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教学中的三疑三探模式

2009-08-27 07:06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09年7期
关键词:环节师生目标

杨 丽

问题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中心,进行发展性教学的方法。我们在实践中构建并运用了“三疑三

探”教学模式,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一.模式操作与注意事项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是指“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这样一个教学程序。

1、设疑自探:这是课堂的首要环节,即围绕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境,设置具体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学自探。

这一环节主要涉及三个步骤:一是创设问题情境。二是设置自探问题。根据学科特点,自探问题可以由教师围绕学习目标直接出示,也可以先由学生发散性提出,然后师生归纳梳理,如果问题还没有达到目标的要求,教师再补充提出。三是学生自探。这里的自探是学生完全独立意义上的自探。

这一环节容易出现以下误区:一是设置自探问题层次不清,不能紧紧围绕学习目标,问题太碎、太杂,或太大、太空。二是自探走过场,时间安排不足。三是在学生自探过程中教师出现两个极端,要么唠唠叨叨,使学生不能专心思考,要么漠然视之,认为学生自探与己无关。

2、解疑合探:是指通过师生或生生互动的方式检查自探情况,共同解决自探难以解决的问题。

合作探究的形式包括三种:一是提问与评价。操作的办法是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或中、优等生评价。让学生学会表达、学会倾听、学会思辨、学会评价。二是讨论。如果中等生也难以解决,则需要讨论,教师在学生自探的过程中巡视发现的学生易混易错的问题也要讨论。讨论要建立在学生充分自探的基础上进行,难度小的问题同桌讨论,难度大的问题小组讨论。三是讲解。如果通过讨论仍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则予以讲解。

这一环节容易出现以下误区:一是抛开设疑自探中的问题,重新设置几个所谓难度较大的问题,在学生没有思考的情况下,直接让学生讨论。二是教师怕学生自学解决不了问题,按自探提纲从头到尾重新讲解一遍,换汤不换药。三是提问回避学困生,怕浪费课堂时间,仅让中等以上举手要求发言的学生回答一遍了事,掩盖学情。四是试图烘托气氛,搞形式主义,很简单的问题也要进行讨论。

3、质疑再探:让不同学生针对所学知识,再提出新的更高层次的疑难问题,诱发学生深入探究。

在具体的实践中,对于中等以下学生质疑的问题,有可能还是本节课学习目标的范畴,只是从不同侧面去提,这时让其他学生回答,实际上是起到了深化学习目标的作用。对于优等生质疑的问题,有可能超出书本知识,但教师还应先让其他学生思考解答,提出种种不同的解决办法,然后教师再解答。如果连教师也解答不了,应坦诚说出,师生课后通过查资料等其他途径共同解决。

这一环节容易出现以下误区:一是学生无疑可“质”,教师即转入下个环节。二是教师质疑代替学生质疑。三是学生一问,教师一答。四是教师课前对学生可能质疑的问题没有充分的估计和预测。

二.模式特征

“三疑三探”的好处就在于紧扣了一个“疑”字和一个“探”字。“疑问疑问,有疑便问”,有了疑问才会思考,才会探索,所以课堂的开始首先要提出问题,用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当然问题也不是一次提出,在课堂教学中要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一波刚落,一波又起,环环相扣,持续推进课堂教学的进展。

问题提出来了,由谁来解决?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也会不断提出问题,目的是通过设问的形式引起学生听课的兴趣。老师自问自答,学生只要当个好听众就行了。而“三疑三探”妙就妙在一个“探”字。这里的“探”是探索、探究、试探的意思,既然是“探”,就不是把现成的答案说出来,而是经历一个探索的过程,这也正是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问题。由谁来探?学生自探,同学合探,师生再探。这三个环节都贯穿了一个“探”字,体现了新课程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

杨丽,女,教师,现居甘肃会宁。

猜你喜欢
环节师生目标
依托过渡环节 构建游戏化微课程——解决幼儿园过渡环节“消极等待”的策略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谚语趣画
五环节助学教学设计案例
麻辣师生
多环节可变主体行为监管的行为观测力度评估
曹隽平师生书法展作品选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