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心电图诊断病窦综合征的价值

2009-09-01 03:09
中国医药导报 2009年19期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诊断

聂 红

[摘要]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诊断病窦综合征(SSS)的价值。方法:动态心电图仪采用美高仪公司Holter 7.0型,采用体表心电图检查手段对诊断SSS作一初步评估。结果:动态心电图检出显著窦性心动过缓65例,占59.0%;其中,检出SSS 36例,占32.8%;发现窦性静止14例,窦房阻滞9例,交接性逸搏及交接性逸搏心律16例,短阵房性心动过速6例及房室传导阻滞11例。结论:动态心电图是既简便又可行的检查手段,对于诊治SSS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病窦综合征;动态心电图;诊断

[中图分类号]R540.4+1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09)07(a)-203-01

病窦综合征(SSS)主要是窦房结病变导致心律失常的一组综合征。临床上SSS并不少见,近来发现老年人的发病率较高,主要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脏发生退行性病变、淀粉样变、缺血性心脏病等致窦房结发生缺血、变性、纤维化、坏死等病理改变所引起[1]。动态心电图的表现不仅与病态窦房结受损的程度和部位关系密切,并且还与患者是否存在心房内传导障碍有关[2]。本文通过三种常用的体表心电图检查手段对诊断SSS作一初步评估。

1 一般资料

2006年2月~2009年2月收治91例窦性心动过缓患者,其中,冠心病43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7例,心肌炎9例,原因不明的心悸、头昏、晕厥22例。均用常规心电图、阿托品试验及动态心电图进行综合诊断,动态心电图仪采用美高仪公司Holter7.0型。

2 结果

91例窦性心动过缓患者中,常规心电图对心率≤50次/min的显著窦性心动过缓的检出率仅为32.9%,发现窦性静止4例,交接性逸搏及交接性逸搏心律3例,1例伴阵发性心动过速。

阿托品试验检出阳性23例,且33%的患者用药物时感觉明显不适。

动态心电图检出显著窦性心动过缓65例,占59.0%;其中,检出SSS 36例,占32.8%。发现窦性静止14例,窦房阻滞9例,交接性逸搏及交接性逸搏心律16例,短阵房性心动过速6例及房室传导阻滞11例。

3 讨论

临床上窦性心动过缓比较常见,但判定是生理性还是SSS较为困难,而且SSS早期的心律失常只是间歇出现,持续时间短暂,普通心电图不容易发现[3]。包括窦房结功能障碍本身的心电图及继发于窦房结功能失常的逸搏和(或)逸搏心律,还可并发短阵快速心律失常和(或)传导系统其他部位受累的心电图表现。①窦房传导阻滞和(或)窦性静止和(或)显著窦性心动过缓。②逸搏、短阵或持续逸搏心律,逸搏夺获二联律,游走心律。③伴随房性快速心律失常,如频发房性过早搏动。阵发或反复发作短阵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或房性心动过速,与缓慢的窦性心律形成所谓慢-快综合征(bradycardia-tachycardia syndrome)。快速心律失常自动停止后,窦性心律常于长达2 s以上的间歇后出现。④房室交接处起搏和(或)传导功能障碍,表现为延迟出现的房室交接处逸搏、过缓的房室交接处逸搏心律(逸搏周期>1.5 s)或房室传导阻滞,偶见合并束支传导阻滞[4]。在三种常用体表心电图检查方法中,常规心电图的SSS检出率较低;阿托品试验假阴性率较高且存在禁忌证;动态心电图对缓慢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前两种,尤其对在夜间睡眠发作者更具优势,所以相对而言,动态心电图是既简便又可行的检查手段,对于诊治SSS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常见病因为心肌病、冠心病、心肌炎,亦见于结缔组织病、代谢或浸润性疾病,不少病例病因不明。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资料表明,SSS病因不明者占37.9%。文献尸解资料表明心脏传导系统原因不明退行性变为SSS最常见病因。除窦房结及其邻近组织外,心脏传导系统其余部分也可能受累,引起多处潜在起搏和传导功能障碍。合并房室交接处起搏或传导功能不全的,又称双结病变;同时累及左、右束支的称为全传导系统病变。

主要基于窦房结功能障碍的心电图表现,应排除迷走神经功能亢进或药物影响。早期或不典型病例的窦房结功能障碍可能呈间歇性发作,或以窦性心动过缓为主要或唯一表现,常难以确诊为本症,下列检查有助于评估窦房结功能。动态心电图有可能在24 h内记录到SSS的多种特征性心电图表现,结果阴性时可于短期内重复检查。为排除自主神经张力改变的影响,可做阿托品试验(静脉注射阿托品1~2 mg)和异丙肾上腺素试验(静脉推注或滴注1~2 μg),若注后心率不能增快达90次/min者提示窦房结功能低下,但阴性结果(注后心率增快到90次/min或以上)不能排除本病。也可用心房调搏方法测定窦房结恢复时间(SNRI)和窦房传导时间(SACT),SSS综合征患者的SNRT和SACT常显著超过正常高限。对上述电生理指标评估窦房结功能的评价不一,一般认为测定结果在正常范围不能否定诊断,结果显著超过正常高限(如SNRT超过2 000 ms)者有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郭继红,王康平.心电学进展[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122-128.

[2]杨学明,李小彩.J波研究的历史和现状[J].中国心脏与起搏电生理,1999,13(1):50-51.

[3]芮世宝,曹蘅,王安才,等.生理性起搏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房颤的预防作用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08,24(8):1406-1407.

[4]戴晓明,王永东.动态心电图对病窦综合征的诊断价值[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9):48.

(收稿日期:2009-02-18)

猜你喜欢
动态心电图诊断
动态心电图及心脏彩超与冠脉造影对冠心病的诊断分析
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比较
常见羽毛球运动软组织损伤及诊断分析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
更年期女性动态心电图ST—T变化的临床意义
动态心电图应用于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评估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应用
动态心电图在埋藏式起搏器植入术后的应用及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