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学习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

2009-09-05 04:10唐海红
学周刊 2009年10期
关键词:书本内化创设

唐海红

新目标英语《Go for it》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融汇话题、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形成了一套循序渐进的生活化学习程序,增加了复习单元、文化背景知识和学习策略及任务型学习成分和语篇输入。因此学生置于运用语言的活动中去分析、理解、操练,从模拟交际到真实交际,以达到真正掌握英语的目的。这一切都得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以及教师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客观条件,才能有效地实现。学生学习的专一性、高度的注意力,是他们学习好的关键。兴趣是学习活动中一个重要的心理因素,可以起到内驱和强化的作用,快乐地学习,在学习中获得快乐,这是课堂教学中所追求的效果。

一、创设一个学英语、用英语的环境

首先在教室内设置英语墙报、英文标语、英语画刊等,对各物品贴上英语名称的识记,设置合作学习的宽松环境,营造轻松民主、师生互动的课堂氛围。课堂上运用歌曲、挂图、投影仪等多媒体等创设情景,用英语扮演角色,用英语回答问题,用英语进行思维和想象。在教室外开办“英语角”,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在校内外常用英语进行会话。为了开拓学习资源,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图书馆、因特网、社区等资源,丰富学生的知识与经验,增加新鲜的智力刺激。如一次下午上英语课之前,面对已学习累又有点困的学生,我就引导学生说chant:“Hi, Hi, Hi!Listen carefully:study hard, you will be good, good, good.”使学生的精神和学习注意力即刻提高起来,以饱满的姿态开始这节课的学习。在给学生讲授完八年级上册第7单元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之后,有的学生回家时与同学就How to make dumplings? 在电话里用英文交谈了起来。这些表现正是学生学习英语后一种自我追求、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表现。

二、优化教学内容,使语言实践内化

新目标英语不只是看一节课教的内容多少,最重要的是在实践中能用多少,这种“学会”、“能用”就是“内化”。为此,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就要以此为目标优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手段,优化“识记——操练——运用”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成功感。

优化教学内容,就必须吃透教材,活化教材,使教材内容生活化,让学生感到书本语言和我们生活实践贴得很近,对教学内容具有亲切感,进而产生浓厚的求知欲、强烈的进取欲,变被动吸取为主动探索。因此,创造性地钻研教学内容,在利教、便学、易记上下工夫,在培养学生能力上下工夫,是切实有效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优化教学手段,必须充分利用和创设情景,无论是语言情景、实物情景、声像情景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听录音、看投影、角色对话等,让学生入情入景,努力使书本语言和实际运用统一起来,使课堂教学在全方位、多层次的活动中轻松愉快地进行。

优化教学过程,必须把重点放在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上。必须纠正从书本回到书本的一读二背的简单识记、而要从识记、操练向运用飞跃,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必须使学生听、说、读、写四种技能得到全面发展,并能综合运用。必须通过强化训练,提高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能力,坚持每天值日汇报,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比赛活动,如阅读、讲故事、唱歌、书法、简笔画等,这些都是提高学生学生语素质,实践英语“内化”的重要举措。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课堂教学也是一种“蒙太奇”艺术,教师在课堂上将各种不同的活动有机地组接起来,使之产生连贯、呼应、悬念、对比、暗示、联想等功能。活动之间既要丝丝相扣,又要循序渐进。教师只是引而不发,声东击西,给学生留有自我内化的空间,任务型教学是一种方法,就让我们在教学中做到:落实中发展,活动中运用。

猜你喜欢
书本内化创设
玩转书本
打开书本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回归书本:慢读的乐趣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德鲁大叔内化营销胜过广告
开在书本里的花
海外华语教材的文化“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