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划加快林业改革发展大计 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2009-08-14 09:28耿国彪
绿色中国 2009年7期
关键词:林权集体林业

耿国彪

中央林业工作会议6月22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这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央召开的首次林业工作会议。会议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2008年中央10号文件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系统研究新形势下林业改革发展问题,全面部署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推动我国林业又好又快发展。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这次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会见了出席会议的全体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出席会议并讲话。

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和福建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张昌平,江西省委常委、副省长陈达恒,辽宁省委副书记张成寅,云南省委副书记李纪恒,湖南省副省长徐明华,浙江省委副书记夏宝龙在大会上发了言。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政府分管林业工作的负责人:林业部门主要负责人;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黑龙江农垦总局分管林业工作的负责人;中央和国家机关及军队有关部门负责人;中央主要新闻单位负责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著名学者,内蒙古森工集团、吉林森工集团、龙江森工集团、大兴安岭森工集团主要负责人等出席会议。

国家林业局领导李育材、祝列克、张建龙、印红、孙扎根、陈述贤、卓榕生、姚昌恬,国家林业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副组长黄建兴出席会议,国家林业局各司局、各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列席会议。

总理亲切关怀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6月22日会见了出席中央林业工作会议的全体代表,他指出,要坚定不移地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坚持全国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办林业,推动我国林业更大的发展。

温家宝在讲话中首先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长期奋斗在林业建设一线、默默奉献的广大林业职工表示亲切的问候和良好祝愿。

温家宝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来自农民和基层的经验,它同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有着同等重大的历史意义。从一些地方的实践看,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大大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民发展林业,拓展了农业生产的潜力和空间,对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对于农民增收致富,对于改善生态环境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用5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集体林地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改革任务。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一要明晰产权,切实给予农民平等的集体林地承包权并保持长期稳定不变;二要放活经营,切实让农民在林业经营中得到实惠;三要加强扶持,切实给农民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四要搞好服务,切实为农民提供便捷的技术、信息、林地流转等服务。

温家宝指出,林业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具有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基础地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林业发展要坚持走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全国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办林业,使林业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要大力推进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继续搞好天然林保护工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加强重点地区、重点流域生态工程建设。要全面加强林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林区生产生活条件。要大力发展林业产业,把兴林和富民紧密结合起来,在努力改善生态的同时,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

温家宝指出,发展林业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一代一代人坚持不懈地干下去,使我国的林业有更大的发展,生态环境有更大改善,祖国的大好河山更加秀美,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共商林业发展大计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林业发展也处在一个十分难得的有利时期,林业的功能在不断拓展、效用在不断延伸、内涵在不断丰富,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越来越突出,任务越来越繁重。这次会议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推进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在林业工作的具体体现,此次会议确立了林业新的历史定位,是中央关于“必须把林业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的最新要求,清晰地勾勒出党和国家关心、重视林业发展,对林业寄予厚望的战略意图,赋予了林业以新的更加重大的历史使命。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全体与会者认真听取了讲话并展开了热烈讨论,共商国家林业发展大计。

会议认为,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基础产业,是一项具有特殊功能的公益事业。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林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森林资源明显增长,在全球森林资源减少的大背景下,我国实现了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双增长”,森林覆盖率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8.6%增加到18.21%。局部生态明显改善,通过对生态状况脆弱、生态地位突出的重点地区进行集中治理,这些地区出现了森林植被增加、局部生态改善的良好势头。防沙治沙明显突破,总体上实现了从“沙逼人退”向“人逼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全国沙化面积由上世纪末的年均扩展3430多平方公里变为目前的年均缩减约1280平方公里。物种保护明显加强,全国累计建立林业自然保护区1968处,总面积18.3亿亩,占国土面积的12.7%。供给能力明显提高,60年累计为社会提供木材60多亿立方米。

会议强调,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依然严重不足,森林生态系统整体功能仍然非常脆弱,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还很不适应。我国人均森林面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活立木蓄积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7。总体上看,生态问题依然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最突出的问题之一,生态产品已成为当今社会最短缺的产品之一,生态差距已构成我国与发达国家最主要的差距之一。加快林业发展、加强生态建设任重而道远。

会议指出,当前,我国正处于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维护生态安全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重大课题,林业工作肩负着更加重大的历史使命。发展林业,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选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要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快林业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新时期林业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坚定不移地推进林业改革,毫不动摇地加快林业发展。

会议强调,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农村经营制度的又一重大变革。截至2008年底,全国已确权到户的林地面积12.7亿亩,占集体林地的50%。实践证明,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现“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充分调动了农民造林育林护林的积极性,极大地释放出林地蕴藏的巨大潜力,初步呈现出森林资源增加、农民

群众增收、林业经济增长的“三增”局面。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的民心工程,是发展现代林业的强大动力,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农村和谐稳定的有力保障。必须从战略和全局高度,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意志,锐意创新,把这场事关兴林富民、事关农村发展、事关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改革全面推向深入。

会议强调,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必须确保实现资源增长和农民增收两大基本目标,建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现代林业产权制度和支持林业发展的公共财政制度两项根本制度,坚持尊重农民意愿和依法办事两大重要原则,抓住勘界发证和落实责任两个关键环节,处理好改革与稳定、放活与管理两个重要关系,切实保证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推进。

会议指出,要着力强化林业支持保护体系,切实优化林业改革发展的政策环境。在完成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改革任务的同时,还必须不断强化兴林富民政策,完善林业管理体制,创新林业运行机制。一要建立健全林业支持保护制度,加强林业投入保障、生态效益补偿、林业补贴、税费扶持。二要建立健全林业金融支撑制度,加大林业信贷投放,开发林业信贷产品,拓宽林业融资渠道,完善财政贴息政策,健全林权抵押贷款制度,建立政策性森林保险制度。三要建立健全林木采伐管理制度,简化采伐审批程序,推行采伐限额公示制度,实行林木采伐分类管理。四要建立健全集体林权流转制度,规范林地承包经营权、林木所有权流转,推进林业适度规模经营,优化林业要素配置。五要建立健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构建公益性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业服务与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会议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对林业工作的领导,建立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形成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努力开创林业改革发展新局面。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林业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制,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积极支持林业改革和发展。要统筹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构建林业协调发展的科学格局;严密防控重大林业灾害,确保森林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强化科技和人才支撑,提升林业建设的质量效益。

再掀林业建设新高潮

全国绿化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近日要求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林业工作会议精神,精心谋划,狠抓落实,全面开创林业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贾治邦说,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中央召开第一次林业工作会议,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林业工作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高度重视。林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在国家战略全局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作用越来越重大,任务越来越艰巨。这次会议非常重要,开得很好,大家深受鼓舞,倍感振奋。这次会议既是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的动员会,更是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部署会,明确了林业改革发展的方向、目标和任务以及保障措施,对今后林业改革发展必将发挥长远的指导作用。各省(区、市)林业主管部门要与国家林业局上下联动,迅速掀起学习宣传中央林业工作会议精神的热潮,用会议精神统一全行业、全社会的思想和行动,将会议精神转化为推动林业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必须深刻认识这次会议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准确把握林业的战略地位,认清林业肩负的重大责任,坚定不移地推进林业改革,毫不动摇地加快林业发展,才能不辜负党和国家的重托、人民群众的期望和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使命,切实肩负起加快林业改革发展的历史责任。

贾治邦指出,中央林业工作会议结束后,各省(区、市)林业主管部门一定要给党委政府当好参谋助手,积极推动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将会议精神变成推动林业改革发展的不竭动力和实际行动。要准备一个高质量的汇报稿,及时向省委、省政府汇报会议精神;要筹备召开省里贯彻落实中央林业工作会议精神的大会,全面总结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展情况,认真梳理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科学确定召开会议的目标和任务,切实做到通过会议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促进发展;要切实落实和完善会议确定的各项政策措施,认真落实修订后的《育林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积极开展造林直补、抚育补贴试点工作,探索建立林业发展的长效补贴机制,会同金融、财政部门出台《关于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林业发展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的具体实施意见和操作办法,切实推动林权抵押贷款和森林保险工作,积极探索建立森林评估师和森林评估制度,推进配套改革,重点抓好森林采伐管理改革试点工作,认真制定和完善集体林权流转管理办法,积极推进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认真做好林权纠纷调处工作。

贾治邦指出,只有林业产业实现增效,农民群众才能增收,森林资源才能增长,才能最终实现兴林富民的改革目标。各地要在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同时,加快产业发展,切实提高农民经营林业的经济收益。要引导农民和林业生产经营者加大科技和资金投入,因地制宜地发展林业产业,尽快形成有区域特色、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力争在森林经营、发展木本油料产业、林产品精深加工、发展林下经济以及森林旅游等五个方面取得新突破。

贾治邦指出,典型带动是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经验和有效方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开展以来,各地涌现出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成功典型,充分体现了广大农民和基层干部的首创精神。国家林业局选择了100个改革典型,明年还要继续收集、总结、推广新典型。各地也要结合新的实践,培育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典型,用典型的示范引导改革,以榜样的力量推动改革,引导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健康顺利发展。要加大宣传力度,重点宣传林业的战略地位和历史任务,以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大力宣传党的兴林富民政策,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目标任务、内容程序、方式方法原原本本地交给农民。要切实搞好培训,采取现场培训、集中培训、以会代训等形式,使各级领导干部提高思想认识,掌握方针政策,提高组织和驾驭改革的能力;使基层工作人员把握政策界限,掌握改革步骤,提高指导和推动改革的能力;使广大农民群众明白改革内容,熟悉改革程序,有序实施改革。

贾治邦强调,要加强组织领导,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推向深入,一要坚持“五级书记”抓林改,确保形成领导高位推动、部门齐抓共管、社会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二要充分发挥各省(区、市)林业部门一把手的特殊作用。三要坚持进度服从质量,注意把握工作节奏,在试点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加强对民主决策、政策落实、实地勘界、确权发证、档案管理等各个环节的监督指导,确保资源安全、林区稳定。四要强化督促检查,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情况作为工作考评和干部政绩考核的内容,防止改革走样,确保政令畅通。

猜你喜欢
林权集体林业
浅谈林业技术创新对林业发展影响
提高林业技术创新促进林业快速发展步伐
land produces
林权供求信息
林权供求信息
林权供求信息
警犬集体过生日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
林权供求信息
集体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