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阅读教学的实践和思考

2009-08-27 02:17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09年8期
关键词:升华全文文本

张 慧

语文教学中怎样让阅读成为“悦读”,我一直在积极探索。通过以“科研促课改”,我深深领悟到真正的阅读是在一个动态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在知、情、意、行各方面协调发展,进而调动他们的阅读兴趣,使其得到情感的熏陶、灵魂的净化、人格的升华。在实际操作中,我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开放式教学——主线简明、细节饱满

实践中,我摸索出了“开放式阅读教学”的模式,就是引领学生抓住文章的“球心”,保持好这个“球体”,体现文章的整体性和开放性。具体操作如下:

围绕主旨,确立球心。“球心”是文章中的一个字、一个词或者是一句话。“球心”在文章中起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辐射全文,实现开放。通过“球心”向全文辐射,以此制造一个面,寻求文章各部分与“球心”的共同点、一致点。同时,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以文本关键处为生发点,借助课内外相关资料,通过品味语言、揣摩关键词句进行开放式自主阅读,这一过程也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

形成“球体”,升华中心。由“球心”这一思路为起始点,辐射全文,又至“球心”为落脚点,最终升华出文章的中心,使文章形成一个立体的“圆”。

二、贴页笔记——实现与文本的心灵对话

课堂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阅读教学中要注意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课堂资源是基础,是依托,课外资源是深化,是补充,两者对接融合,相互转化,实现整合。为此,我让学生做“贴页笔记”。就是让学生每学完一篇课文就在课后贴一张加页,上面是学生写的与课文有关的内容。项目丰富多彩:有“品词析句”“零度空间”“填充补白”“我的创作”“我评我点”“课外拓展”等,以此落实课堂上要“书声琅琅”,要“静思默想”,还要“妙笔生花”。

三、课后冲浪——思维与文本共舞

从五年级下册开始,每学完一课我就引领学生用诗歌、警句、对联等形式来实现思维与文本共舞。学生情绪高涨,个个跃跃欲试。如学了《丰碑》,学生激情澎湃,赋诗一首表达敬佩之情:红军长征过雪山,冰天雪地很艰难。军需处长为他人,化作丰碑立云端。学了《燕子》一课,学生依据课文妙笔生花:春来燕子飞满天,魔鬼身材有曲线。飞过小溪与稻田,万物复苏美再现。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擦出火花,他们富有创意的表达、新颖独到的见解让我备感欣慰。学生对这一阅读环节极感兴趣,称之为“课后大冲浪”。课外阅读中我引领学生背诵《弟子规》《论语》,让学生“传承中华文化,实践圣人教诲”。国学里的文化精髓,如诚信、自强、修身、孝顺等,对学生来讲都是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

在与课改同行的日子里,我还有许多困惑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三多三少”问题,即阅读教学中教师活动多,学生活动少;师生对话多,学生个体与文本对话少;分析内容、开掘人文多,抓住文本语言、引导学生理解、积累、运用少。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会不懈努力,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让阅读成为“悦读”,让阅读成为学生快乐的精神家园。

(责 编 再 澜)

猜你喜欢
升华全文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回归教材,让探究升华
浅析升华现象成因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在解决“道德冲突”中升华小学生道德品质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青年再造
发现“西方中医”
反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