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斯泰眼中的花

2009-08-27 06:01
作文周刊·小学六年级版 2009年43期
关键词:断枝残枝列夫

列夫·托尔斯泰有一篇中篇小说,据作者日记记载,其创作动机是由一棵人们熟视无睹的鞑靼花触发而成的。

1898年一个夏天的傍晚,列夫·托尔斯泰散步回家,当他穿过一片刚刚犁过的黑土地的时候,一眼望去,除了黑土以外,什么也没有,连一根绿草也看不到。可是在尘土飞扬的光秃秃的路旁却长着一棵鞑靼花,这棵鞑靼花有三条幼枝:一条已经断了,断枝头上挂着一朵沾了泥的小白花;另一条也折断了,上面沾满了污泥,黑色的残枝显得垂头丧气,十分肮脏;第三条幼枝向旁边直伸出去,虽然也蒙上了灰尘,但还活着,中间部分还是红红的。他真想把这一切都写出来。因为“在这一片田野上,只有它把生命坚持到最后,不管怎样总算坚持下来”。于是,他赶紧回家,用笔记下了当时的感受,后来扩充成了一篇中篇小说。

一朵在别人看来毫不起眼的小花,在托尔斯泰眼里却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从而促使他完成了一篇中篇小说,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灵感。

故事教会我

灵感这种引发力,正如契诃夫所说的那样:“平时注意观察人,观察生活……那么后来在什么地方散步,例如在雅加达的岸边,脑子里的发条就会突然‘咔的一响,一篇小说也就准备好了。”外界的信息有时候会在不经意间使我们产生创作的灵感,这时候,我们应该及时抓住灵感进行创作。

猜你喜欢
断枝残枝列夫
刘红霞
残枝握紧的春天
造礁石珊瑚自然海区断枝培育技术研究
有没有
母亲的餐桌
雨后
国王的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