而悲叹。

索尔仁尼琴无疑是个斯拉夫主义者(在思想深层,斯拉夫主义认为,俄罗斯有独特的发展历史,并坚信俄罗斯民族的优越性,甚至认为斯拉夫文明优于西方文明。他们强调要从俄罗斯的历史中寻找俄国发展的基础和动力,而不是追随西方的道路。这种“俄罗斯民族至上”的斯拉夫主义,和希特勒的“日耳曼民族至上”的法西斯主义,是在一个思维轨道,都是一种推崇群体主义的种族主义。因为当把一个民族视为“至上”,就一定会导致对其他民族的贬低、歧视和敌对)。这从他对戈尔巴乔夫、叶利钦、普京这三任国家领导人的不同态度也可看出。戈尔巴乔夫在任时,要

给他颁奖,但遭到拒绝。他说戈尔巴乔夫代表“苏联”,他不能接受“苏联”当局的奖。而真正的原因是,他对戈尔巴乔夫启动改革、最后导致大苏联解体—直耿耿于怀。但正是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推动了专制统治的终结,他才得以结束流亡,返回俄国。而且在三位领导人中,恰恰是戈尔巴乔夫对他的评价最高。在他去世当天,戈尔巴乔夫还对媒体说,“索尔仁尼琴的书改变了成千上万人的想法,使他们重新思考过去和现在”。

对于俄国第一个民选总统叶利钦,他也是非常反感,同样拒绝了叶利钦要给他颁奖的敬意。他说,“我无法接受一个给俄罗斯带来苦难的政府所颁发的荣誉”。真实的原因是,他认为叶利钦没有捍卫俄罗斯民族的利益,在那些从苏联独立出去的“外国少数民族”面前,表现得太软弱。

但对去年普京总统颁奖,他却欣然接受了,因为他非常认同和推崇普京要恢复“强大俄罗斯”的努力。2007年6月12日俄独立日,普京亲自为索尔仁尼琴颁发2007年获得人文领域杰出成就奖,以表彰他“在人文领域的功绩”。在颁奖时强调索尔仁尼琴的名字“和俄罗斯命运联在一起”,他的全部生命“都献给了祖国”。但是普京没有提到他的《古拉格群岛》对揭露专制黑暗的重要意义,只是避重就轻地提到他编过《语言扩展词典》,对发展民族语言作出了“巨大贡献”。

由于身体衰弱而无法出席的索尔仁尼琴,发表了—段录像演说:“在有生之年的终点,我希望,我和读者收集的历史资料、历史情节、我国残酷恐慌时代中的人物脸谱和生活画面,都能被同胞们了解,进入他们的记忆。我们痛苦的经验,有助于我们不稳的社会可能发生崭新的转变。它给我们预警,防止发生毁灭性的灾难。在俄罗斯的历史上,我们不止一次展现了坚强果敢的思想品质,使我们得救。现在,在艰难的治疗创痛的道路上,这些品质也在帮助我们。”在视讯致辞时同样强调“我们国家”、“我们祖国”、“俄罗斯历史”等,使用频率最多的词是“我们”,显示他和普京总统目标一致,是不可分割的“我们”。

普京听完索尔仁尼琴的视讯感言很动情,突然决定前往莫斯科郊外的索尔仁尼琴家中拜访。在莫斯科郊外被篱笆墙和摄像头包围的寓所之中,坐在轮椅上的索尔仁尼琴对总统的意外到访“非常激动”,为自己坐着迎接普京道歉、并说“您日理万机,我简直不敢想象,您怎么能脱身来到我这儿”,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普京后来披露,他们主要谈了“俄罗斯”、“国家未来”、“俄国的世界地位”等。关注的是国家的地位和权力,而不是个人自由。

索尔仁尼琴是一个燃烧着理想、信仰,具有动人生命史的人。他在俄国作家中对专制主义最有进攻性、批判性。但他的反抗,和其他东欧异议作家不同的是,他不是政治和文学层面的反抗,更不是从经济角度控诉,而是在信仰的根基上,进行道德——良知层面的反抗。即使受到西方各国的优待,索尔仁尼琴依然像自传《牛犊顶橡树》中牛犊那样,在铁幕那边横冲直撞。1978年,他在哈佛大学批评西方的演讲招致美国的围攻,而1994年被叶利钦邀请回到故乡后,他又无情揭露俄罗斯社会现实并猛烈抨击当权者。“只要还活着,或者直到牛犊顶到橡树上折断了脖颈时为止,或者是橡树被顶得吱吱响,倒在了地上为止”。索尔仁尼琴这样形容自己,他这个“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牛犊,总是很不明智地、数十年如一日地用自己的脑袋和犄角狂热地顶向枝干庞大根基深厚的橡树。总结自己的一生,索尔仁尼琴在《牛犊顶橡树》中说到:“我一生中苦于不能高声讲出真话。我的一生都在于冲破阻拦而能够向公众公开讲出真话。”

摘编自《天津文学》2008年第11期

苏联知识分子的命运

林贤治

1918年7月之后,苏联政府开始建立书报审查制度,对文化组织和文化活动实行垄断和控制。1921年8月,列宁下令解散由高尔基倡导的以保护知识分子为目的的“饥荒救济委员会”,导致高尔基出走国外。知识分子对十月革命的怀疑、不合作、甚至反对的态度激怒了列宁,他亲自签署命令,表态向“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宣战,指名把一批学者驱逐出境。1922年5月19日,列宁亲自致函安全部门负责人捷尔任斯基,就“把为反革命帮忙的作家和教授驱逐出境的问题”进行周密布置,指示说:“全抓起来,而且要不断地抓,有计划地抓,把他们驱逐出境。请将这个信函密交(不要复制)政治局委员传阅。”是年底,安全部门即将近三百名知名学者、文学家、科学家装上两只大轮船,流放欧洲。著名哲学家洛斯基、别尔嘉耶夫、布尔加科夫等都被送进船内,因此,这船被称作“哲学船”,而这次震惊世界的集体流放事件,也被称作“哲学船事件”。

列宁在世时,对于知识分子的态度,大体上还算得上温和。到了斯大林执掌政权之后,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上世纪20年代末,在对党内反对派的斗争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时刻,斯大林开始把斗争的利刃指向知识分子。奥威尔在《1984》中有一警句是:“老大哥在注视你。”知识分子从此成为被监视的主要对象。上世纪30年代的“大清洗”,就是从整肃知识分子开始的。1928年,由维辛斯基主持对“沙赫特事件”进行审判,指控五十三名知识分子制造矿井事件,接受境外资金和设备,勾结原矿主搞破坏活动等等。审判后,几十名知识分子绝大部分被处死,或被监禁和流放。后来证实,构成被告的罪行,基本上是凭空捏造的。1929年,在乌克兰对“乌克兰解放联盟”进行公开政治审讯,一批著名历史学家被加以“民族主义”的罪名受到惩处。1930年,又相继出现所谓“农业党”和“工业党”的案件,据说两者都是“反革命地下组织”,其实也是“莫须有”的。在前一个案件中,著名农业科学家恰耶诺夫、经济学教授康德拉捷耶夫等在秘密审判中受到迫害,株连达二十万之众;后一个案件也使大批知识分子干部及专家教授被加以组织破坏及间谍活动的罪名,遭到监禁和处决。

大约作家和诗人长于反映社会现实,传递时代情绪,而且语言可以承载各种危险的思想观念和意义,所以受到的控制特别严密,迫害特别残酷,而损失也特别惨重。1921年,诗人古米廖夫在一起“反革命”案中被枪决。曼德尔施塔姆于1934年被捕,他是为一首十四行诗而付出生命的代价的,在诗中,他把斯大林写成“克里姆林宫的登山家”,“杀人凶手”,具有“蟑螂触须般的阴险目光”和“蛆一样肥胖的手指”。几年后,他被消灭在海参崴劳改营内,死前患上精神分裂症。他的妻子一边逃避逮捕,一边设法将他的诗作分散保存,为了万无一失,几乎把每行诗都背了下来。曼德尔施塔姆死后,连他的名字,也没有人敢于提起;直至1987年才获平反,五十年间在苏联境内未曾发表过一首诗。著名的反乌托邦小说《我们》的作者扎米亚京在1922年被捕,随后被禁止发表作品,1931年在高尔基的庇护下流放法国。《骑兵军》作者巴别尔1939年被捕,次年即被枪决。女诗人茨维塔耶娃的丈夫和女儿被捕,她长期失去工作,想当一个洗碗工也不可得,在困顿孤独中自缢而死。比较幸运一点的,像小说家布尔加科夫、《大师与玛格丽特》的作者,被调至剧院工作之后,长达十五年没有出版过作品。1946年,他们把讽刺作家左琴科和女诗人阿赫玛托娃开除出作协,使其生活失去保障,作品无法出版。左琴科一直找不到一个职业,领不到退休金,至1958年仅领到一次,就死掉了。就是高尔基这样的文坛领袖,也都有材料表明,对他是加以“软禁”的。“契卡的铁扫帚毫不留情,”索尔仁尼琴说:“有多少出类拔萃的智者,甚至超凡入圣的天才被压进泥土中,不留痕迹,永无尽头,而且一去不复返。”

“老大哥在注视你”。窃听、告密、诽谤、跟踪、逮捕、监禁、流放以致枪毙,都是极常见的。一面展开群众运动、大审判,一面加强秘密警察的力量,致力于制造恐怖,毒化社会空气,使每个人从中学会顺从。有一份告密材料显示,巴别尔曾说:“人人适应逮捕,如同适应气候一样。党内人土和知识分子顺从地坐牢,顺从得令人发指。这是国家制度的特征。”

上世纪50年代初,斯大林去世后,苏共二十大召开,平反系列冤假错案,思想知识界曾经出现过一个短暂的“解冻”时期,西方称为“去斯大林化”时期。实际上,国家的政治体制并没有根本性变化,所奉行的依旧是没有斯大林的斯大林主义。赫鲁晓夫主政时略见宽松,但也不时地“反资产阶级自由化”,犹如癫癔发作般地间歇性进行;至勃列日涅夫时期,则更为保守,僵化,以致倒退了。

拒绝发表索尔仁尼琴的小说,拒绝帕斯捷尔纳克和索尔仁尼琴去瑞典领取诺贝尔文学奖金,把诗人布罗茨基当“寄生虫”告上法庭,被判流放北方,接着放逐西方,都是五六十年代的事,可见整个社会的“思想解放”的程度。

摘编自《书屋》2008年第10期

西学东渐的轶闻趣事

标点符号的引进与

推行趣事

标点符号,正式作为汉语书面语言的组成部分,在中国还不到一个世纪。随着清末以来中外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在汉语中使用统一的标点符号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没有标点,汉代以来用“、”和“↓”符号表示句子的停顿。到元代把“↓”改为“。”。但这种符号不能表示语气、词的性质与作用,经常产生理解上的困难,甚至误解。

第一个从国外引进标点符号的人是清末同文馆的学生张德彝。

1897年,广东东莞人王炳耀最先根据我国原有断句方法,吸收国外新式标点,草拟了10种标点符号,即“,”读之号,“。”句之号,“0”节之号,“V”段之号,“:”句断意连之号,“—”接上续下之号,“?”诘问之号,“!”慨叹之号,“!”惊异之号,“<>”释明之号,并倡议采用。

190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我国最早使用外国标点符号的书籍《英文汉诂》。1909年,鲁迅与周作人共同翻译出版《域外小说集》,引进使用好几种标点符号,并新创两种符号,还在“略例”中专门介绍书中使用的标点符号。1918年5月,语文学家陈望道在《学艺》杂志发表《标点与革新》一文,全面系统地引进并介绍了西洋10种标点符号。陈独秀、李大钊主编的《新青年》,从1918年5月起全部以白话文编排,并使用新式标点符号。一时间,标点符号风靡全国。

1920年,北洋政府根据胡适、钱玄同、刘复、朱希祖、周作人、马裕藻六名北大教授提出的《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方案》,发布53号训令——《通令采用新式标点符号文》,我国第一套法定的新式标点符号由此诞生。

新中国成立后,标点符号的引进和使用有了进一步的发展。1951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规定标点符号在全国的统一用法,是为14种。1990年4月17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发布了修订的《标点符号用法》,由14种符号增为16种。至此,我国的标点符号统一和完善起来。

摘编自《资料卡片》2008年第12期 周真真 文

2008年流行语

1.工作,退一步海阔天空;爱情,退一步人去楼空。

2.工作的最高境界就是看着别人上班,领着别人的工资。

3.我就像一只趴在玻璃上的苍蝇,前途一片光明;但又找不到出路。

4.青春就像卫生纸,看着挺多的,用着用着就不够了。

5.我身边的朋友们啊,你们快点出名吧,这样我的回忆录就可以畅销了。

6.一女同学黑了些,她男友又太白了些。有天宿舍里的毒舌天后突然对她冒出一句:“你们这样不行,你们会生出斑马来。”

7.树不要皮,必死无疑;人不要脸,天下无敌。

8.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躺下。

9.吃自助最高境界:扶墙进,扶墙出。

10.女人一定要对自己好一点。一旦累死了,就会有别的女人花你的钱,住你的房,睡你的老公,打你的娃。

11.钱可以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12.念了十几年书,想起来还是幼儿园比较好混。

13.钱可以买房子但买不到家,可以买婚姻但买不到爱情,可以买钟表但买不到时间,钱不是一切,反而是痛苦的根源。把你的钱给我,让我一个人承担痛苦吧!

14.年轻的时候,我们常常冲着镜子做鬼脸,年老的时候,镜子算是扯平了。

(新浪网)

低档车升级成高档车的绝招

1.手摇玻璃时保持匀速,这样别人就会以为你用的是电动玻璃。

2.停车等信号时,一直踩着刹车,别人会以为你的车是自动挡。

3.刹车时配合手刹,这样别人看起来车往下坐,不会点头,和宝马一样。

4.找一盘已经录好“前方700米转弯,300米后掉头”的磁带放到卡座里,别人以为车上有GPS导航。

5。把自己刻录的CD表面写上MP3,别人会以为你的机头可以放MP3。

6.把车顶锯掉换成布的,别人以为是敞篷车。

7.在车顶贴一块灰色塑料布,别人以为你是全景天窗。

8.上下车时,从右门进出,别人以为你的车是欧美原装进口。

9.车顶装螺旋桨,车底装推进器,别人以为你开的是水陆空三栖车。

10.最省事的就是这一点,你开车时尽量放低身子,别人以为你的车是无人驾驶。 (无厘网文)

猜你喜欢
尼琴索尔仁国葬
俄罗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亚·伊·索尔仁琴
什么人有资格国葬?(答读者问)
美国的国葬有什么规矩?(答读者问)
麻烦的朋友我不嫌
麻烦的朋友我不嫌
索尔仁尼琴的罗曼史
民国时期的国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