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邱:举全县之力的巨奖

2009-08-17 09:53
中国新闻周刊 2009年29期
关键词:铁矿县委政府

刘 刚

在发展经济的冲动下,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关系变得愈发微妙。

8年前,吉立昌从河北到安徽,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早前,他是邯郸一家铁矿的矿长。如今,他是大昌矿业集团的董事长、总裁。在霍邱,人们都称他“老吉”,他是当地的著名企业家,六安市政协委员、霍邱县人大常委。

吉立昌依靠发家的“螃蟹腿”,正是霍邱县地下藏着的铁矿。

早在上世纪60年代,霍邱县就已探明铁矿储量16.5亿吨,远景储量20亿吨以上——全国第五、华东第一特大型铁矿富集区。

尽管当时占有丰富的铁矿,但在未大规模开采之前,霍邱这个地处大别山北麓的国家贫困县,仍摆脱不了经济落后的窘境。“那时,有的学校几个月发不了老师的工资。”霍邱县政府一位公务员回忆。

数据显示,直到2003年,拥有160万人口的霍邱县,全县财政收入仅1.88亿元。而该县当年教师和公务员的工资支出就要2.15亿元,这还不包括2.24亿元的县级财政支出。

贫困县的经济支柱

霍邱在中部省份安徽的西边,挨着河南省,相距合肥2个多小时车程。

2009年7月,在这个打的5元钱就能跑遍的县城,即使财政收入已经达到7亿,仍能感受到经济欠发达的掣肘——县委在一栋破旧的大楼,没有食堂,县政府及职能部门所在地,则是清一色的青砖青瓦平房。

“霍邱这样的县城,与沿海城市相比,地理没优势,更无工业基础,只有以资源为主体吸引外商,如果连资源都没有,那优势就更弱了。”徐逢贤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徐是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以宏观经济和区域经济为主。上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不久,中央确定13个沿海城市“吸引外资、发展经济”。“这是国内第一批‘招商引资的城市。”徐逢贤介绍,彼时的招商对象,主要面向美日韩等发达国家,政策则给予税收和土地优惠。

霍邱县的窘境到2000年出现了转折。这一年,铁矿石协议价格步入上升通道,到2008年升幅达到4借。

地处中部省份的霍邱县,因为铁矿逐渐变得热闹起来。2001年,霍邱县开始面向全国出让探矿权。

招标信息发布后,引来了浙江、河北等地的企业。在一些霍邱本地官员看来,这是政府抱着“金饭碗”去招商。

最终,入局的正是吉立昌。当时,吉以1280万元获得霍邱吴集铁矿南段探矿权,成为进入当地矿区开采铁矿的第一家企业。

第二年,迫于铁矿石的价格诱惑,霍邱县加大了招商引资的激励措施。这个贫困县建立了政府网站,开设专门的招商网页,并在温州设立办事处,举办项目推介会,参加皖浙经贸洽谈会。

2005年,大昌矿业集团进入发展期,当年实现税收3452.2万元,获“全省民营业50强”称号。这一年,霍邱全县财政收入2.04亿元,其中,来自采矿业税收3533万元,同比增长227.7%。

从大昌矿业这里尝到了资源的甜头,霍邱开始了更大规模的招商。

2005年,霍邱组团前往发达地区招商引资,在苏州成立了霍邱商会,恢复北京办事处,全年共引进内资6.82亿元。

到了2007年,铁矿开发已成霍邱县经济增长的支柱。而铁矿石的价格也逐渐逼向了顶点。

7年中,大昌矿业集团在霍邱的总投资已经超13亿元,下辖8个子公司,从业人数4000余人,进入国内大型冶金矿山企业十强、“安徽省百强企业”。

随着铁矿石价格的高企,霍邱的财政收^,也连创新高。从2006年到2008年,全县收入总量连跨5亿、6亿、7亿三大台阶。2008年,总量居全省61个县市第17位,增幅排全省61个县市的第一位。

2008年,霍邱全年财政收入7.05亿元。其中,大昌矿业集团,一家就纳税2.419亿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首家进入霍邱的大昌矿业集团,已然成为霍邱县的支柱企业。为了留住这个资源掠夺型企业,来自政府的投桃报李也开始了。

2009年7月,霍邱经济工作会议决定,斥资278.137万元,奖给2008年度全县前10名纳税大户。而这其中前4名都是铁矿企业,大昌矿业集团排在首位,获奖金127.807万元。

这是大昌矿业集团继2008年获霍邱39.946万元纳税奖励后,又一笔巨奖。

但还有一笔更庞大的奖励,正在酝酿。

人大通过的6亿巨奖

这是一笔6亿元的巨奖。

2009年7月10日,霍邱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给予大昌矿业集团奖励资金6亿元。

当时参加会议的代表事后披露,身为霍邱县人大常委的大昌矿业集团董事长吉立昌,也出席了当天的审议会,宣读议题时,事先不知情的与会人员曾“偷偷打量”吉立昌,但“他面无表情,并无欣喜之色”。

巨奖的背景是,6月10日,霍邱县政府与大昌矿业集团签订的“100万吨球墨铸造项目”,项目总投资20亿元,建设周期16个月,用地1600亩。

事实上,100万吨球墨铸造项目,早在2年前就开始运作了。

霍邱县政府在2008年的工作报告中就曾透露设立这个项目的背景。“目前只有铁矿开采并出售初级产品,经济效益十分有限。长期以来,全县上下热切期盼能把资源优势变为产品优势、经济优势,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按当时的政府预计,这个项目投产后,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66.7亿元,提供税收近6个亿,这几乎是此前霍邱县一年的财政收入。同时,它还可提供就业岗位2500多个。

这无疑对当地政府是个巨大的诱惑,和此后每年的税收相比,在当地政府看来,巨奖也是值得的。中共霍邱县委书记权俊良就曾在项目会议上说,“要举县而为,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

“霍邱有丰富的铁矿石资源优势,要强力推进铁矿深加工!”书记权俊良此前接受当地媒体专访时说,100万吨球墨铸造项目,正是按照霍邱县委、县政府“以资源换产业,以产业促发展”的思路,大力延伸铁矿开发产业链条。

“我们并不是从7亿财政收入中直接拿出6亿元,奖励给企业。”事后,中共霍邱县委接待记者的工作人员曾私下解释。

按照霍邱县政府的思路,奖励的6亿元实际上是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补助企业。主要用于“七通一平”(水、电、路、气、热以及场地平整等)的基础设施建设,分三年支付。而6亿资金将从县财政政府预算内、外资金中安排,直接拨付大昌集团的账户。

此后媒体披露的信息说,6亿巨奖分两部分:4.8亿是根据霍邱与大昌合同所约定的土地,税收优惠;另外的1.2亿,用于支付“七通一平”的费用。第一批资金将在8月8日100万吨项目开工前兑现3亿元;等工期过半时再兑现2亿元,正式投产后,再兑现1亿元。

7月17日,安徽当地的《新安晚报》,

在会议召开一周后,首次公开披露霍邱巨奖私企的消息。国家级贫困县的6亿元巨奖民营企业的消息甫一问世,就在网络上炸开了锅。

“这个(奖励)政策是不可以的。土地、厂房这种实物的奖励,是可以的,但从财政中拿出现金给企业奖励,不妥当。”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城市经济研究室主任刘治彦说,“政府为了鼓励企业发展,可以暂缓土地、税费等,但是把财政的‘真金白银给企业,无论怎样都是不合理的!”

一种质疑的声音是,县政府举全县之力巨奖一家民营企业,会造成不公平竞争。从政府职能上来说,政府主要是培育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维护市场秩序和规则,并监管企业遵守市场规则。而不是动不动就拿公共财政,大手笔奖励“明星企业”“名牌企业”,这既是政府职能的错位,也容易被企业绑架。

“我们有时也不能完全责难落后地区政府过多参与招商引资。如果县政府不参与招商引资,很难启动这样大的工程。”刘治彦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说,一个地方经济发展要有投资,这是肯定的,生产要素中最核心的要素就是资本,没有资本,经济的发展无从谈起,尤其对落后地区来讲,广大中西部地区最缺的还是资金。“只有把资本引来,和当地资源、劳动力结合起来,才能产生好的效益,这是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律,招商引资为什么这么火,这是有道理的。”

但刘治彦认为,政府应该提供信息、搭建平台,做好招商引资的组织,给予优惠政策,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完善政策体系,给予较高的办事效率,“而不简单是奖励现金”。

在一片质疑声中,奖励的决议在披露后第五天深夜,戛然而止。

政府的失信?

7月22日,媒体披露后的第五天,奖励决议形成后第12天,夜里11点18分,霍邱县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决定取消对安徽大昌矿业集团6亿元的奖励。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了解,22日下午,安徽省人大预算委员会两位工作人员到达霍邱介入调查。新闻发布会之前,霍邱县人大常委会会议刚刚结束。

针对发布会放在深夜进行的质疑声,中共霍邱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王鼎铭称,这是霍邱县委、政府“决心第一时间将事情进展公之于众”。

这份总共千字的通报称,“此事经媒体报道后,我们进行了深入反思,虽然我们的发展愿望是好的,项目本身符合我县长远利益和群众根本利益,项目审批程序合法合规,但是由于急于求成,加之对政策理解不深,把握不当,所以作出对业主单位奖励6亿元的错误决策。”

中共霍邱县委表态,“本着有错必纠的原则,我们决定取消对项目6亿元的奖励承诺。”

新闻发布会只提到取消6亿元奖励。但未提100万吨球墨铸造项目是否终止。“项目肯定不会取消,现在一切都打乱了,因为资金的问题,工期可能受影响。”7月27日,中共霍邱县委宣传部一位官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而与巨奖相联系的“七平一通”费用也自此没了下文。如果项目不停,这笔巨大的资金窟窿又将从哪里出,倒成了随后霍邱人最为关心的问题。

霍邱县人大常委会从决议通过奖励到废止,之间仅相隔12天。12天对于大昌集团来说,是6亿元资金的得而复失。而当地政府也受到了公信力的严重伤害。

7月25日,《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来到距霍邱县城30公里的大昌矿业集团,采矿区近一半的井口处于停业状态,留守的工人说,停产始于2008年11月,或与铁矿石价格暴跌有关。大昌矿业集团行政总部大门紧闭,值守的保安称,公司所有人员均外出集体学习。

大昌矿业集团正对面一块已经平整的土地,正是“100万吨球墨铸造项目”所在地,但既定开工日期临近,工地上未见任何破土迹象。值守保安称,工地上原本还有一块项目广告牌,但巨奖事件后,有人搬走了。不知去向。

一旁新建的楼宇,大门原本挂有“项目指挥部”的牌子,现在也不知所踪。记者致电大昌矿业集团座机和相关负责人,均无人接听或者呼叫转移。

“我们不想回应,也不愿回应,我们都认错了,有什么都在通报里说清楚了。”中共霍邱县委宣传部正、副部长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县里眼下最大的希望就是此事早日平息,“息炒罢议,不想霍邱再成舆论焦点。”

霍邱官员担心媒体的高曝光率影响地方形象,影响投资环境。

但据中共霍邱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王鼎铭称,截至27口,已有4批外商前往霍邱考察。

猜你喜欢
铁矿县委政府
漫画与幽默
省级政府金融权力榜
台江县委离退局传达学习十二届县委常委会第17次(扩大)会议精神
太阳照在阿婆上
西藏铁矿典型矿床及成矿规律初步研究
黔西县委离退局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
赫章县委离退局组织离退休干部健康体检
安龙县委离退局召开县情通报暨老干部座谈会
完形填空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