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还是分流——多元视角下框架理论和第二层议程设置之比较

2009-08-25 09:37
消费导刊 2009年14期
关键词:议程设置比较

朱 一

[摘 要]近年来,框架在西方大众传播学研究中倍受注目,但对框架理论和议程设置,特别是它和第二层议程设置之间的异同颇有争议(主要以麦库姆斯的“合流为一”和薛弗乐的“各为一体”观点为代表)。通过对两种理论的梳理分析,我们认为:框架理论是一种与第二层议程设置虽然相似,但有本质区别的独立理论;二者的众多不同使它们在传播学研究中可以取长补短,综合使用。

[关键词]框架理论 议程设置 第二层议程设置 比较

作者简介:朱一,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06级传播学硕士研究生。

一、理论简述发展回顾

(一)议程设置理论

议程设置理论假设最早由麦库姆斯和肖提出,即大众媒介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

议程设置理论的研究一直在扩展,至今共有:媒介议程和公众议程的较强相关性、1972年的“导向需要”( need for orientation)、1976年属性议程设置(attribute agenda-setting)、对象及其属性显著性的影响研究五个研究阶段。

(二)第二层议程设置理论

目前议程设置理论研究转移到了第二层议程设置。麦氏认为:议程设置理论包含两种内涵:第一,媒介强调的议题或对象与受众对此议题或对象重要性的认知显著相关,即第一层议程设置(“the first level” of agenda setting);第二,媒介强调议题或对象的属性(思考角度)与受众对此议题或对象认知显著相关,即“第二层议程设置”(the second level of agenda setting),其等同于框架理论。第二层议程设置的假设是:新闻媒介所强调的议题或对象的属性可以影响到大众对于议题或对象显著性的认识,并产生一些评价。

(三)框架理论

框架理论来源于认知心理学和人类学,并被应用到其他学科。高夫曼(Goffman)、加姆桑(Gammson)恩特曼(Eentman)等都曾提出对框架的见解。薛佛乐(Scheufele)综合了25年的框架理论研究,将框架分为四个过程:1、框架的架构。即媒介组织如何选择一个特殊框架的动态传播过程。2、框架的放置。指的是传播中的框架对于思想框架的影响,以及框架发挥作用时准确的心理过程。3、框架对个人产生影响。即思想上的框架对于个人态度和行为的影响。4、受众对框架的影响。指的是公民的思想行为是如何对新的框架架构进行影响。

二、鲜有相似各为一体

(一)二者的相似之处

两者的相似之处主要为:二者更关注于在媒体中议题或对象是如何被描述,而不是哪种议题或对象被报道显著性的多少;二者都强调思考的方式而不是思考的对象;二者主要强调媒介议程和受众议程之间的关系。从媒介内容和受众认知之间关系的角度上来考察这两种理论,二者都关注于传播和受众的相互关系,因此麦奈尔和小约翰将二者视为大众传播的效果理论。

(二)二者的不同之处

1.理论来源和基础上的不同

薛弗乐(Scheufele)认为框架理论建立在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之上,[1]潘忠党认为还应包括基模理论和关联网络。[2]框架理论经历了从贝特森的人类学到社会学中的米德、高夫曼的符号互动理论[3],再到传播学的过程。议程设置理论的理论来源是李普曼关于舆论对于大众态度的影响思想,薛弗乐(Scheufele)认为议程设置、第二层议程设置的理论基础是态度接近性理论(attitude accessibility)。

2.研究视角上的不同

框架既是新闻记者和传播者所采用的一种传播信息的表现方式和手段,也可以指的是当人们对事件或对象产生印象、形成看法、进行解读时,头脑中的本来信息、已存立场,认知方式等。从宏观视角而言,框架理论更多的是站在传者的立场上来考察传播现象。从微观视角而言,框架理论更强调受众的诸多因素,可以认为它是站在受众的立场上研究大众媒介的传播现象。第二层议程设置理论研究的切入点大都摆脱不了宏观研究空泛化和绝对化的束缚,对于微观层次的受众认知心理研究更是软肋一块。

3.理论取向上的不同

框架理论考察的是新闻信息制作和报道的过程中各种动力因素的博弈和各种主体的互动影响关系以及这些复杂社会因素的互动在媒体内容制作和传播中对于新闻框架的影响。第二层议程设置理论关注于媒介议题属性对于受众议题的影响,虽然较传统(第一层)议程设置而言,它对议题的研究更为具体和深入,但其始终还是未涉及各种社会因素。因此,可以认为是以经验学派为理论取向,属于经验学派理论。

4.研究焦点上的不同

框架理论的研究焦点是大众传媒的内容或话语,其主要关注媒介如何通过语言、符号、声音、图象的选择、凸现、排除等信息组合和表现方式来暗示议题,这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过程,这是框架理论研究的焦点所在。因此,更准确而言,它是一种媒介话语理论。第二层议程设置理论主要研究的是大众媒介的议程和受众议程之间的关系,虽然它更强调议程属性对受众的影响,但是归根结底其研究焦点是媒介对于受众的影响,因此它是一种适度效果理论。

5.作用机制上的不同

框架的作用是产生在认知水平、文化影响、推理评价、态度适用性等一系列因素动态、持续互动过程之中,是一种适用性效果(applicability effects)。[4]第二层议程设置理论的作用仅仅产生在认知水平上,它是一种接近性效果(accessibility effects),即媒介报道了什么,受众随之关注什么。该理论是建立在因果关系之上,它主要研究的是媒介对某些议题属性的强调、凸现和受众对于这些议题关注度之间的关系。

6.研究方法上的不同

框架理论的定性研究方法比较简单,如话语分析法或符号学方法。近年来发展出了内容分析法等定量研究方法。de Vreese和Boomgaarden提出了化合价框架(valence framing),对于政治传播从积极和消极两种框架来进行分析。[5] 第二层议程设置的研究基本上是以定量的研究方法为主,通过测量媒介对议题或对象的报道频率、角度和受众对其关注度的关系来确定媒介议程对于受众的影响。

三、取长补短综合使用

框架理论可以弥补第二层议程设置视角的空泛化、以及过度关心传者的不足并形成互补来全面考察受众的心理认知;并可以弥补第二层议程设置关注于近似线形传播过程的不足和定性方法缺乏量化分析的不足。框架理论研究的焦点是媒介话语,而第二层议程设置则注重于媒介效果研究,因此特别是在大型的舆论研究中,研究者可以将这两种理论综合使用以此来对经验学派和批评学派取长补短。

注释

[1]Joe Bob Hester and Gibson ,“The Economy and Second-level Aganda Setting: A Time-Series Analysis of Economy News and Public Opinion About The Economy”,Jouralism and Mass Media Quarterly,VOL.80,No.1,Spring2003,PP74

[2]参阅李彬等编,《清华新闻传播学前沿讲座录》“新闻架构研究的兴起与误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7.1第182页

[3]参阅戴维·波普诺著,李强等译,《社会学》第十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17-121页

[4]Jill A. Edy & Patrick C. Meirick Wanted ,Dead or Alive: Media Frames, Frame Adoption, and Support for the War in Afghanist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57 (2007) 131 a 2007

[5]Andreas R.T. Schuck and Claes H. de Vreese, Between Risk and Opportunity News Framing and its Effects on Public Support for EU , Enlargement,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2006, Vol 21(1) 2006, pp7

猜你喜欢
议程设置比较
线索与议程设置:提高党报传播力引导力的切入点
以“文化多样性”国际机制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互联网+”时代传媒对媒介域“私有化”的应对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与中国宋元时期绘画题材的思维方式比较
电影《千年之恋·源氏物语》与《源氏物语千年之谜》的比较
同曲异调共流芳
张爱玲的《金锁记》与居斯塔夫?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比较研究
托福听力指南:如何搞定“比较”和“递进”结构的讲座题
如何讲好南海人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