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好导向,提升党报的核心竞争力

2009-08-17 03:34刘翔明
新闻爱好者 2009年13期
关键词:河南日报舆论导向新闻宣传

刘翔明

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视察工作时指出,新闻舆论处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对社会精神生活和人们的思想意识有着重大影响,舆论导向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导向错误,误党误国误民。总书记的讲话是对我党正反两个方面历史经验的高度总结和概括,也是对党报性质、地位、作用的准确定位和诠释,对我们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办好党报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新闻工作实践中,能不能或善不善于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是考验一个新闻工作者党性强不强、理论政策根底打得扎实不扎实的试金石。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新闻工作的生命,是党报新闻工作者崇高的社会责任,也是必须遵守的政治纪律。

那么,在具体的新闻工作实践中,如何理解和把握好正确的舆论导向?把握好正确的舆论导向需要遵循的基本内容有哪些?我在工作实践中有如下几点体会:

把握好正确的舆论导向,就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河南日报作为河南省委的机关报,担负着传递党中央声音,为全省工作大局服务的重要任务。多年来,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会、编委会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不同时期的中心工作和重点,及时报道具有新闻价值的重大时政新闻,及时报道省委、省政府的工作思路和部署,及时反映全省人民团结拼搏、奋力实现中原崛起的生动实践和精神风貌,并努力做好重要政策、法规的解析、阐释工作。在新闻宣传上年年都有新思路,年年都有新策划。党的十七大以来,河南日报精心策划并组织实施的“高举旗帜,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坚持科学发展,加快中原崛起”等一系列战役性报道,浓墨重彩,有声有色。集团党委会、编委会还十分注重分析研究新形势下办好党报的规律和途径,在精心策划组织有分量报道的同时,不断加强党报的评论言论工作。去年胡锦涛总书记来河南视察工作,河南日报连续推出七篇评论,宣传解读总书记讲的“五个切实”的精神内涵,中宣部《新闻阅评》刊发专期文章进行了点评。这些精心组织实施的大型系列报道,引导有力,针对性强,有效地配合了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营造了万众一心、团结拼搏、奋力实现中原崛起的良好舆论氛围,起到了凝聚人心、推动全局工作的作用。

把握好正确的舆论导向,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做到守土有责。新闻出版部是河南日报的综合性业务部室,每天要负责完成除周刊、专版以外所有新闻版的资源整合和编稿组版任务,平均每天晚上处理6个版大约5万字左右的稿件。有新华社电稿,有本报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也有各地宣传部门和通讯员写的稿,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方方面面,既涉及党和国家领导人和省委、省政府领导,也涉及各级干部、公务员和普通百姓,编稿组版时能不能准确判断稿件的新闻价值,能不能堵住政治性、政策性差错,版面编排位置高低大小恰当不恰当,都能体现一个编辑的思想政治水平和理论政策素养。我在多年从事党报夜班工作的实践中,亲身经历了不少重大事件的新闻稿件处理和安排,最大的感受是责任重如山,如履薄冰。也正因为这样的原因,我比较注意学习积累,写下了十几万字的心得笔记,还多年自费订阅多种社科、新闻类刊物,努力拓宽视野。如果说经验,我觉得,所有党报新闻工作者都应努力过好“三关”:政治关、政策关、技能关。政治关是要求思想上、政治上完全与党保持一致,政策关是看你对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和各种法律法规的熟悉程度,技能关是指从事新闻工作的看家本领是否过硬。这里既有责任心问题,也有经验积累、知识积累问题。

把握好正确的舆论导向,要在热点难点问题、突发事件和舆论监督等问题上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把好关,把好度。比如,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贪污腐败、社会公平等热点难点问题的报道,发稿不发稿,就要把握大局,仔细斟酌,如果发稿,怎么发,要讲时机、讲火候,注意引导,维护团结稳定大局,不能追求轰动效应;对民族、宗教等社会敏感问题和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报道,就必须遵守宣传纪律,听招呼,守纪律,妥善处置;即便日常报道,也要统筹兼顾、分清轻重缓急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如何做到准确把握,既是理论问题,更是实践问题,要不断加深认识,努力提高舆论引导水平。这几年,大家感触较深的还有国内国际重大新闻、突发新闻事件的处理,如国际金融危机。跨国恐怖袭击、自然灾害等,这些重大突发事件往往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和深层次矛盾,影响广泛而深刻,报道上把握不当,很容易造成负面影响,必须做到积极稳妥。

把握好正确的舆论导向,还要与时俱进,努力践行“三贴近”原则,增强新闻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增强亲和力、吸引力、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主流舆论的覆盖面。新闻宣传工作努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从本质上体现了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要求,丰富了新闻舆论工作的内涵,也为党报改进新闻宣传拓展了空间。长期以来,包括河南日报在内的党报,在发挥主渠道、主阵地、主力军作用和弘扬主旋律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客观地说,内容还不够丰富,形式还不够活泼,缺少从群众视角写新闻,缺少跳出会议写新闻,缺少反映基层群众心声的鲜活新闻,缺少老百姓看得懂、听得顺的“本土”语言,吸引力、感染力还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党报的影响力和传播效果。我认为,党报要做好“三贴近”这篇大文章,从理论到实践,从广度到深度,都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都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创新力度。

新的形势对办好党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作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之一,在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的同时,十分注重发挥河南日报的“旗舰”作用,集团党委会、编委会非常关注河南日报的新闻宣传工作,强调党报姓党,党报要在引领舆论上发挥主导作用,在“权威、高度、民生、有用”上做文章,把报纸精心打造成河南的对外名片。我始终坚信一条,导向就是最大的政治,把握好导向是党报实现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的先决条件,也是党报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作者为河南日报新闻出版部主任)

猜你喜欢
河南日报舆论导向新闻宣传
脱口秀评论缘何引起关注——以河南日报新闻评论节目《问“侯”两会》为例
构建三点着力的内容布局——以河南日报报业集团“豫直播”为例
新媒体背景下的人大新闻宣传
扮靓“面子”强壮“里子” 锻造精品党报的必由之路——河南日报2018年改版创新亮点
广播电视新闻宣传方法的创新实践
试析新闻报道如何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企业电视新闻宣传的思考
坚持正面宣传 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让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论充分发挥电视新闻的舆论导向作用
四项“深”功夫讲好农民新故事——《河南日报》三农重大报道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