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应“拘大节更拘小节”

2009-09-02 08:09石如壁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09年6期
关键词:模拟考大节小节

石如壁

古人云: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也就是说,凡成大事者,应拘大节而不拘小节。

在高考复习中是否也应该“拘大节而不拘小节”?在复习过程中,试卷练习是不可或缺的,教师把重心放在高考的“大节”上,而对围绕着高考的一些“小节”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学会生存》中指出:人脑是由于人的疏忽和缺乏注意而受到损害的,同样道理,在复习过程中,由于教师疏忽和缺乏注意“小节”问题,使学生高考得分受到影响,为什么经常会出现学生考完后感觉良好,而实际成绩并不理想的情况?仔细分析学生的试卷,结论是非常清晰的,那就是所谓“小节”上的失分,如果教师在复习过程中多注意些小节问题,不时地强调它的重要性,并在试题分析时把一个个易忽视的小节问题讲透,就可以减少学生在这方面的失分,所以在高考复习中应“拘大节而更拘小节”,甚至在高考复习的最后阶段,教师把复习的重心应放在“小节”问题上,对学生容易忽视和犯错的“小节”进行归类总结,以加深学生对其理解和掌握,如何减少学生在小节问题上失分,应该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并在复习中付诸实践,使学生在高考中尽量避免不该失分的地方失分,而事实上,所谓的“小节”并非真正可有可无的,而是细微之处,对学生是至关重要的,高考复习中教师应该注意哪些“小节”问题?教师应该如何面对“小节”?

一、回归课本

课本是知识最为重要的载体,是师生之间交流的桥梁,是课堂教学的重心,可在高考复习过程中它会不自觉地沦落成“熟视无睹”的一员,当教师的复习重点一步一步地远离课本,学生的视线也就慢慢模糊了课本的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说,课本在高一、高二时的“大节”地位,到了高三,在“雪花飘飘”的试卷面前却再也抬不起头来,沦落成为“小节”,课本地位的变化,教师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应试的泛滥是罪魁祸首,殊不知高考中万变不离其宗的宗就是课本,而学生对课本内容的记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陌生,成为高考失分的重要原因之一,高考题目变化很大,但考查学生基本知识的本意不会改变,如果高考复习过程中淡化课本,必然会使学生失分率提高,如2007年浙江省理综卷生物部分中,有许多题直接来源于课本或略有改动(如选择题1、简答题30题第1小题等)。

二、书写规范

高三生物模拟考或高考中经常会出现由于书写不规范而失分的现象,这与教师平常教学过程中不重视书写规范问题是分不开的,大凡作为理科的教师,似乎总不自觉地把书写规范晾在一边,以为那是文科教师的事,很少对教材中一些生物学术语的书写规范问题进行重点复习,在平常模拟考中出现这类问题时只是轻描淡写,没有重视,从而使学生失去了纠正的机会,书写不规范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错别字,如癌字没有二点、线粒体写成细粒体、液泡写成叶泡;概念不清,如中心体写成中心粒、胚囊写成囊胚,生成激素与生长素不分;书写不合要求,如填空时要求写字母却写文字,蛋白质用Pro表示、呼吸作用总反应式中省略生成物中的水等,不胜枚举。

三、文字表达能力训练

理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少涉及文字表达能力训练,甚至不屑一提,可是近几年的生物高考中,考查这方面的能力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实验题),甚至成为学生简答题部分失分的主要原因,如何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成为摆在每一位生物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之一,也直接关系到学生高考成绩,许多生物教师对此有过一些微辞,究其原因还是纯学科思想在作怪,可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思后,大部分生物教师还是坦然面对高考中出现的这类问题,并自觉地在复习中有所体现,可还是有不少教师在复习过程中没有涉及这方面的训练,在批阅学生试卷时经常会看到一些答非所问的答案,似乎是答上了,又似乎没有答上,实际上说明学生在回答时出现了言不达意的情况,使教师感觉似是而非,作为生物教师对学生文字表达能力的训练,当然应该与文科有所区别,它不是追求词语的华丽,而是言简意赅,能说明问题即可。

四、情感投入

我国著名的情景教育专家李吉林曾说:“教材一学生”之间情感的桥梁就是教师的情感,而在高考复习过程中情感给试卷让步的现象屡见不鲜,教师过多强调高考的重要性,从而使高考成为学生在复习中唯一的精神支柱,教师和学生都围绕着高考的指挥棒走,不自觉地走进了缺少情感的教学中,忽视了学生是带着情感坐在教室中的,而不仅是占据一个物理空间,没有情感的课堂教学,它是不可持续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试卷强化训练后,往往会感到力不从心,就是缺少情感的滋润,再强的毅力也经不起情感的漠视,在高考复习中,教师的情感投入是至关重要的,不要每节课都成为单调的试卷讲评课,教师应该抽出部分时间,调节学生的情绪,甚至在试题讲评中自然地流露情感,对学生错误的解答,多一点宽容,宽容本身就是一种最好的情感教育,高考复习中情感投入的普遍缺乏,是引起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什么学生在高三最易引起心理问题?值得每位教师认真反思,复习过程中缺乏情感投入,使学生在狭隘的物理空间中迷失了方向,所以可以说:“高考一学生”之间情感的桥梁就是教师的情感。

在高考复习中“拘大节更拘小节”的教学实践生成,需要教师的胆略和意识,如果教师沉迷于试卷的“魄力”,认为试卷对高考是万能的,心中充满着对试卷的依赖,是做不到“拘大节更拘小节”的,理综高考成绩体现不出单科的成绩,而学校的考核并没有放松对教师的束缚,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师尝试的胆略,其中模拟考的作祟,又是一个重要原因之一,许多教师在一次次的模拟考中,得出大量的练习是制胜的法典,因为模拟考中由于受到出题者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教师在题海战中总会有所得益,至少能遇到类似的题目,而模拟考成绩又是学校衡量一位理综教师的关键,随之带来的后果是:遗忘了课本、淡化了书写规范、漠视文字表达训练、情感投入缺失等,没有意识到高考不仅是高考,更是人才的培养,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一些“小节”问题,否则培养出来的仅是考试的机器,或者是冷漠的人,所以高考复习同样可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不仅是应试能力,这需要教师的努力和实践,教师只有真正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不计较个人一时得失,才能使学生在高考中考出好的成绩,如今的高考越来越重视对各种能力的考查,如果教师还停留在模拟考的得失上,必然会对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有所影响,影响到学生高考的发挥,真正负责的教师,是站在学生长远发展的立场来进行教学的,而不是个人一时的得失,模拟考作为对学生的训练和教师近阶段复习效果的评价是不可缺少的,关键在于教师要正确认识它的价值,而不能成为高考下位的又一指挥棒。

责任编辑廖银燕

猜你喜欢
模拟考大节小节
珠海市开展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评价验收“模拟考”
USTER 自调匀整并条机上粗节和大节的控制
快把我哥带走
德沃夏克
——《幽默曲》赏析
大节段钢箱梁吊装施工技术
应对套路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首》音乐分析
第一次逆天的模拟考
考试季来临,你准备好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