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中学体育课

2009-09-05 04:10雷多发
学周刊 2009年10期
关键词:锻炼重视

雷多发

摘要: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若则国弱。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是国家的重要基础,体育教师肩负着培养学生的重任,改变以前那种只重学习不重体育的状况,加强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

关键词:重视 锻炼 重体育 强体魄

作为体育教师我历来十分关心学生的体育锻炼,在这里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改变全社会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

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全社会普遍存在着重视智育,轻视体育的倾向。由于体育在中考、高考中都不记分,面对升学压力的绝大多数家长和老师只能忍疼割爱,不愿让孩子在体育课和体育活动上下太大的功夫,有些学校甚至在初三和高三不开体育课,结果造成学生体质急剧下降。最近媒体报道,中国、日本和韩国三国青少年的体能测试,我国青少年的各项体能都不如日韩两国。专家分析说,尽管象登长城这样的体能测试有个人意志的因素,但由于我国的青少年平时缺乏必要的锻炼,尽管孩子有攀登的毅力,但是最终因为体力的不支还是不得不败下阵来。这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未来的建设者究竟能否承担责任呢?我认为我们要从以下几方面抓起:1.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教育主管部门要配套健全落实方案,抓好政策的落实;2.要加大宣传力度,调动全社会的积极因素,倡导锻炼身体要从娃娃抓起;3.相关医疗部门要定期对婴幼儿做必要的体能检查,并向家长提出合理的建议;4.将体育锻炼纳入学校成绩评定范围,纳入校长考察的范围:体育成绩要实实在在地计入中、高考成绩中,体育考试内容可以适当拓宽,要真正达到考试的目的。

二、学校体育要以锻炼学生体质为出发点,放弃“金牌之上”的考核目标

目前“金牌之上”仍是学校体育考核的标准,中小学体育教学成人化、竞技化色彩浓重。正是在加强素质教育的耀眼光环下,体育沦为智育的陪衬,体育锻炼成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学校体育教学陷入尴尬的境地。仔细分析其原因,我们大家都会发现,主要根源还是在于中、高考的“指挥棒”在发挥着“指挥”的作用。如果我们能够把体育成绩作为中、高考的成绩计入总分的话,无意学校就会重视体育锻炼,家庭和社会也会另眼相看体育了。我们大家普遍有着急功近利的想法,也是造成体育不被重视的原因之一。我们的社会普遍不存在长远的目标,反而很看重短期利益,对于体育锻炼也不例外。如何改变上述问题呢?除了大力倡导全社会重视体育锻炼之外,还有就是要把学生的体质高低作为考察学校办学好坏的标准之一,从源头杜绝轻视体育的观象。

当然,有理由说,应试教育的本质没有发生改变,造成体育“口头上重要,操作中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根源依然存在。人们俨然有理由对这项运动的效果产生怀疑。而在考试“指挥棒”的作用下,即便是采取将体育成绩与中、高考挂起钩来的“硬”政策,也极可能继续陷入应试教育怪圈,反而给学生增加更大的负担。惟有把孩子的体质培养当作事关国家和民族的大事来看待,树立民族责任感,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三、体育教师本身要重视学生的体育锻炼,上好每一节体育课

体育老师要自己看重自己所承担的教学工作,要真正上好体育课。同时,在校园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投球、跳绳、踢毽子……让动感的音乐和欢快的笑脸每天出现在校园的角落里,要建议学校开展“大课间”活动,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得到体育锻炼。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和空间来增加学生的活动时间,以此来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特长。要组织学生开展必要的课外体育活动小组,指导他们开展积极有序锻炼活动。多年以来我一直特别重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把它当作是课内的补充,收到很好的效果。我从来不让位体育课,即使有些老师要求占用我的课,我也会拒绝的,我始终认为自己的课不上好那本身就是自己对自己的不尊重,也是对体育的不尊重,对学生权利的不尊重,因此我的体育课从来就是上得最好的。现在教育部有关部门又编排出台了校园舞蹈,我认为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利用这样一种全新的锻炼形式,来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学生的体育美感意识,提高他们的身体机能和素质。

各级部门应积极支持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支持体育教师的工作。不但要转变观念,把学生健康当作事关国家未来的大事来抓,还要更加重视制度的执行力,将学校日常的体育课及体育活动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出台严格而更加具体的落实措施。只有这样,才会逐步扭转青少年体质下降的趋势,让这些“早晨八九点的太阳”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锻炼重视
怎样上好初中数学课
谈谈提高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高中生英语听写技能的锻炼
大众健美操锻炼营养补充的研究进展
不要轻易剥夺孩子们成长的权利
公路工程的养护管理分析
在数学中锻炼高中生意志
浅析体育教学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