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人和古今论

2009-08-26 11:03
科技智囊 2009年8期
关键词:人力发展

封 丹

天、地、人,合称“三才”,它是中国古人认识宇宙、社会、人生及一切事物的基本思想理论架构;也是中国古代统治阶层治国安邦、建设社会的思想纲领,其历史地位如同我们今天谈到“科学发展”、“和谐社会”一样。其实,天、地、人三才之用、三才之和,即是科学发展、和谐社会之所指;或者说,科学发展、和谐社会是新的时、空环境与条件下,三才理论的传承、创新与转生。

谈到中国古人的思想方法、哲学意蕴,用一个词来形容,这就是“参赞化育”。何为参?《荀子》说:“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是之谓能参。”参天、参地、参人,而后顺应天时、地利、人和,则国家昌盛、社会和谐、人民富足。

那么,何为天、何为地、何为人?古时的天、地、人,与今日的天、地、人有何联系?天、地、人三者之中,哪些是不变的思想理念,哪些是变化的思想内涵。本文试图做一些浅显的解析。

首先,看“天”。在中国古代,“天”的概念,微妙玄达、深不可测、难以定义。中国古人并不尊奉某个至高无上的“造物主”,但极其尊崇“天道”,基本观念是“天道之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顺之则万物遂长、百姓丰足、社会安定、国祚永昌,逆之则必遭“天谴”。《荀子·天论》云:“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基于这一观念,古人认为:君主必须顺应天道才能取得统治地位的合法性,才能安抚万民,实现天下太平。尊崇“天道”,古代思想家特别强调要“奉天时”,《易传·乾卦·文言》云:“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而“奉天时”首先要知天时,明“四时之序”。《管子·四时》认为:“不知四时,乃失国之基”。古代国家高度重视编订和颁布历法,把它作为宣示王朝正统的重要礼典,“正朔所在”即是“天命所归”;“敬授民时”指导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则是国家的重要政务。

中国古时“奉天时”,主要用于发展农业经济、农业社会和农业文明。而今的“天”,已经进入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的现代文明社会,我们要“遵天道”,就要懂得当今社会的经济发展之道、社会发展之道、政治发展之道、文化发展之道,统合起来,即科学发展之道。我们要“奉天时”,则必须谙熟金融规律、产业周期、经济法则、社会秩序,辅以适宜的政治制度、文化理念。

第二,看“地”。“地”在古代观念中也是一个非常综合的概念,包括不同类型的土地及其所承载的各种自然资源。《管子-水地》云:“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菀也。”大地载育万物,是庶物之所聚,林材之所藏,财富之所出,更是发展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民以立命,国以为基。古人关于“地”的基本理念是“尽地利”,理想目标是“地无遗利”,即充分发掘土地的生产潜力,增加产量和产值。“地利”不仅仅指农业收益,还包括其他的物品出产,所以有时又称“地财”或“地材”。如何做到“尽地利”?自古以来,这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还涉及到社会问题、生态问题。“地利”的合理开发和管理一直是古代社会建设与治理的基本问题之一。一方面,土地是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但其又是有限、不可再生的稀有资源,而随着我国历代人口的繁衍,人地关系日趋紧张。自西汉以来,围绕土地占有和利用所产生的利益冲突,一直是社会矛盾的主要焦点,为此,古代政治家从文化观念与土地政策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和尝试,旨在平衡资源占有与社会稳定之间的冲突。另一方面,围绕地利之争所产生的种种矛盾,还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在自然资源利用和保护方面,我国上古时期,曾形成过一些合理的礼俗和制度,例如,当时国家除设置“虞衡”,“载师”之类专门职官负责山林川泽事务外,还制定了一系列保护性法令制度,其中最重要的是“以时禁发”。对于何时入山林川泽从事樵采猎捕,曾有过相当严格的礼法规定。

中国古时的“尽地利”,包含着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繁荣经济产业,二是平衡社会矛盾,三是保护生态环境。这分别涉及到三个主题——发展问题、均衡问题、持续问题。时至今日,中国社会与垒球社会亦是围绕这三个核心主题,探究今日之人类,如何最大化创造财富,如何公平享有财富,如何可持续收获财富。而今日与古时之不同在于,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知识经验,掌握了更多的科技手段与科技创新方法,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不仅发展第一产业,还有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四产业,创造出更多的GDP,足以满足人们基本生存的需要;科技文明带来经济文明、政治文明,民主政治大行其道,旨在让每个人公平享有各种社会福利与平等的发展机会,同时鼓励人们用知识和智慧创造美好的生活,而不是一味地占有与依赖物质资源;此外,在经历了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与资源破坏的严厉教训后,全球社会进行了深刻反思,并从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开发、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生态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等诸多方面大力改革、创新,各国纷纷推出绿色新政,大力倡导发展低碳经济,将“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理念贯穿于人们工作、生活等各个领域。由此可见,今日的“尽地利”,有了更多的产业内涵,更多的科技方法,但最为重要的还是回归人类最原本的生态理念、自然之道。

最后,看“人”。“三才”理论关于“人”,有时说“人力”,有时论“人和”,因语境变化而异。在古代社会建设理论框架中,“人力”与“人和”始终受到高度关注。“顺天时”、“尽地利”需要靠“人力”,《汉书·食货志》引晁错之语云:“粟米布帛,生于地,长于时,聚于力”。“人力”既指个人之力,更指群体之力,而发挥群体之力的关键在于“人和”。《孟子·公孙丑下》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早已是妇孺皆知的名言;《荀子·王制》具体论证了“人和”的重要性,认为:“和”能增强人的力量,所谓“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关键在于人有义、有分而能群;“人和”则诸事可成,所谓“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荀子还认识到:社会和谐是财货之源、经济之本,所以《荀子·富国》说:“百姓时和,事业得叙,货之源也。”此外,作为治国安邦的思想理念,在古代,“人力”议论最多的是如何“节用”,如“节用民力”、“使民以节”的言论,节用的目的一是让人民休养生息,另一方面还有爱民、惠民的意思;而“人和”最重要的是达到社会和谐稳定的建设目标。何者谓“人和”?上下同心,君臣一体,人人讲忠信,知廉耻,行礼让,疾病相问,危难相救,幼不失怙,老有所养,盗贼不行,强梁敛手,远行千里不赍粮持兵,外户而不闭门这些词句在古代政论家的著述中随处可见,反映了古代的社会理想,具有重要的思想文化价值。

中国古时的“人力”、“人和”,反映了今日社会我们常常议论的两大话题,一是生产力,一是生产关系。人们常说科技是生产力,但科技力也是由人力创造出来的。人不但要创新科技手段,还要谋求科学发展之路。人力又分人的体力、脑力、心力,现代社会,高价值含量的产业必是高智力、高组织力的。现代组织并也不一味追求人员数量,而是人员素质、团队合力,即人与人之间发挥出1+1大于2的合力,关键是目标一致、理念一致。这个道理再放大一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团结合力,才能共克时艰、共创辉煌,今天,人们还常说的一句话是“社会稳定压倒一切”,人心稳则社会稳,人心和则家国和。致人和,即构建和谐社会,面对今天的中国社会,也就是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今日的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也是一个始终追求和谐、和平的大国,发展以人为本,人以和为本,和则万物相生,和则天下太平。“和”,是天、地、人三才的思想灵魂,人类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即天与地和、人与天和、人与地和、人与人和。

猜你喜欢
人力发展
国企改革中政工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的融合推进
有趣的动物
人力旅行
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