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在台代言人与两岸渊源深

2009-08-31 09:20
环球时报 2009-08-31
关键词:司徒渊源美台

有多年驻北京外交生涯 曾被质疑过于亲近大陆

本报驻台北特约记者 李春明

本报特约记者 王 玮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8月28日,号称“中国通”的前美国驻韩国大使馆副馆长司徒文(William A. Stanton)抵台履新,接替杨苏棣任美国在台协会(AIT)台北办事处处长一职。依据《与台湾关系法》设立的“美国在台协会”是美台1979年“断交”后维持联系的重要渠道,AIT台北办事处处长虽没有“外交官”的职衔,却被美国列入外交官名册,是美国政府在台湾事实上的代言人,对岛内政局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力。司徒文的任职,使其个人的成长经历、与两岸的渊源以及将在美台之间扮演何种角色,成为岛内舆论广泛关注的话题。

“中央社”的报道称,司徒文于1947年1月17日生于美国新泽西州,拥有纽约福德汉姆大学学士、北卡罗莱纳大学硕士和博士学历,并曾在德国留学一年。从个人经历来看,司徒文与大陆和台湾有着较为特殊的渊源,1985年到1987年的两年中,司徒文在亚洲学习中文,其中一年就生活在台湾,练就了他一口流利的中文。司徒文在28日抵台履新的首场记者会上感性地谈到,这次离他上次到台湾常驻已经22年,他对台湾一直有着美好的回忆,他的长女在台湾出生,是标准的“台湾制造”。

司徒文熟悉两岸问题还与他早年在美国政府的中国事务部门工作,特别是在北京的两段外交生涯密切相关。1987年到1990年,他被派驻美国驻中国大使馆工作;1993年到1994年,担任美国国务院副国务卿的东亚及太平洋事务特别助理,1994年到1995年改任美国国务院中蒙事务处副处长;1995年至1998年,再次前往北京担任美国驻中国大使馆公使衔的政务参赞。2006年8月至今年出任AIT台北办事处处长前,司徒文一直担任美国驻韩国大使馆副馆长。

除主要从事东亚外交事务外,司徒文还曾涉足联合国、大洋洲和北非事务,认识司徒文长达20年的前AIT台北办事处处长杨苏棣曾公开称赞他“是一位称职的职业外交官”。无疑,丰富的外交资历、熟悉两岸事务、得到美国总统奥巴马的信任,是司徒文得以顺利出线的关键。据岛内媒体透露,美国政府原希望依惯例从两位候选人中择一,但因最先规划的人选——前AIT理事主席、现任华府智库布鲁金斯学会东北亚政策中心主任卜睿哲另有生涯规划,奥巴马才亲自拍板定案决定由司徒文出马。

然而,司徒文在两岸事务上的立场也引起一些人的质疑,据台湾TVBS电视台报道,美国政界对此人事案反应不一,有人曾批评司徒文与台湾无深厚渊源,而且立场过于亲近大陆,由他接替杨苏棣对台湾似乎不是好消息。台湾“外交”人士低调不愿置评,只表示“马当局上任后台美关系顺畅,不至于受到个别代表的影响”。

马英九上任以来大力恢复和深化美台互信已取得实效,双方关系持续发展,台当局此次对司徒文任职的反应也相当积极。早在7月初美方公布该项人事案后,台“外交部”就在第一时间表示欢迎,称赞司徒文是“适才适所”的优秀人选,期待司徒文接任新职后进一步强化美台双方互动与实质关系。司徒文也在抵台后的首场记者会上表达善意,称“美国对台政策的成功,向来是建立在已经有30年历史的与台湾关系法上,美国对于这项政策有坚定的承诺,也会在既有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彼此的关系。”

对于司徒文将来如何充当好“美在台代言人”这一角色,美联社的一则报道称,“由于马英九积极推进旨在改善两岸关系的计划,司徒文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将是如何维持美国在台湾的形象。”▲

猜你喜欢
司徒渊源美台
本期导读
《少年冒险王:千年古蜀道的秘密》:救治司徒青
一半功
试述科技发展的渊源与未来趋势
张学良爱国主义思想形成渊源的几点思考
"等离女"的春天
梳理学术渊源 审视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