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片绿叶

2009-08-25 09:37王奎山
文学港 2009年4期
关键词:广汉笔会邀请函

王奎山

这个故事开始的时候,还是在十几年前。有一天,我正在文联的办公室里看报,从外面进来一个中年人,说,哪位是王老师?我忙站起来说,我就是。中年人忙和我握手。我把他让到一把椅子上坐下,给他倒了一杯水。他从随身携带的挎包里掏出一封信,喜滋滋地送到我面前让我看。我一看,是一封参加笔会的邀请函,是北京的两个民间团体寄发的。从邀请函中,我了解到他叫张广汉,是我县塔铺乡中学的教师。我把信递还给他。他说,王老师,我是来征求你的意见的。你说说,这种笔会可靠么?我笑笑,说,这很难说。从笔会举办者邀请到的专家学者的阵容来看,倒是挺可观的。张广汉点点头,说,我也是这样想哩。你看,谁谁谁,谁谁谁,这都是咱们国内有名的学者,他们能会骗人么?我说,这事难说。不过,有一条可以肯定,他们举办这种活动,肯定是以赢利为目的的。这年头,无利不起早呀。张广汉说,你是说,这种活动还是不参与为好?我说,你自己看着办吧。他说,那行,我回去再仔细考虑考虑。

最后,他还是去了。从北京回来以后,他专程到我家里一次,给我看他从笔会上得到的奖杯和获奖证书以及与各位专家学者的合影,还有手捧奖杯在人民大会堂前的留影等等。他十分亢奋,说,虽然花了几百元钱(那时,我们一个月工资才百来块钱),但开阔了眼界,长了见识,总的来说,还是划算的。

那之后不久,我们这里的晚报上就刊登了张广汉到北京参加当代文学笔会的消息。

我们这里的市文联,办了一份内部文学刊物《天中》,因为经费困难,一个季度才出一期。有一回,我到市文联开会,市文联的人说,你们那里有个张广汉,你知道吗?我说,知道,怎么了?市文联的同志都笑了。我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市文联的同志告诉我,有一回,张广汉到市文联去,拿出一部砖头厚的长篇小说要求在《天中》发表。文联的同志说,先放那里吧,回头编稿时再说。张广汉可能觉得文联的同志这样说是轻慢了他,就从挎包里掏出几封信说,谁谁谁说我这部长篇是一部厚重之作,谁谁谁说我这长篇是一部呕心沥血之作。他们,可都是当代文坛的大家呀。文联的同志为了息事宁人,只好说,稿子我们一定认真对待。张广汉才有些悻悻地走了。

去年秋天的一天,张广汉带着一大堆土特产找到我家,拿出一大叠打印得整整齐齐的书稿让我看,说他的长篇马上就要出版了,连序言都有了,还是北京一个名人给写的。我不好再扫他的兴,说,行,二十多万字哩,管当枕头了。他笑笑,说敝帚自珍,敝帚自珍。张广汉找我,是想让我给他的长篇写一篇评论的。我说,广汉你也知道,我是写小小说的,从未写过长篇。张广汉说,道理都是一样的哩,会推磨就会推碾,这篇文章非你写不行。我看着那一大堆土特产,为难地说,文章我可以写,但在什么地方发表我没把握,我十多年没有在咱们市里的日报晚报上发过文章了。张广汉说,王老师你别担心,你只管写,文章写好交给我,我想办法。后来,我把写好的文章寄给了张广汉。很快,文章就在我们当地的报纸上发出来了。你别说,这个张广汉还真有些办法。

不久,张广汉的书就印出来了。当然还寄了我一本。

很快,我们当地的几家媒体上,都刊出了张广汉出书的消息。我知道张广汉不容易,我理解张广汉。

这之后不久,我到郑州开会。在郑州,我以我一个郑州朋友的名义给张广汉寄了100元钱,要求邮购张广汉的书。我把这事对我那郑州的朋友说了。朋友听我说完,唏嘘了半晌,说,行,收我照收不误。不过,读不读就很难说了。我说,你收着就行,就等于在墙上画了最后一片绿叶。朋友叹了口气,说,唉,大家都不容易。

从郑州开完会刚到家,我就接到了张广汉的电话。电话里,张广汉兴奋地对我说,王老师,告诉你个好消息,今天,有个郑州的读者给我寄了100元钱,要求邮购我的书哩。我说,广汉,我祝贺你。张广汉呵呵地笑了。

猜你喜欢
广汉笔会邀请函
如果画笔会说话?
邀请函
王子的邀请函
山寨邀请函
发明告密筒的西汉名臣
请酒
国际笔会与中国
政绩毁于私欲
作家的联合国
国际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