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开始步入上行轨道

2009-08-28 04:36易宪容
数据 2009年8期
关键词:进出口价格经济

易宪容

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上半年经济数据来看,二季度国内经济基本上走出下行风险,开始步入上行轨道。这种经济形势的出现,比之前市场预期的要好,也比笔者在年初时预测中国经济将在第三季度步入上行轨道要早一个季度。可以说,下半年,在这样一个基础上,整个经济都会步入上行轨道。

■ 经济下行风险基本化解

对GDP贡献最大的是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

二季度GDP增长7.9%,比一季度增长6.1%上升1.8个百分点,其中增长最快的为第三产业,并且与房地产销售快速增长有关。当然对GDP贡献最大的仍然是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3.5%;而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又在于基础设施投资57.4%的增长,其中,铁路运输业增长126.5%,道路运输业增长54.7%,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长54.5%,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增长71.3%,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57.1%。这些行业都是扩大内需四万亿投入的主要项目。可见,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基本上与政府财政支持有关。

进出口贸易仍是国内经济增长速度中的短板

尽管进出口的负增长有所放缓,但是在全球经济衰退的情况下,中国的出口增长在短期内不会有太大改变。进出口贸易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里都会成为国内经济增长速度中的短板。特别是与进出口密切相关的美国经济,由于其金融体系的崩塌,要想恢复金融体系的信心肯定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对此,在进出口的负增长方面我国政府要有足够的准备。

整体经济形势比预期好

夏粮连续六年丰收;工业生产加快回升,工业利润降幅减缓;社会消费品零售实际增长16.6%;价格指数开始回升,银行信贷的快速增长等都显示出整个经济形势比预期要好。从公布的数据来看,二季度的GDP、固定资产投资、银行信贷的增长都比上一季度增长要快,而且工业企业利润、进出口、CPI等下跌的幅度有所放缓。这些数据表明中国经济下行的风险基本化解。尽管国家统计局的半年经济公告认为,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仍然很多,国民经济回升基础尚不稳固,回升态势还不稳定,回升格局还不平衡,回升过程中还存在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看上去接连用了五个“不”字,但实际上从公布的数据来看,中国经济已经走出危机的困境,已经开始步入增长上行的轨道。

■ 面临问题不可低估

现在的问题是,尽管所公布的数据显示出未来中国经济开始有向好的态势,但当前中国经济所面临的问题也不可低估,这就是国家统计局公告接连用了五个“不”的原因所在。

GDP增长是以加大政府财政投入为手段实现的

当前中国经济所面临的问题,首先就是GDP的增长主要是以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增加重大的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为手段实现的。从上面所列举的固定资产投资最快的行业来看,就说明这点。但是,这些完全以地方政府主导的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不仅其效率存在问题,而且市场化、商业化的程度低。在这种情况下,短期内可以表现为GDP的增长,但中长期来看可能会出现许多重大的投资浪费。这些项目的效果如何是相当不确定的。在短期内,问题不会暴露出来,但是,当问题暴露出来时,要改进已经晚了。

GDP快速增长与银行信贷超高速增长有关

根据公布的数据,今年1—6月份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7.4万亿元,同比多增4.9万亿元。前6个月的银行信贷增长远远超出2006年、2007年两年的增长水平,大量的流动性资金自然会涌入金融市场。如果大量的银行信贷进入产能严重过剩、逆结构调整的行业,那么不仅会导致产业结构逆向发展、调整困难,与国家整个经济发展战略反方向而行,而且会进一步加剧产能过剩,未来经济结构调整更为困难。如果这种情况出现,将给未来经济的持续发展增加困难。

房地产市场价格飚升违背市场和经济逻辑

到目前为止,尽管美国及全世界的金融市场开始稳定,但经济衰退在短期内是无法恢复的。由于全球经济处于严重的衰退之中,不仅许多国家的房地产市场价格仍然处于下跌的通道,而且全球的进出口贸易急剧萎缩。中国经济对外依赖程度达到70%以上,全球进出口贸易严重萎缩一定会影响到国内各行各业,特别是会影响中国东南沿海最发达的经济地区及早几年发展最快的行业,比如钢铁等行业。因此,国内这些行业出现周期性调整也很自然。但是,当国内不少行业都在进行周期性的调整时,国内房地产市场反而不需要经过周期性调整,价格快速飚升,不少地方的房地产泡沫四起。这种情况出现,看上去是通过房地产来带动整个经济复苏,但是它不仅违背市场逻辑,甚至会成为阻碍中国经济真正复苏的巨大障碍。房地产泡沫吹大可能会导致金融危机,美国刚发生的次贷危机岂能不足以为训?

■ 通货膨胀的两个疑问

过度的信贷扩张是否会导致通货膨胀

目前市场最为担心的是过度的信贷扩张会导致通货膨胀,预期的通货膨胀对下半年中国经济会有较大的影响。经济全球化使得金融市场的流动性过剩,当全球流动性泛滥时,大量的钱没有进入实体经济而是进入各种资产,股市及楼市,先是推高资产的价格,导致资产价格泡沫。在中国,当资产的价格泡沫吹得很大,这种价格快速上涨,最后才传导到消费品的价格上。因此,在当前全球经济衰退,中国经济下行风险没有完全消失的情况下,中国要出现通货膨胀可能性是不大的。实际上,今年以来中国CPI及PPI连续多个月都出现负增长。即使是6月份CPI和PPI分别是负1.7%和5.9%。尽管这里有基数的原因,但在整个价格水平都为负的情况下,短期内出现通货膨胀是不可能的。目前需要担心的问题不是通货膨胀是否会出现,而是如何解除通货紧缩。针对这种情况,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在短期内更为关注的是如何解除通货紧缩,通货紧缩在什么时候摆脱。因此,在短期内为了防止通货紧缩,下半年央行仍然会采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如果未来整个经济形势开始明朗,如果资产泡沫开始蔓延,央行的货币政策才可能重新调整。

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是否会引起国内CPI上升

对于最近国际市场的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会不会传导到中国并引起国内CPI上升?对此,答案是十分明确的。一是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是不是世界各国经济开始复苏导致的,因为对这些大宗商品的需求突然增加而导致价格上升。实际上情况并非如此。因为,当大宗商品期货化、金融化之后,这些商品的属性便发生较大的变化。它们不仅具有一般商品的属性,也具有金融的属性。所以它的价格变动往往反映了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经济复苏带来的基本面改善引发的真实需求增长;二是美元贬值引发的避险需求。当全球经济在短期内无法走出衰退时,对这些产品的真实需求是不可能快速增加的,因此,最近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更多的是其金融属性的作用。如果说在真实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持续快速上涨,这不仅无法帮助整个经济复苏,反而会导致整个经济衰退,或所谓的经济衰退二次探底。在这种情况下,大宗商品的价格水平无法传导到最终消费品上去,也就不可能导致国内CPI的上升及通货膨胀出现。

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为什么这样强烈?这在某种程度上与房地产开发商制造市场概念有关。因为,从房地产开发商所指出的通货膨胀的预期逻辑来看,先是信贷增长过快,导致流动性过多,进而导致人民币贬值,而不动产是最能保值的资产,因此为了使个人手中的资产不贬值,就应该购买住房,特别是要购买豪华住房。这就是房地产开发商所谓的出现通货膨胀前要先购买住房的逻辑。实际上这种逻辑是不成立的。一是在金融全球化的条件下,流动性过剩并非先导致CPI上涨,而是资产价格先上涨。二是在这种条件下,如果是为了财富保值而购买住房,购买住房者现在却是在价格膨胀很高的情况下进入市场,那么购买住房者不仅不能够保值,反之购买了一个房地产泡沫。三是房地产开发商之所以强调通货膨胀的预期,其目的就是以假象来促使更多的人进入房地产市场,制造房地产市场泡沫。

总之,当前我们既要看到中国经济向好之前景,又要看到问题之所在。做到对症下药,化解问题,不仅争取做到“保八”,而且还要“保”经济增长的高质量。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

猜你喜欢
进出口价格经济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2018年1至11月重庆外贸进出口总值已超2017全年
2017年2月热带作物及其成品进出口情况(续)
价格
价格
价格
价格
经济
11月全国进出口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