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谨言、瘖哑、饶舌到互动

2009-08-19 09:01余为群
艺术百家 2009年4期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语境建筑设计

(注: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国家“985工程”三期“艺术与创意产业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项目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余为群(Weiching Yu)(1959- ),男, 汉, 台湾台中人,美国华盛顿大学(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MO, USA) 建筑及都市设计硕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博士,台中东海大学建筑研究所所长、教授,台中朝阳科技大学建筑系教授,台湾地区“注册建筑师”、“城市设计师”,余为群建筑师事务所所长,美国易兰(Eco Land)(亚洲)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创意总监、资深城市设计师。研究方向:建筑设计与理论,环境艺术设计,景观规划设计。)

摘 要:本文自巴别塔神话的建构,解读公共建筑的传播意义和沟通语境,进而分析建筑表情的构成因素,探讨从谨言、瘖哑、饶舌到互动的建筑语境演化过程。而且以信息时代建筑新语境的实际案例,揭示新媒体艺术创作和建筑设计跨领域合作的巨大潜力。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媒体建筑;情境;语境;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TU-80文献标识码:A

「那时、天下人的口音言语、都是一样。…来吧、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为要传扬我们的名、免得我们分散在全地上。」

——创世记①

一、前言:建筑与话语

在宗教文化史上,建筑与话语的初始因缘来自圣经旧约创世记第十一章关于巴别塔(Babel)的记载;据说两河流域的人类当时有共同语言,为了展示与天抗衡的集体力量,并有效凝聚众人的向心力,便利用示拿之地的资源,开始建构雄伟的城池和通天的高塔。上帝降临视察,认为人类如果可持续沟通,便能始终团结,势必拥有无所不能的自信,进而为所欲为。于是变乱人们的言语,使人类分散四方。塔名「巴别」,就意指「变乱」。

在 法兰德斯画家老布勒哲尔(Pieter Brueghel the Elder)笔下,高耸入云的建筑工程不仅是举世瞻仰的的地标,也是众人参与的活动,更是集体信念的核心。盘旋向上的斜向立面宛若人们所谱写、展现的纸草长卷,既提供合理的营造流线,也构成连续的空间符码。然而画面上倾颓流泻的土方暗示了口音言语的纷歧,破碎断裂的迂回坡道则代表了文化认同的崩溃。从此通天塔的建筑意象便成为人类追求自由沟通、彼此交流未竟理想的象征。

从巴别塔的神话建构过程,可以解读出公共建筑的传播意义和沟通语境;其营造的动机源自经天纬地的社会意识,选择的区位是众所瞩目的焦点,施工的人力则动员群众的参与,呈现的形象是通天彻地的路径,传播的意念则是将欲有为的自信,最终的结局也镕铸一页难以磨灭的传奇。一如美国社会学家曼纽尔•卡斯特(Manuel Castells)所说:「空间是社会的表现(Expression)。」②建筑绝非单纯的工程设施物,而是文化生产、社会关系和经济活动的空间衍生物,既呼应了当代社会的脉动,又反映了环境认知的观点,更是大众集体记忆的再现。透过建筑语汇的营造,人们得以向他人传达特定的场所意义和文化信息;藉助建筑形制的体验,人们可以建立社会认同的关系,进而形成紧密的情感联系。因此上帝不惜用变乱言语的伎俩,也要阻止巴别塔的完工。

后世的建筑依旧与公共传播的语境脱离不了关系,公共建筑的形象通常表达当权者的意识形态,并传播符合其意志的信息;住宅建筑的意象则流露出所有者与左邻右舍和周边环境的对话和呼应。如今建筑与话语信息的关系持续发展,得到了进一步的诠释。信息时代的先驱者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曾强调「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并以住宅建筑为例,说明住宅有如衣服,同样是人体的延伸,也同样是人主观意识和信息传播的媒介:「其所以是传播媒介,……它们塑造并重新安排人的组合模式和小区模式。」③

因此信息时代的建筑,与其说是一种空间构成,不如说是一种情境氛围,更可视为一种信息的载体,拥有自身的表情和语境。

二、建筑的表情

在现代人观念里,建筑作为人类庇护、栖息的构造物,其基本形态是个供人居住的盒子,然而这是长期生活在现代主义千篇一律城市环境的后遗症,其实古典建筑的表情则丰富得多。麦克卢汉将建筑与人体模拟的说法,完全吻合古典建筑师的观念。古典建筑顶冠、楼身与基座的三重构造,不仅符合功能划分,也隐喻了人体头、身和足的三段结构,如同人身有前后面向,正立面也是呈现建筑表情的主要界面。所以街屋临路一面,为众目观瞻所系,北京民间习称“门脸”,的确其来有自。日本建筑师山下和正(Kazumasa Yamashita)在京都的住宅设计“大脸之家(Face House)”,便以其后现代式的嘲讽手法,把建筑立面设计成类似复活岛(Easter Island)石像的夸张人面,将“门脸”的寓意发挥得淋漓尽致。

建筑的表情由远而近,可分为以下三个观察层次:

1、天际线

自远处眺望建筑物,只能分辨其主要的轮廓,也就是以天空为背景衬托而出的天际线(Skyline)。天际线涉及高度、比例及大体形式,代表建筑的地位,传达最直觉的建筑意涵。鹤立鸡群、高耸入云的塔楼表现孤高自负、睥睨众生的气势;低矮零散、林间微露的茅舍则显示隐退、谦抑的意念。

2、量体结构

自不远处观览建筑物,如同衡量人体的身形行止,能从建筑量体虚实,体认其呼应环境的轻重着意之处,更可分辨其结构骨架所显露的深层信息。如清水混凝土的朴质沉着、木构架的自然写意和张拉膜的飞扬跳脱等等。由于结构涉及造价,其形式的精度往往显现建筑的地位高下。

3、建筑立面

自近处瞻仰建筑物,则如人面对面交往,直接体会、辨认其耳、目、口、鼻等五官面容。建筑立面通常由开口形式、表面材质、线脚阴影等因素组合为整体表情。开口形式包括门窗等外部开口,犹如人面的五官,形成主要表情;开阔疏朗的建筑给人自在亲切的感触,对外开口极少的建筑则有自足排外的意识。表面材质的软硬、精粗、反射度和透明度等,也流露出亲和、冷峻、中庸等背景表情,如粗犷主义(Brutalism)建筑师保罗•鲁道夫(Paul Rudolph)在耶鲁大学建筑系馆(Art and Architecture Building, Yale)作品中,刻意用未经修饰的粗糙混凝土表面,突显一股粗野蛮横的气势。至于线脚阴影则有如人脸上的眉毛、皱纹,经由光线映像的阴影,形成纤细、动态的辅助表情。

建筑的表情由日而夜,因室内外照明的强调和柔化,通常有迥异的形貌。沉浸在夜色中的建筑量体几乎隐没无形,明亮的开口则如炯炯有神的双眸,成为视觉焦点,室内投射的活动人影宛若流转的瞳孔,透露其间活动的信息。透过动态的灯光控制,原本凝固僵硬的建筑立面往往在夜间焕然一新,拥有丰富多样的另类表情。

三、建筑的语境

既然建筑的表情必须透过天际线、量体结构和立面形式等因素而呈现,则其工程浩大,并非人人所能参与;虽然在乡间仍有自主造屋的风土建筑出现,但时至今日,建筑营造已然是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和人力密集的产业,以建筑表情传递信息的语境基本为少数业主和专业者所掌握。如果称建筑形式是一种文化沟通的符码,这种植基于空间的文化符码显然由少数发送者所支配。

历史上空间符码的垄断曾经集中了空间文化信息的输送路径,同时也统合了传送的内容。建筑,这个涉及公共传播,有表情、会说话的盒子因而通常反映了主流的文化信息,在各个时期有不同的话语情境。

1、谨言的盒子

在古典时期,由于技术的限制、法式的制约及流派的传承,建筑有如一个循规蹈矩、谨言慎行的盒子,在一定的法度经纬中,传播合乎格律的信息。以西方建筑为例,自希腊、罗马、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到新古典主义,每个时代自有其悠扬的主旋律。尤其是公共建筑,宛若播放巴赫古典赋格曲的八音盒,在少数权贵和专业人士的牢牢控制下,只能展现主流的意识。而中国古典建筑同样是谨言的盒子,甚至尤有过之。其形式语汇和表现语境因传统的形制观念,突显了绝对的等级制度。过去所谓“门当户对”的说法,便以门户结构形式对应社会阶级,双方联姻的对话基础便建立在彼此的宅第是否为对等的话语盒子上。

2、瘖哑的盒子

20世纪30年代,现代主义建筑崛起,基于社会主义的平均理想,并表现新工艺美学的纯净概念,主张“少就是多(Less is more!)”,坚持去除古典建筑的复杂装饰和繁琐语法。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转而采用钢框架结构和玻璃帷幕处理建筑,创造了兼具古典均衡和极端简洁的风格。从此纯、粹、净、静的玻璃盒子大行其道,成为国际风格的典范。就建筑语境而言,帷幕的玻璃材质有如镜面,多半反射环境影像,有如中庸、无个性的回声盒子,少有自身的言语。这种追求透明澄澈、光影交映的现象发展到极致,便是极简主义(Minimalism)。

然而平直简洁的玻璃盒子流行到20世纪70年代,却被后现代主义建筑师如范求利(Robert Venturi )等批判为瘖哑的盒子(Dumb Box),认为现代主义建筑师剥夺了当代建筑的话语权。范求利在《建筑中的复杂与矛盾》一书中声言现代主义建筑过于追求精炼与一致,导致所有的房子都像方盒子一样,索然乏味,瘖哑无声。而且缺乏对周边环境“历史感”与“地方感”的反思,无视业主、使用者、市民的文化对话需求,尤其在互动频繁的城市环境,放眼望去尽是平板的哑巴盒子,更让人无法忍受。他认为建筑设计不必一味追求纯粹,而可以是复杂且矛盾的。因为复杂,而有审美质量可言;因为矛盾,才有各取所需和协调矛盾的成就感,建筑也因此而有丰富多样的话语。

3、饶舌的盒子

后现代主义建筑论述主张解放建筑的话语权,范求利声称建筑设计可以“表里不一”,建筑物的外观提供路人浏览,自有一种公共表情,而内部专供使用者体验,所以可以有另类的私有表情。所以范求利以其作品揭示了双重立面的观念;两层外墙各有其造型,表达不同的语境。

范求利在另一本着作《向拉斯维加斯学习》中,则以美国赌城五光十色的炫丽建筑为例,强调建筑设计应解脱精英品味的限制,不必过于严肃,可大胆运用普普艺术等大众绘画、卡通人物等通俗造型和流行的象征符号于设计,还公众品味应有的空间地位。当现代主义的魔咒被范求利一一点化、解除后,后现代主义建筑就摇身一变,先是媚俗的珠宝盒子,再变为喧嚣的热门八音盒子,最后成为饶舌多话的包装盒子。在讲究沟通营销的商业建筑的领域,这种范式的转变特别显着。原本属于装饰末流的招贴、广告等,被正式纳入空间的信息系统,重新评估其大众传播的价值,商业空间立面则大量采用跨时代、跨地域的混血语法,反复诉说充斥异国风物的奇幻情境。从此建筑物再度呼应当代社会的流行脉动,适时反映购物环境的认知观点,重现大众集体的消费记忆。透过建筑语汇的营造,营销者得以向消费者传达特定的场所意义和文化信息;藉助商业建筑环境的共同体验,人们轻易建立社会认同的关系,进而形成紧密的情感联系。

4、互动的盒子

迈入信息时代后,随着外观材质的更新和信息技术的突破,建筑表情有了崭新的构成,使建筑物从空间构造真正蜕变成动态的信息载体和情境氛围。

20世纪末日本建筑师伊东丰雄(Toyo Ito)率先以东京的风之卵(Egg of Winds)的实验性装置,表现了以建筑承载动态信息的潜力。该建筑为仅容单人居住的临时性空间单元,外观由冲孔铝板包覆,形似银灰色的橄榄球,日间有如浮游都市丛林间的宇宙飞船,夜间则由计算机投射影像至表层,幻化为瞬息万变的前卫信息载体。伊东在横滨的风之塔(Tower of Winds)作品,同样以冲孔铝板包覆地下购物中心的通风口,入夜后巧妙地运用计算机控制的动态照明,呼应周边的噪音和风速,随时变化灯光氛围,形成与城市环境互动的情境。伊东丰雄自代谢派建筑有机衍生的概念出发,结合光影、风动,呈现水样的透明感和流动感,表达动态暂存、虚实共构的建筑理念,启发了信息时代建筑的全新语境。北京奥运场馆如数字北京、水立方等建筑盒子,都因此融入计算机控制照明技术,尝试呈现多样的建筑表情。尤其水立方游泳馆,更充分运用半透明的表层材质,在夜间自内部投射千变万化的各种图像,俨然集液态空间和信息载体的意象于一身。

同时,美国媒体工程师西蒙•季奥斯尔塔(Simone Giostra)为北京西翠娱乐中心所设计的零耗能多媒体幕墙(Greenpix Media Wall),则提示了建筑成为互动性信息载体的可能性。

娱乐中心的正立面是广达20,000 平方英尺、由太阳能光电组件玻璃所构成的媒体墙。采用低分辨率的L.E.D 成像,可储存日光能,转用呈现抽象的视觉艺术作品。因为面对交通干道,过往人潮举目可及;建筑有如巨型的室外广告牌,其它量体结构均隐藏在光电信息流之后。季奥斯尔塔坦陈原始设计意念来自德国普普艺术家杰哈•李希特(Gerhard Richter)的1024色表抽象艺术和美国电子艺术家吉姆•坎贝尔(Jim Campbell)的低分辨率L.E.D影像装置艺术作品。使用者可透过计算机软件,编辑图象信息和视觉艺术作品,发布在媒体墙上,与身处公共空间的观众互动交流。因为这道「智能皮层」,西翠娱乐中心这个原本不透明的建筑盒子终于拥有运用自如的表情,并且真正将表情控制的权力开放给大众参予,重现了巴别塔神话里的沟通梦想,成为自由传递信息,维系人类关系的互动盒子。

四、结论:互动情境的浮现

巴别塔的神话隐喻了公共建筑的传播意义和沟通语境,而建筑的表情由于设计观念和界面技术的突破,而有数码化、虚拟化和智慧化的趋势,也进一步强化了建筑立面的信息传播功能。建筑语境自古典的谨言、现代的瘖哑、后现代的饶舌,直到当代的互动,这一连串演化的进程,不仅表现了建筑角色的嬗替、信息接口的革新,更显示了空间文化沟通权力的开放。

从普普艺术和电子艺术对西翠中心媒体墙的启发,透露了新媒体艺术创作和建筑设计跨领域合作的巨大潜力。所以信息时代的建筑,不只是单纯的空间构成、另类的信息载体,而且是多方动态交流互动的情境。(责任编辑:楚小庆)

图片来源:

图一 巴别塔(Tower of Babel), 老布勒哲尔(Pieter Brueghel the Elder),1563。

参见:http://en.wikipedia.org/wiki/File:Brueghel-tower-of-babel.jpg.

图二 大脸之家(Face House), 山下和正(Kazumasa Yamashita), 日本京都,1974。

参见:http://www.architectstudio3d.org/AS3d/people_facehouse.html.

图三 耶鲁大学建筑系馆(Art and Architecture Building, Yale), 保罗•鲁道夫(Paul Rudolph), 纽海文(New Haven),美国,1963。

参见:

http://libraries.mit.edu/rvc/kidder/photos/CT25.html.

图四 福音圣母教堂西向立面(the West Facede of Santa Maria Novella), 阿伯提(Leon Battista Alberti),佛罗伦萨(Florence),意大利,1256-1470。

参见: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c/c3/Santa_Maria_Novella.jpg.

图五 皇冠堂,伊利诺理工学院建筑系馆(Crown Hall, IIT), 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芝加哥(Chicago),美国,1950-1956。

参见: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Crown_Hall_060514.jpg.

图六 拉斯维加巴黎赌场夜景(Las Vegas Strip at Night with the Paris and Bally's Hotel and Casinos), 迪克兰•麦坎拉(Declan McCullagh)摄影,美国,2005。

参见:http://www.mccullagh.org/photo/1ds-4/las-vegas-strip-paris-ballys.

图七 风之卵(Egg of Winds), 伊东丰雄(Toyo Ito)),日本东京,1991。

参见:http://www.bta.it/img/a0/04/bta00452.jpg;

http://www.fgautron.com/gallery/albums/tokyophotosandco3/CRW_8006m.jpg.

图九 风之塔(Tower of Winds), 伊东丰雄(Toyo Ito),日本横滨,1986。

参见:http://www.one-home.com.tw/img_05active/acti080129h225-3.jpg.

图十 西翠娱乐中心零耗能多媒体幕墙(Greenpix Media Wall), 西蒙•季奥斯尔塔(Simone Giostra),中国北京,2008。

参见:http://www.e-architect.co.uk/beijing/jpgs/beijing_greenpix_csimonegiostra060508_arup_ruogu_1.jpg.

图十一 1024色表(1024 Colours Charts), 杰哈•李希特(Gerhard Richter),德国,1973。

参见:http://gavtoye.co.uk/artinfo/Gerhard_Richter/Gerhard%20Richter_1024%20farben.jpg.

图十二 第五街的教堂(Church on Fifth Avenue)L.E.D交互影像装置艺术, 吉姆•坎贝尔(Jim Campbell),美国,2001。

参见:http://beallcenter.uci.edu/exhibitions/images/jim_campbell/Church_on_5th_Avenue.jpg.

图十三 皇冠喷泉(Crown Fountain), L.E.D装置艺术, 蒲连萨(Jaume Plensa)设计, 芝加哥千禧公园,美国,2004。

参见:http://www.tamada-pj.co.jp/art/artist/img/pic_artist_plensa3.jpg.

① 《创世记》(中文和合本)第11章,第1-9页,http://springbible.fhl.net/.

② 曼纽尔•卡斯特(Manuel Castells)著, 夏铸九,王志弘等译《网络社会的崛起》(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③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著,何道宽译《人的延伸-媒介通论》(Understanding Media),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42页。

参考文献:

[1] [美] Phlip Jodidio. New Forms—Architecture in 1990s[M]. New York,Taschen,1997.

[2][美]Andrea Maffei. Toyo Ito:Works, Projects, Writings[M]. New York,Electa Architecture Press,2001.

[3][日]伊东丰雄著,谢宗哲译. Seamless Architecture无接缝的连续性建筑[A]. dA杂志——流动性,Fluidity[C].台北:田园城市出版社,2006.[4]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著,何道宽译.人的延伸——媒介通论(Understanding Media)[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5] [美]曼纽尔•卡斯特(Manuel Castells)著, 夏铸九、王志弘等译.网络社会的崛起(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Discreet, Dumb, Loquacious & Interactive Speakers

-New Architectural Facial Expressions & Language Contexts in the Information Time

YU Wei-qun

(Academy of Arts & Design,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Abstract: Through interpreting the conductive meaning of public architecture in the Babel myth and analyzingthe composition of architectural facial expressions in order to evaluate four roles of architectural language contexts. Finally,thepotential of cross-domain collaboration between new media arts and architecture was revealed with some case studies of media architecture.

Key Words:New Media Art;Media Architecture;Scenario;Language Context

猜你喜欢
新媒体艺术语境建筑设计
安东尼·高迪建筑设计研究
叙事思维下的建筑设计与表达
传统建筑设计元素在现代商业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语境与语境教学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剧院建筑设计指南之哥本哈根歌剧院
新媒体艺术与传统艺术的碰撞
从新媒体艺术角度浅析网络直播的娱乐创新
试论当前新媒体艺术呈现的文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