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籍犹太人对犹太性的反叛

2009-09-04 03:58
群文天地 2009年8期
关键词:犹太教尼尔犹太

刘 婕

美国的犹太作家大都来自东欧或是该地区犹太人的后裔。犹太的民族传统、历史文化、宗教乃至民间传说等,构成了犹太人成为一个民族的属性和特征。身在美国的犹太作家虽远离东欧和以色列,但他们不忘自己的民族本性,并以此作为自己文学创作的重要源泉和归宿。

然而,客居在美国的犹太人,一方面想要融入美国主流社会文化中,另一方面,又竭力想要保持自身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对自身的身份困惑和对犹太教义的反叛自然就成了文学作品创作的主题。

一、犹太人作家——菲利浦·罗斯(Philip Roth)

2005年,罗斯被瑞典文学院提名为该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这是继2000年被提名后,这位“犹太文学才子”再次被提名。在5年内两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足以说明这位美国犹太小说家的实力和在世界文坛受瞩目的程度。

罗斯是犹太移民的后裔,1933年出生在新泽西州的纽瓦克(Newark),他成长在一个渗透着美国文化的犹太格托(Ghetto)的世界里。在这样两种不同文化融合的文化环境里,罗斯面对着犹太传统与美国文化的双重影响。作为第二代犹太美国移民,罗斯更多的是把自己定位在美国文化圈内,并且以“美国人”自居。虽然他的作品都关系到犹太人和他们的生活,但是罗斯只承认自己“是个犹太人,但不写犹太书”。

本文要着重讨论的《再见吧,哥伦布》一书,是罗斯发表的第一部小说集,也是他的成名作。在发表的当年,此书便成为美国文学评论界的热门话题,罗斯也因此书获得了1960年的“国家图书奖”和美国犹太书籍委员会颁发的“达格夫奖”。在此后的时间里,罗斯的创造力十分的惊人,他一共创作了26部小说和大量的文学专著与评论,其中有26部小说获奖,从国家图书奖到普利策小说奖、全美书评家协会奖,以及福克纳小说奖等等。

罗斯是“最有才气的、最有争议的,对同化的复杂性以及犹太特性最为敏感的作家”。一方面,他的文学作品中充斥大量与性情节相关的描写;另一方面,他作为犹太裔移民,其作品却是以对犹太人和犹太教义的嘲讽反叛为主题,这些备受争议的内容也使得对他的研究方兴未艾,想要下一个具体的结论还为时过早。本文着重通过罗斯的成名作《再见吧,哥伦布》来探讨犹太文学作品中的两个常见主题:反叛和身份困惑。

二、对犹太身份的反叛

(一)犹太人来到美国

犹太人最初被称为希伯来人,以后才被称为以色列人和犹太人,这种称呼本身便是犹太人文化变迁的结果。早在公元66年至135年两次犹太战争失败后,犹太人彻底丧失了独立,丧失了家园,从此便开始了向世界各地的流散,开始了一部流亡史。流浪性一直伴随着这个民族之后的发展历程。

希伯来人在迦南生活了约12个世纪,在此期间,他们率先发展的一神教成为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起源。在1900多年的流浪史中,犹太人虽散居在世界各地,但他们无论在哪里都基本保持了民族同一感。犹太移民最初集中在欧洲,但人数甚微未能形成规模性的文化基础。直到十九世纪上半叶特别是从1870年开始,大量的犹太人移民美国,犹太移民所承载的犹太文化才真正与美国文化发生了决定意义的碰撞。二战期间,希特勒对犹太人的迫害,导致在美国的犹太人增加到500万人,迄今有600万犹太人生活在美国,约占美国总人口的3%。

(二)犹太人的身份困惑

由于犹太民族的流浪性的特点,早期的美国犹太文学的重要主题就是对身份困惑的探寻。早期移民来到美国后,一方面艰苦创业,想要这块新的土地上建立起自己的家园。另一方面,在美国土地上的犹太人,无论富有贫穷,终究没有找到家的感觉。他们一边思念着故土或是犹太人区,一边尽全力想要融入美国社会,想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美国人。结果是令他们困惑的,无论多么富裕,他们仍难以进入美国主流社会和文化圈。

犹太人历经了多次血腥痛苦的改宗,但是他们都坚定认为自己是犹太民族的一员,仍保有自己的民族性。但到了美国社会,身份的困惑中受到“美国生活方式”的冲击。历经改宗仍保持了完整民族性的犹太人,面对物质的极大丰富和花花世界,难以抗拒美国生活方式的入侵。第二代犹太移民,随着在美国生活的深入,对身份的困惑问题不再像父辈那样单纯只为不能融入美国主流社会又不原放弃信仰而悲伤、迷茫。他们在美国这一大融炉中进一步淡化了犹太性,但又没有被完全同化。当他们认识到“来到这个国家不是为了黄金而是为了上帝”时,犹太移民的困惑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更深了。

三、从《再见吧,哥伦布》来看犹太文学作品中的反叛

客居美国的犹太人虽然社会和经济背景各异,但共同的历史命运、文化传统和种族身份使犹太移民在美国的主体社会中能以相对统一的亚文化体系出现。这样,生活在当代美国社会中的犹太人就处于一种两难的尴尬境地。他们无可避免地处于同居住地文化既冲突又融合的关系中。长期生活在文化夹缝中的现实处境使当代犹太人有一种特殊的感受,他们普遍有一种自我身份的困惑和非我意识,还有一种被世界排斥的感觉,这在犹太人身上常常体现为强烈的局外感和边远感,反映在犹太文学文本中就成了各种各样的人性变异和心理病态现象。

身为美国的第二代犹太移民,在经历了长期的身份困惑后,逐渐转变为回避民族身份以及反叛传统。罗斯虽身处犹太格托内,但是他的信仰体中,美国文化成为了一种正宗而犹太文化成为了受嘲笑的对象。此外,上世纪 60年代的美国物质生活丰裕,但是由于二战在人们心灵留下了创伤,人们开始对宗教和固有的权威产生了质疑。美国一位社会学家指出:“美国60年代生活的暧昧性最显著之处莫过于‘权威危机,不管是好是坏,大家都普遍觉得在美国生活中,无论是公众领域还是私人领域,各种形式的权威都已失去其实用性、有效性以及合法性。”这种权威的丧失的结果之一,就是美国60年代兴起的反正统文化运动,在那时美国的文坛上,反叛传统的主题也是那个时代的最强音。对于60年代正处于青年时期充满创作激情的罗斯来说,反叛便成为了他在1959年出版的《再见吧,哥伦布》的主题。

小说集主要的中篇小说《再见吧,哥伦布》通过一个普通的恋爱故事揭示了年轻一代的犹太人在恋爱方式和恋爱观已经十分美国化,但在过程中却迫于自己身份的或是家庭的原因要遵循犹太传统,由此造成的只是悲剧。

书里的主角,厌恶犹太人传统的家庭观念和犹太教规,想要冲破传统的束缚。文中的男主角尼尔(Neil)第一次遇见女主角布伦达(Brenda)的地点就非常的美国化且开放:游泳池。文中描述他们第一次遇见时,有许多的尼尔对布伦达身体观察的细致描写。

尼尔在第一次遇见布伦达的当天晚上就打电话约她见面。他到布伦达打网球的地点接她,其间在旁边观察布伦达打球的尼尔仍不禁观察她的身体及动作。两人在尼尔送布伦达回家的过程中接吻了。这发生在他们第一次正式的见面,两人的关系进步得如此之快,显得与犹太教义那么的格格不入,非常的美国化,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尼尔和布伦达的表现也是不符合犹太教义的。他们第一次的正式约会又是在游泳池,有大量的亲密接触。在布伦达的这个暑假里,尼乐更完全不顾摩西十诫整日与布伦达寻欢作乐。

在小说中,对恪守犹太教义的舅妈裴莱德(Gladys),尼尔对她总是带有一种不屑和嘲讽。他十分不解为什么舅妈要将就四个家庭成员的不同的作息时间分别供应四次晚餐,并且乐此不疲地一个一个的端上桌并看着他们吃完。裴莱德是典型的传统犹太人,事事为家庭服务为家庭着想。她不喜欢布伦达作尼尔的女朋友,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布伦达身上所体现出的是美国社会中自立、能干以及有知识的女性的特点,而不是传统的犹太女人气质,她擅长体育运动,在波士顿读大学,还有着富裕的美国化了的犹太移民父母。

在罗斯的笔下,尼尔和布伦达是反传统的新一代犹太移民青年的代表,尼尔的舅妈和布伦达父母是维护旧传统的一代。但是小说的最后一个部分,是反叛暴发的一个部分。当布伦达的父母发现自己的女儿与尼尔用的避孕物后写给布伦达的两封信表明布伦达的父母虽表面上是犹太教的卫士,但实际上在物质生活方面已被美国态度完全同化了的伪卫士。他们所想到的,整篇信里所提到的全部是与物质相关的批评和说服的内容。

在文章最后部分里尼尔和布伦达争吵并分手,因为布伦达觉得没有办法带尼尔一起回去面对家人,她觉得这件事让她在悉心养育她的父母面前抬不起头。虽然她所表现出的气质和做的事情与犹太教义十分不符,甚至是对犹太传统的反叛,布伦达在性方面的事情上仍受到犹太旧传统的牵制。另一方面她说她要“回家”,回到养育她的父母身边,说不清是真的因为她遵循了犹太教义里对家庭的重视还是她对父母经济上的依赖。从小说的情节推断,应该说是后者,因为在犹太新年的假期里,她没有选择回家而是选择留在学校完成作业并约上了尼尔到波士顿来,说明她并没有打算和家人一起度过犹太新年。如果不是因为父母的信件导致她与尼尔的争吵,她本可以和男朋友一起度过一个愉快的犹太新年。

在小说的结尾,尼尔在审视了自己在镜子中的样子并回想了这一个暑假期间和布伦达的关系后,反思了自己是否真的是爱布伦达的,真的是爱刺激了身体里的能量,还是反之,他怀疑失去了布伦达对她来说是赢还是输。在与布伦达分手后的一段时间内,尼尔失去了自我。但并未迟疑多久,就毅然踏上了回纽瓦克的火车,重新回归到犹太社区。他们的反叛虽刺激却并没有成功,因为他们毕竟还是分开了。

通观菲利浦·罗斯的作品,就像是一部美国犹太移民甚至可以说是当代美国的发展史。从他的作品可以看出饱经沧桑的犹太民族在美国这个文化大融炉里,经历了最初的身份困惑,到随后的反叛传统后,并没有被美国文化完全同化而丧失自己的民族特性犹太性。虽然罗斯对犹太教义进行了讽刺和嘲笑,但这并没有促使犹太人摒弃自己的民族传统,而是使在美国的犹太移民不断的自省、改进,变得越来越有生命力了。

可见,一个民族想要发展下去并不断强大,必须要能够充分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才能拥有高昂的生机和活力。另外,还需要像罗斯这样能够敢于对本民族的传统进行大胆而尖锐的自嘲的文学家,来帮助一个民族在保持民族自豪感的同时不忘自我反省,不断地自我更新来保持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Arthur.A.Gray. American Jew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2.

[2]Cooper, Alan. Philip Roth and the Jews. [M]. Albany: SUNY, 1996.

[3]Roth.Philip. Good bye, Columbus.[M].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59.

[4]艾伦·格特曼.美国犹太作家——同化和身份危机[M].纽约:牛津大学出版联社,1971.

[5]傅勇,菲利普·罗斯与当代美国文学[J].外国文学,1997(4).

[6]顾晓鸣.犹太—充满“悖论”的文化[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

[7]莱斯利·菲德勒.纽瓦克的形象和爱的无礼:评论菲力普·罗思[J].中流,1959,(5).

[8]刘洪一.犹太精神[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犹太教尼尔犹太
一个小奖品
枕枪而眠
海涅作品中的犹太性
两个K
尼尔丝历险记
上海
天才并非与生俱来
浮世绘
犹太教在当代北美的表现
英背包客奇迹生还遭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