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太行山区经济发展的原因分析

2009-08-20 02:57王慧娟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2009年6期
关键词:制约因素经济发展

王慧娟

摘要本文着重分析了造成太行山区贫困的原因,这对促进该地区农民增收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太行山区 经济发展 制约因素

中图分类号:D912.1文献标识码:A

太行山在河北境内绵延340多公里,总面积30924平方公里,由北向南横跨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等4市,有24个县681个乡7724个村座落在山区,有800多万人生活居住在这里。由于社会、经济、历史及自然地理等方面的原因,太行山区仍是一片贫脊的土地,山区群众长期过着贫困落后的生活,为全国18块连片的贫困地区之一。本文着重从经济方面和非经济方面分析了造成太行山区贫困的原因,从而为促进该地区农民的增收提供参考。

一、制约太行山区经济发展的经济因素

从太行山贫困区的实际情况看,制约经济发展的经济因素是客观存在的。这也是贫困山区贫困的根本原因。

(一)多山的自然地理环境。

太行山区地域辽阔,高山、浅山、丘陵、山谷、平地等各种地形都有,多山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相对短缺,且开发利用难度较大。山区耕地少,宜农面积有限,加上缺水严重或者气温偏低的原因好多地区不适宜种植小麦,主要农作物只有玉米。这对农业生产带来很大影响。与平原地区相比,太行山区耕地不成片,而且地形的原因使得该地区不具备采用机械化作业方式的条件进行农业生产。所以也不能指望以此方式带来当地农民收入的增加。该地区农民生产和生活艰难,许多山区群众缺吃少穿,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这是贫困山区贫困的自然基础。

(二)交通的不发达。

“运输是我们整个经济的主要基础,也是最主要的基础之一。”交通可以说是影响经济发展的命脉。山区的地形也许不利于交通的发展,但是要想致富一方就必须把这个地区的交通先发展起来。交通发展起来才能改变原本封闭的生活状态,才能与外界充分接触并吸收到现代的经济理念。“一个过程的产品能够以什么样的速度作为生产资料进入另一个过程,取决于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

交通的不发达会影响到生产资料在地区间的分配,从而制约当地经济的发展。交通及通讯的闭塞会不利于经济信息的畅通,这就对本地经济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

(三)资金不足。

资金是垫支于社会再生产过程,用于创造新价值,并增加社会剩余产品价值的媒介价值。它是用于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的有价值的物资和货币。但是我们太行山区农民的实际问题是物资短缺,农民手里没有多出来的钱可以用来投资。这就严重阻碍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

(四)农业科技水平低

新的科学技术广泛而深入地改变着当代劳动的条件、性质和内容,改变着生产力的结构,导致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能带来新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而太行山山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受到地理条件、耕作制度、种植规模等因素的影响,生产依然是人、畜力为主,仍旧依靠传统的作业方式进行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与平原相比严重滞后,成本高,效率低。

从全国范围来说,中国要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农业必须要有大发展。而这种大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解决出现的种种问题。因此,农业的现代化实际上是农业的科学化。要提高该地区的农业生产,促进该区的农民增收,就应该重视提高生产力同科学技术的有机构成,并致力于农产品向商品的转化。

(五)太行山区农民人力资本短缺。

所谓人力资本就是指依附人体体力和智力所具有的劳动(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价值总和。人力资本是依赖于人们的体力能力和脑力能力,因而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都具有人力资本的依附基础;只不过在拥有的量上有多与少的差异,没有质的区别。

人们的体力和智力是由于营养、健康、医疗和教育、培训等形成的,需要花费资金,即投资形成的。所有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也都是通过这种投资获得的。人才是人力资源中的精华,因而人才也是人力资本依附基础较优秀者。不同行业的精英是在自己的专长领域投资较多者,因而他们有不同的技术业务专长。而太行山区农民恰恰是投资过少,这当然也和农民的支付能力有关。

二、制约山区农民增收的非经济因素

社会文化因素以及人的因素等与经济发展相关的非经济因素经常伴随并渗透到经济关系、经济活动之中,形成了山区发展和脱贫致富的一道非经济障碍。对这也要引起高度重视。

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发展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方面,其中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而错误的意识对客观事物起消极的阻碍作用。中国农村今天还有臣民意识、听天由命、抱残守缺、不求进取、封闭意识等等,太行山区也不例外。它们是传统文化遗存中作用于现实社会的沉渣和糟粕,其核心是保守主义、狭隘功利主义和封闭主义。这些糟粕正在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淘汰,但不可否认为数不少的农民仍然保留着封闭、狭隘、保守的旧观念。这些旧观念严重阻碍了农民的增收。

笔者从小生长在在农村,就个人的所见所想,简单的把农民分为三类:一类是脑子里想着致富的,眼界开阔而且有经营头脑的农民,这部分人一般有所成就,在村民中受人敬仰,有足够能力让子女接受高等教育,并有殷实的积蓄;还有一类是想致富,但没有足够的本钱,想投资却又不敢,属于没有魄力不敢放手去干或者叫做投资谨慎的一族,他们一般比较勤劳,会主动的从事一些农业以外的活计,但自己做生意不大可能,他们通常来说不愁吃喝,能靠自己的积蓄为儿子盖房娶媳妇,但如果还有子女上大学或者继续深造,他们就会捉襟见肘;第三类属于目光短浅、整天围着自己的几亩田转的人,他们在农忙时节会汗流浃背地或播种或收割,到了冬天或者农闲时候吃完饭就背着手在村子里闲串门,他们没有致富的意识,不会主动出门找工作干,也不会为子女的未来发展考虑,属于骨子里装着“旧农民意识”的一类人,这种人碌碌而无为,还保留着原有的传统的旧观念,认为自己就是小老百姓没有成为新型农民的意识。但是这类人通过说服教育、指导鼓励能够醒悟过来。

从以上对制约农民增收的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当中,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其经济因素是客观的,但非经济因素也不容忽视。这为我们有效解决农民增收困难问题提高了参考。

(作者:河北经贸大学马列教学部2008级马克思基本原理专业研究生)

参考文献:

[1]列宁.列宁全集(第33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

[2]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

猜你喜欢
制约因素经济发展
我国乒乓球运动消费的制约因素探析及对策研究
浅析制约阜阳市校园足球发展的因素
论城市社区体育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路径探究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探究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