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中贯穿以人为本的理念

2009-08-25 01:51欧平凡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09年5期
关键词:独立思考理念作文

欧平凡

当前新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基础教育领域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思想下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学校教育也逐渐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移,在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育评价等方面都体现出新时代的人性化。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已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主旋律,教育也不例外,如何在教育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将尊重学生天性与个性、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潜能,达到学生的和谐发展,是当前每位教育者都在思考的问题。

就作文教学而言,长期以来都存在着缺乏有血有肉的教学模式,学生习作变成了无病呻吟,这是与以人为本的理念背道而驰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新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述,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结合新课标要求,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切实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作文教学中做到充分遵循学生发展规律和发展需求,实现教育的终极性人文关怀。

我们常说,写作活动高于生活却来源于生活,这就需要作文教学中必须融入对学生对“本真”的教育。从这层意义上来讲,作文教学不止是就事就物进行记叙,抒发感想,更是在写作过程中教会学生体验真我,尊重事实,这对学生的人格发展尤为重要。其次,写作反映的是个体对生活的体验感悟,本质是学生主观精神世界的外在表现。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需求,解放学生的思想,还学生以想象的空间,并注意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突破旧有的思维模式,从更新的角度去观察社会、思索人生,并达到自我人生意境的提升。

以人为本的作文教学要将尊重学生的个性选择放在首位,注重将学生的特长融入写作教学中,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去看待问题,多以自己经历的事情为题材进行加工创作,这样作文才会有深度。事实也证明了闭门造车往往是与生活脱离的,也是难以写出打动人心的文章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文教学也不例外,这就需要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热爱,只有对现实生活的事物和事情充满热情,善于关注生活中发生的点点滴滴,积累创作的素材,所写出来的东西才有血有肉,才能给人以美感,给人以启迪,给人以享受。另外,还要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作文蕴含的是对人生的感悟,是作者的思想,而感悟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思想也是百花齐放才能保持其生命力。这就要求作文教学要体现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避免八股式的写作模式。通过独立思考,学生的思维得到了锻炼,看事情也会更加有深度,对生活的体验也会更加丰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还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

过去许多人包括一部分教师都存在一种错误认识,认为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不需要严密的思维活动,恰恰相反,没有缜密的思维,是写不出好作文的,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很好平台。我们知道在作文写作中最简单的存在正叙、倒叙、插叙,其实这本身就是一种思维模式的体现,不同的思维方式决定了写作时学生会采用不同的写作风格,对问题的思考也会存在差异。在作文教学中教师注意对此方面的引导,会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养成最适合自己的思维习惯和看待事情的风格。而思维品质的养成则影响着学生将来处理问题的能力,思维空间的扩大则有利于学生高尚豁达人格的养成。有句话说得好。世界上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同样,每位学生都有无限的创作潜能,只是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还不没有通过有效途径去激发这种潜能。个体的可塑性决定了教育的可行性,作文教学要通过各种方式如即兴表达、演讲比赛、主题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潜能,让学生在思想碰撞中认识自我,塑造风格。

总之,要在作文教学中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理念,需要语文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切实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在把握作文求实的本质特点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崇高人格的形成,最终实现教育的终极关怀。

猜你喜欢
独立思考理念作文
教育的目的是独立思考的培养
谈独立思考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谈独立思考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