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中的荆轲

2009-09-04 08:37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2009年7期
关键词:武阳刺秦战国策

元 泽

姓名:荆轲,也称庆卿、荆卿

籍贯:祖籍齐国人,出生于卫国

相貌:不详

爱好:读书、练剑、喝酒、唱歌

出场篇目:人教版必修I教材中《荆轲刺秦王》

荆轲不是优秀的刺客。

衡量一位刺客是否足够优秀,唯一的条件就是刺杀是否成功。依此标准打分,荆轲永远都得不了满分,就是及格也是大家给打了人情分。

奇怪的是与荆轲同列四大刺客中的三位——聂政、要离、专诸,个个成功完成了任务,履行了刺客的职责,结果名头却没荆轲响亮,这多少让人心里有点儿不平衡,觉得造化弄人。不过细细想来,荆轲家喻户晓也是有原因的:第一,荆轲刺杀的对象够分量。刺杀秦王,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都够吸引眼球,秦王是当时霸权主义的代表,地位大约相当于美国总统,所以无论刺杀成功与否都会成为新闻头条;二是荆轲有名言流传于世,“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生离死别之际,风云裂变,易水寒人,众人白衣胜雪,荆轲慷慨悲歌。《战国策》这一段虽惜墨如金,但让人豪气陡生,如临其境,每每有“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之叹。

但这些都无法掩盖的事实是荆轲没有刺杀成功,甚至未能伤秦王一根毫毛。刺客不是职业杀手,所以不需要有多少经验,可惜荆轲一生就这么一次行动还以失败告终,丧失了名列优秀刺客的资本。而专诸凭小小鱼肠之剑刺杀层层戒备之下的吴王,聂政独身杀人护卫重重的相府斩杀侠累,要离更是瘦小独臂却一枪刺中吴国第一勇士庆忌,相比之下,荆轲有着极为便利的客观条件,“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阵殿下,非有诏不得上”,秦王身边一个护卫都没有,也没穿甲胄防护,结果却刺杀未成。难怪当时的剑客鲁句践就叹道“嗟乎,惜哉其不讲于刺剑之术也!”,后世的陶渊明也感叹“惜哉剑术疏,奇计遂不成”。

荆轲不该去做一名刺客。

古时的刺客与现代的杀手根本不是一回事,那时的刺客还没职业化,没有哪个人是专做这一行的。古时的刺客应归为“侠”,这些人都是为“义”而死,大多超越功利抱着“士为知己者死”的信念去行刺的。可惜的是,荆轲是为太子丹而死,实在不值。第一,从动机来看:太子丹固然是为燕国命运担忧,但谁又能否认他不是出于私人恩怨呢,他在秦国做人质而不受礼遇逃回燕国,并没有采用老师鞠武的建议去联合其他势力抗秦,而是心急如焚地要从肉体上干掉秦王,如此一来,荆轲的行为也不那么高尚了,只是替人报私仇,而不是反抗暴秦。第二太子丹为人猜忌狠毒。不用提在他猜忌之下害死了推荐荆轲的田光,也不用提他假装不知荆轲计划,事后假惺惺伏在樊於期尸体上痛哭,单看太子丹在荆轲下定决心去刺杀秦王后,不仅“疑其有改悔”,而且使出激将法,“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就可见这是怎样的人了,荆轲为他而死,令人郁闷。无奈之下,荆轲来不及等候同去刺秦的同伴,只好带了个废物秦武阳去了。荆轲不该前去,士可以为知己死,也可以知其不可而为之,但得认清知己是怎样地“知”己,荆轲刺秦失败的根源正在于此。

让我们再回放一下荆轲刺杀秦王的慢镜头: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椹之。先是左手抓秦王的袖子,然后右手去刺,荆轲动作不够专业,他应该直接刺向秦王,而不应抓他的袖子,那匕首浸过毒药,见血封喉,刺杀时,只须直接触碰秦王的身体即可,结果秦王警觉地挣断了衣袖逃脱。直到后来,荆轲临死才交待原委,原来是“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不知道是不是太子丹事先嘱咐或者暗示过荆轲,先逼迫秦王签订友好和平条约然后再杀,还是荆轲临时想到要生擒秦王,总之刺杀的关键时刻不够果决利落。

《史记》中说荆轲“为人沉深好书”,“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而且常常是在市中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旁若元人地哭笑,实为一性情中人,在他身上体现了足智多谋与勇敢无畏,刺杀秦王前,考虑周密,做了充分的准备,为取得够分量的信物,劝说之辞句句打动樊於期,晓以情理,使樊於期自愿献上首级。在秦王殿上,吓得秦武阳差点尿裤子,荆轲能镇定自若,“顾笑武阳”,并以“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巧妙化解危急,足见胆识才智。当荆轲知道刺杀无法完成之时,更是“倚柱而笑,箕踞以骂”,痛快淋漓。视死如归了!如此人物,却为报所谓的知遇之恩,慷慨赴难,不能不让我们想到那些真性情、有才智,不遇明主而枉效英雄之躯的悲壮之士!

荆轲刺秦王是一出奇计未成的悲剧,也是英雄人生错位的不幸。更为不幸的是,每个时代这样的不幸太多太多了!

猜你喜欢
武阳刺秦战国策
在层层深入中培养思考批判能力——以《战国策·楚策一·狐假虎威》教学为例
从《战国策》看人际传播中的说服艺术
这个刺客不太“冷”
在远离你的地方
谈《荆轲刺秦王》中秦武阳的新价值
荆轲刺秦:士为不知己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