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给学生带来的新变化

2009-09-05 04:10李向春
学周刊 2009年10期
关键词:新教材美的数学

李向春

新课标已实施很长时间了,作为新课标的实施者,笔者已充分体会到数学教学已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简单的教学活动过程,而是学生学习、探索、掌握和应用数学知识的活动,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新课程教育改革给学生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呢?我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谈一谈自己的初步体会。

一、新教材唤起更多的学生喜欢数学

现在的课本,多数内容需要我们收集数据,设计课件,熟悉电脑。有许多课外的知识需要我们补充,还有的需要我们自制教具。当然我们的苦功并不白费,数学课因此具有了欣赏性、实践性、可操作性,这样的教材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使得学生更乐学了。如“几何图形”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给出各种各样的图形,有圆柱体、圆锥体、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体,让学生走上讲台,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图形的特征,从而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点、线、面的有关知识,感受到图形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后布置作业,任做一个几何体,自己设计画图,评选出优秀的作品在数学活动周上进行展览。这样不仅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所学知识,也为下一节的“展开与折叠”做好铺垫,还转变了学生对数学已有的枯燥、高深的旧观念,消除了他们对数学的畏惧心理。在“用平面截几何体”的教学中,除课堂上通过教具直观演示外,还让学生利用水果、土豆、萝卜等实物制作几何体并进行截面观察,这样不仅使学生获得了知识,还增强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

二、新教材使学生学起来轻松愉快

为什么能如此呢?我认为这与新教材的特点有直接关系。新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1.实践性——联系实际,贴近生活。第一章的“几何图形”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就不用提了。第二章的“正数与负数”编排时,课本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对于某地某一天的最高与最低气温怎样表示?家庭在某段时间内的收入与支出怎样表示?某超市一天的上货与出货怎样表示?等等。第三章“估算与近似”的内容编排上,课本提出了许多具有实践价值的、实际生活中又需要的数据:我们刚刚进入一个新的学校,可能会向家人、朋友介绍自己的学校规模,如教师人数、学生人数、学校操场面积、学校占地面积等等;再如,你可能向你的新同学、新朋友说起你家离学校有多远的话题,这些都需要我们亲自操作、估算,而学生在进行这些工作时,会感到十分轻松、愉快。

2.趣味性——趣味直观,栏目多样,图文并茂,启迪思维,引人人胜,富有挑战性。新教材编排上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开辟了各种各样的栏目,如“观察与思考”,引导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去观察与思考,把我们带入崭新的数学情境。“一起探究”,鼓励学生尽情地去猜想,并把自己的想法与疑问与同学和老师一起探究。以及“大家谈谈”、“试着做做”、“做一做”、“回顾与反思”等栏目,都有效地启迪了学生的思维。

3.发展性——面向全体学生,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符合学生认识规律。使每个学生都学习有价值的数学,都能够获得自身发展所必要的数学,都能在数学上获得适合自己的发展途径。

4.探究性——缔造条件,为学生提供自主活动、自主探索的机会,进而获取知识技能。因此,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不回避遇到的困难,乐于与他人合作,愿意与同伴交流各自的想法,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学起数学感到轻松、愉快,没有压力。

三、新教材使学生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

传统数学教学以教师“讲”为中心,没有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性和能动性,不利于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我们就会发现学生不但能够创造性地解决相应的问题,而且能提出多种解决问题方法,教师只需适时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比较,让学生掌握一种常规的解题方法。

四、新教材突显出数学美

美存在于人的生存环境和自身生存过程之中,只有真正揭示出其深刻内涵,才能使中小学生具有健康、纯净的心态,以积极的精神面对世界。

科学美是指科学与美的联系以及人在科学认识活动中产生的美感。科学美在各门自然科学中是广泛存在着的。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存在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数学是一个“美的王国”,数学中的美,还表现在它的精确美、抽象美、逻辑美、简单美、符号美、和谐美、对称美、秩序美、统一美上。正如英国数学家罗素所说:“数学如果正确地看它,不但拥有真理,而且也具有至高的美。”纵观数学领域的一切公理、公式和定理,无不是对客观世界存在的秩序、对称、和谐、统一的美的反映。数学家正是由于对这种真理和美的追求才促进了数学自身的发展,从计数到总结运算法则;从加法、乘法的逆运算到减法、除法;从具体数字到建立代数方程;数的概念也从正数发展到负数、从正有理数发展到负有理数、从实数发展到复数和虚数等,无一不是对数的王国的秩序、对称与和谐的追求。

综上所述,数学教学实践中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其本质就是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理解分析,理清数量间的相互关系,找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案。这种做法好处多多,最主要的是避免了老师讲,学生听;其二,问题一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由实际问题引入抽象理解,集思广益,学生学起来积极主动,兴趣高,方法多,正误明显,便于比较。学得印象深刻,基本功就扎实,实施素质教育就不再是一句空话。以上是本人尝试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一点感受。我将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领会新的理念,在新的教育改革大潮中,贡献出自己的光和热。

猜你喜欢
新教材美的数学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担当意识:历史新教材渗透不可或缺
好美的雾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