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读写问”文章,促德育功能发挥

2009-08-27 07:06张宁斌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09年5期
关键词:名言品德课笔记

张宁斌

根据新课程理念和新课标的要求,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在贴近学生生活的同时注重人文陶冶和思想启迪,注重问题情景设计和学生自主参与和整体实践。它一改往昔那种严肃的说教式面孔,取而代之的是活泼有趣的画面、优美动听的语言和贴近实际生活的场景。情景式、体验式教学成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主要方法。然而,我认为,采用传统的“读”、“写”、“问”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同样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学习的自主性,有效地增强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效。下面谈谈对这些方法的运用。

读——书声琅琅中渗透德育

新版思想品德教材在行文上注重以美的形式呈现教材内容,试图传达这样的一种理念:思想品德课也可以是美的、赏心悦目的、富有吸引力的。在教材中,不仅一些辅助材料选文经典,文字优美,很多正文也是如此。对这些美文般的文字,教师可以采取如配乐诗朗诵、分小组、分段朗诵等方式让学生朗读,会收到良好的德育功效。如八年级教材有一首诗歌《我们想要的男孩》:“男孩,诚实坦白朴素实在,热爱劳动值得信赖,他从不撒赖,也不偷懒不会让你丢脸面。我们想要的男孩,诚实可信让你信赖,他尊敬老人心地善良,爱护小孩无私奉献。对待家人体贴周到,兄弟姐妹融洽相处,有了不妥就改正错误,尽心尽力帮助父母。这样的男孩是我们的依赖,寄托了我们未来的期待,治国安邦天下兴亡寄托在这样的男孩身上。”这首诗歌,非常全面地、语言优美地对中学生应该承担的责任进行了阐述。中学生正处于诗一样的季节,诗一样的年龄,优美的诗要用心、用情去读。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要拿自己和“男孩”对比,追问自己是否是社会想要的男孩(女孩),从而明白怎样的孩子才是受欢迎的、被他人、社会所接受的,所需要的孩子,这样就会更好地领悟诗歌的内涵,感受到责任的分量。

写——字里行间中穿透德育

1.写笔记。这里指的写笔记不是老师在黑板上写或在讲台上念,学生在下面记的笔记,而是指填写教材上的补白式笔记。这种补白式笔记在教材中几乎每一章节都出现,为学生体验和感悟课文的内容提供了平台和条件。利用好这些笔记,不仅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而且可以极大地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

2.写名言。这里指是的仿写名言。名人名言是古今中外知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等人士言简意赅、富有哲理的锦言妙语,每一句都蕴含着名人们的丰富经验和人生感悟,对于今天的人们有很好的借鉴、启迪作用。教材中穿插了较多的名言,对这些名言,教师首先要让学生自己去阅读、理解、感悟,让学生跨越时空界限,聆听伟人教诲,开展心灵对话,感受他们的高大形象。之后,教师要布置学生各自仿写名言并评选优秀的仿写名言。这样,既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还能用来指导学生的行为,内化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除了写笔记、名言以外,根据课文的需要,适当安排学生写调查报告、心得体会、小论文等,都是拓展课文知识,促进跨学科结合,提升德育功能的正确途径。

问——你问我答中升华德育

这里的问,既是传统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更是指新课改理念下的学生自问、学生互问、学生提问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释疑、解惑,可极大地引发学生兴趣,使他们明白了道理,提高了思想觉悟,这比平铺直叙讲理论更有峰回路转之效。新教材设计了大量的“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等小栏目以及辅助文章,这些小栏目的问题以及根据辅助文章设置的问题,教师不能简单的一问了之,为提问而提问,而是有选择、有针对性、引导性的提问,为后面的学生自问、学生互问、学生提问老师作铺垫,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简而言之,就是:教师出示材料→引出示范性问题→学生自主思考→学生自问自答→学生互问→学生提问教师→教师做适当点拨。如八年级教参有个“海因茨偷药”的故事。教师可用真情讲述这个故事,然后提出一两个问题:“海因茨应该偷药吗?”“海因茨偷药是违法的,那样做在道德上是错的吗?为什么?”故事的可读性,问题的探讨性,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愤愤、口徘徘”的状态,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当他们苦于“山穷水复疑无路”时,教师给予解惑,就能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总之,思想品德新教材无论在材料的选取和编排,还是课程的安排和设计上,都有明确的价值导向性、现实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与传统的教材相比有极强的创新性和超越性,这为新时期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紧跟时代步伐,认真学习新课标,走近新课程,用活新教材,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使思想品德课真正成为“育人”的摇篮。

(责编 袁 妮)

猜你喜欢
名言品德课笔记
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融入法制教育
学写阅读笔记
学写阅读笔记
在思想品德课中教师如何以“惰”督“勤”
我的自然笔记(一)
如何使初中思想品德课灵动起来
名言
思想品德课教学感悟
名言趣画
爱的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