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09-09-05 07:22杨丽君李明华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09年7期
关键词:音色音乐评价

杨丽君 李明华

新课程强调教育不只是让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更应该使学生不断生成智慧和人格。一节课,使师生的生命有了怎样的变化;收获了哪些知识与思考;获得了怎样的身心体验,是考量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三个重要指标。客观地说,师生从走进课堂到走出课堂,总要发生一些变化,收获一些东西,好像每节课都是有效的。但是课堂的有效程度是很不一样的,有的课堂能对师生产生终生的影响;有的课堂只给学生留下一些机械的记忆,日积月累的差异就导致人的素质的差异,人的生活状态的差异。因此,每一节课的效果都不可忽视。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出好人才,快出人才,是人类社会的时代课题。在音乐教育现状下,如果要让学生花过多的精力来学好音乐课是不现实的,但是如何使音乐教育焕发出应有的生机和活力,我们如何把主要精力用在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上,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师要转变观念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优化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业务素质的优劣,对课堂教学最优化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教师应积极参加各种教师业务、理论、实践培训活动,努力成为一个教学素质好、基本功扎实、教改意识强、课堂教学最优化的研究者和实践者。不要用自己任教时间长短,对原来教材的理解去按经验教学,认为传授完知识,就完成了任务,而应该通过课堂教学,认真关注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会不会学”,用这样的理念去指导自己的教学。在教学中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深中肯綮地倡导改“讲学”为“导学”,课堂中放手让学生大胆探究、自主学习,而教师则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和交换意见者,使教师的“教”真正让位于学生的“学”。鼓励学生以一种开放的心态主动地把自己的看法和做法与小组成员分享,积极地与小组成员合作,通过合作交流生成新的知识,从而让学生体会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乐趣,同时激发和培养学生自我发展的愿望与能力。

二、教师要严谨地组织教学

所谓组织教学,就是要把学生的目光、注意力、情绪、思维集中到课堂上来。组织教学应贯彻教学的始终。其严谨性着重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教师对所授课程要有严谨的态度。即每次课前认真备课,保证授课内容的思想性、科学性、正确性。系统了解教材,明确每册教材最终要实现学生在音乐中的态度与情感、知识与技能,每一课在每一册中的地位与作用。音乐是人类最具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情感性也是音乐的一个基本品质。明确新课程标准下,备课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是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喜欢上音乐课,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特点设计教学活动,全部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参与活动放在重要的位置。

第二,对教学过程要严密组织,做到周密思考、张弛有致、紧凑有序。音乐课的教学过程都非常重视实践对音乐的实践过程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一般音乐课堂教学的实践活动大多在课堂中进行,音乐课中的体验、模仿、探究等一般都在课堂中进行,所以音乐课的练习要求显得尤为重要。若要求提得高、难,教学目标元法实现,将导致教学失败,若要求太笼统,又会使学生顾此失彼。

第三,教师对教育对象要严格管理。从上课起立的站姿,课堂上的坐姿和眼神、回答问题、操作练习等,都要严格要求,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不把问题推给班主任,要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

三、教师要合理发挥媒体的辅助功能

在信息化的时代,一只粉笔、一本教材的教学模式已逐渐显得缺乏生命力,发挥动态的、开放的多媒体功能,使得我们的课堂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们绝大多数教师已在这上面尝到了甜头并乐此不疲。

在音乐教学中,歌唱与节奏训练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在以钢琴为教具进行此项教学时,教师一定会遇到训练音色单一,要不断反复弹奏,无暇顾及学生学习效果的难题。教师可以事先运用电脑多媒体系统制作好训练内容,如:不同音色音程、和弦、旋律、节奏、伴奏。上课时可通过计算机多媒体系统对歌唱曲目进行编程、自动播放,从而使教师在集体训练时得以到学生中去进行近距离辅导。同时,在训练时更可以减轻教师不停伴奏范唱的辛劳,因为制作合成的内容。音高节奏准确,可以任意逐小节、逐句随教师意愿及学生熟练程度播放,其速度、音调和示范音色均可随机变化。只要合理运用系统的编程功能,教师将会在教学中既省时又省力,同时取得很高的效率和质量。以唱曲伴奏为例,教师在若于曲目中挑出部分曲目,课前制作好音乐伴奏,其中既可灵活运用除钢琴之外的数百种音色,还可以运用不同风格的打击乐器,穿插不同类型节奏,让学生体会到不同的音色和伴奏风格,为学生以后参加各类型演唱、演奏、合奏、协奏打下良好的听觉基础。在制作的音乐伴奏下,一方面学生的演唱融入到了实际的音乐作品中来,同时对不同声部可以从整体音乐结构中剥离出来,让学生对每个声部有清晰听辨,这样的听觉训练既可以从整体到局部,又可以从局部到整体。另一方面学生所获得的是从音色、节奏到音乐情绪的立体的多方位的音乐感知。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但更好地帮助学生及早适应多元化的音乐发展,并且将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和增强社会竞争力。这样的训练手段同时满足了学生对音色、音高、和声、现代节奏、乐队合奏、协奏、交响作品等音乐要素乃至整体音乐作品的吸取。通过使用新的数字化音乐技术手段、新的音色,目的在于拉近学生与作品的距离。

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们为获得某种事物的稳定因素,也是人们寻求知识、钻研问题的高效催化剂。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将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内在动力和行为保证,是取得理想学习效果的基础和前提。在音乐教学中,老师首先要给学生类的示范,音乐的美比其他艺术形式的美与人的情绪反应联系更为紧密、直接,它更能激起情绪的共鸣,哪怕是—首短小的儿歌也要做好示范。其次,老师要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适应他们的年龄特征,把抽象的名符、枯燥的节奏练习变为有趣的手游戏。再次,老师要利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巩固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五、教师要做系统的课后教学反思

教学实践之后的反思是课堂教学过程的重要细节。我们要经常静心反思:教学环节的设计是否合理科学?问题的提出是否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是否有价值?有没有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如果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如果我们多一点教学反思的灵感,经常进行教学反思,就能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六、教师要注重教学评价的多元化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你在任何时候也不要急于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也明确指出:“评价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这就要求我们要把评价作为课程、教学的有机环节,它不是为了给出学生在群体中所处的位置,而是为了让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谋求实实在在的发展,通过评定形成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它提倡注重质性取向,有利于促进发展的评价方式,不仅注意结果而且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不仅注意定量评价,而且重视定性评价;不仅注意绝对性评价,而且重视相对性评价。因此,我们在评价学生的时候,应从关注学生学习的差距和不足,转变为努力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和结果等方面的成绩和长处,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尊重个体差异,对学生区别对待,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和评价目的的激励化,充分考虑学生的努力程度、学习态度、学习过程等情况,改变传统的评价体系,建立发展性的多种评价体系,对学生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的兴趣,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减少厌学现象的发生,切实提高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作为教育,只有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全身心的参与到音乐教学过程中来,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才能切实达到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目的。除了以上几点,要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应该做到这样几点:教学语言要有艺术性、教学方法要有灵活性、教学过程要有情感性、教育手段要有策略性。

参考资料

[1]卢睿琦,高师视唱练耳课程改革思考,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5(2)

(责任编辑白文军)

猜你喜欢
音色音乐评价
精雕细琢的外形与音色 Bowers & Wilkins(宝华韦健)805 D4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论长笛演奏的音色变化
从辉煌到柔美——七彩音色之西方管乐篇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