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视阈下反思式英语教师的培养

2009-09-05 07:22张艳玲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09年7期
关键词:心智英语专业

张艳玲

反思是教师立足于自我教育教学之外,对自己已有的观念和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杨振,2004)。教学研究和反思是教师发展的基础,教师发展又是教学研究与反思的必然结果。在反思性教学中,教师通过对自己教学经验的解释,来增进对教学现实的理解,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培养自己的职业能力。

一、反思式英语教师的培养是教师教育发展的应然

1符合国际教师培养的发展趋势

纵观国际教师教育历程,先后出现过六种教师培养“范式”,其中第六种是“反思论”范式,该范式正逐渐成为国际师范教育的主流,它主张培植教师的“反思”意识,认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与行为,不断自我调整、自我建构,从而获得持续不断的专业成长。

2外语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结果

1991年在英国曼彻斯特城召开的外语师资协会第25届大会上,与会代表一致认为,阻碍英语教学发展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教师教育,它已经成为英语交际教学是否进一步发展的关键。这次大会充分说明了随着时代潮流和教育科学研究的深入,人们日益认识到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在于人而非物,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不一定能够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只有重视发展教师的职业素质能力,充分调动起教师自觉学习、不断发展的自主性和主体性才能取得教学的成功,才能取得教育改革的胜利。

3新课标下英语教师素质的基本要求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比较明确的要求,其中一点就是注重“反思式”教学,不断更新知识,改进和丰富教学方法。反思将成为英语教师必备的职业素养之一,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不仅是掌握完备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的教师,而且应该是具备教学反思能力,知道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学研究能力的教师。

4促进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手段

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核心是教师具有专业自主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也就是说教师能自觉地对自己专业发展的过去和现状进行反思,对未来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和程度作出规划,遵循自己专业发展的目标、计划、途经,并付诸实践,成为自身专业发展的主人。反思是实现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关键。因为教师通过反思,能从工作中发现和学到更多新的东西,能从挫折和成功中获得新的体会,总结新的经验,归纳新的教学实践理论。不断的反思使教师对教育的功能和价值的认识不断得以深化,从而逐步发展成为研究型的积极主动的职业教育家。

二、反思式英语教师培养的策略

1树立反思意识,激发内在动力

在对教师反恩情况进行的一项调查中,调查者发现有16.5%以上的教师认为不必反思,14.2%的人认为必须反思,69.3%人认为是否反思都可以,当询问到不反思的原因时,有51.6%的人认为不习惯反思,28.1%的人是坚持不下去,16%的人认为不需要反思,5.3%的人不知道(周密,2004)。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能够进行自我反思的教师很少,大多数的教师还没有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实践自我反思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许多教师满足于经验性教学,缺乏反思的精神和动力。因此,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提高教师自主发展的意识,培养教师积极进取、勇于质疑、大胆创新的精神是很有必要的。学校除了组织教师进行必要的教育理论学习和专业知识学习之外,还要想方设法调动起教师自我反思的意识。首先学校要改变对教师的评价机制,不能再以升学率的高低、学生成绩的排名对教师进行奖惩,要从教师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的提高与否来进行评价。只有这样,才能激起教师进行教学改革、主动反思教学行为的积极性,促进教师的发展。

2改善教师心智模式

心智模式就是人们内心深处看问题的心理图式或心理模式,它对客观世界反映到人的头脑中来的种种现象起着整理加工的作用。我们所使用的理论(心智模式)必定与我们的行为相一致。人的心智模式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看法;有不同的看法,就会有不同的行为方式。心智模式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对周边世界的认识,影响人们的决策,也影响人们对学习、生活态度、处理人际关系遵循的准则,以及人们的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改善心智模式意味着否定和抛弃旧有的心智模式,建立起对自己来说不习惯的新的心智模式,改变心中对周边世界如何运作的既有认识。新的心智模式能够提供看问题的新的平台和新模式的视角,启发人们发现新的世界和新的天地,旧的、过时的心智模式会使人们保守僵化,缺乏灵活性和主动性。时代的发展要求教师要改变原有的心智模式,要具有包容万家之言的胸怀,要能够接纳新观念和新的教育教学理论,要能够博采众长,为己所用。改善心智模式,就是要求教师具有自主发展的意识,要能改变固有的思维方式,要善于反思,要能主动地、创造性地吸纳一切有用的观点和知识。

3进行反思教学

首先,行动研究是反思教学的第一步。Nunan(1990,63)是这样论述教学行动研究的基本要点的:即在实践中探讨新观点和新方法,从而提高和改进教学,提高对大纲、教学和学习过程的理解和认识,其结果是教学的改进和教学实践更深入的发展。它主要瞄准具体的某个教学环节、步骤、方面,通过收集教学素材,发现问题,进而开展研究。教师可就问题独立思考,或与学生座谈,与其他教师讨论,参考有关理论、模式,提出问题解决方案的设想,制定出改进计划,然后在教学实践中检验以确定其有效性。教师对这一系列研究过程、方法及有效性进行归纳总结并写出行动研究报告。因此,行动研究不同于一般的教学经验总结,它不是某种临时性、孤立性的任务,而是与教师自身的长远发展紧密相连的自我教学研究。(甘正东,2000)

其次,写反思日记是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一个重要步骤。在一天或一周的教学工作结束后,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总结,写下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写下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写下发生的关键性事件,记下关键性的人物以及自己的所思所想。这不仅可以为事后回顾、反思专业发展历程提供基本的原始素材,而且叙述过程本身就是对自己过去的教学经历予以归纳、概括、反思、评价和再理解的过程。在记录反思的过程中,教师更为清晰地了解自己成长变化的过程,看到自身成长的轨迹和内在专业结构的发展变化过程,进而能够更好地对专业发展实施调节和控制。

第三,建立个人专业发展档案,记录反思历程。专业发展档案是一套记录教师在其专业生涯中的重要事件、个人专业发展的历程和自己的反思过程的文件夹。专业发展档案不同于专业日志或个人成就记录,它们最大的区别在于专业发展档案着重于反思,并把反思经验与个人专业生涯的各个方面联系起来。它的建立能帮助教师专注自己的事业,并主动地思考自己

的意向;能帮助教师反思过去的成就,从而提高自信心,并改变他们对未来的态度;它还能使教师为自己的自主发展制定规划,而不是被外在的考评机制牵着走。

第四,利用观摩教学,凝练教学反思。教师通过相互观摩彼此的课堂教学,就所观察到的情景进行不带个人观点的信息交流,可以帮助对方收集那些对他们有用但自己却难以收集到的信息,而收集这些信息是自我反思体验的基础。教师对教学情境的自我意识能力来源于教师对课堂教学情境的领悟、表述、解释和反思(Laycock&Bunnag,1991)。而观看、琢磨自己或同事的课堂教学录像,是培养教师对特定教学情境自我意识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这种反馈素材生动、形象,极易触发教师反思性思维,可以使教师通过反思发掘自己的强项和弱点,判断出自己哪些教学行为好,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教师还可以依赖这种素材寻求别人的分析、解释,从而得到他们的帮助。

第五,和同事、专家交流探讨,加深反思力度,提升反思层次。个人的力量总是渺小的,教师个人的知识经验毕竟是有限的,对问题的看法也可能具有片面性。与同事、专家共同进行交流和研究,可以获得相互的理解和支持,避免孤立感,增强责任心和自信心,提高反思能力,从更为宽广的视角来探索教育的本质问题。同时,教师的研究课题也将更具有普遍性,研究的结果也将更具有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1]Nunan,D.the Teacher as Reseamher.Inc.Bmmfit&R.Mitchell(eds.)Research in the LanguageClassroom.CASSELL,1990

[2] Laycock,J.&Burmag,P..Developing TeacherSelf-awareness:Feedback and the Use 0f Video.ELTJoumaI,1991(45/2)

[3]杨振.反思性教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器.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4(5)

[4]常波.西方反思型教师教育思潮兴起背景综述.外国教育研究,2000(2)

[5]朱小蔓,笪佐领.新世纪教师教育的专业化走向.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6]周密,教师自主发展专业发展问题探究.青海社会科学,2004(9)

[7]王蔷.英语教师行动研究——从理论到实践.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8]甘正东反思性教学:外语教师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外语界,2000(4)

(责任编辑张茂林)

猜你喜欢
心智英语专业
塑造心智教师 构建心智课程 长春市朝阳区宽平小学校
《发现大脑:谁开启了我们的心智之旅》书评
默:从人生态度到审美心智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甘露珠宝 匠心智造,创新引领未来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