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飘》中郝思嘉的魅力形象

2009-09-14 01:38何姣姣
文教资料 2009年17期
关键词:白瑞德南北战争郝思嘉

何姣姣

摘要:《飘》中多方面多角度地描写了女主人公郝思嘉在爱情生活、经济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性情仪态,表现出了在战争年代女性独有的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精神。战争的洗礼使得郝思嘉能够适应新局势、新生活,敢于打破一切旧传统,走出家庭,成为独立而坚强的女性。

关键词:《飘》郝思嘉女性南北战争

战争给人类带来了痛苦和灾难,然而战争年代孕育出的许多艺术作品却给世人带来了宝贵的精神食粮。一百多年前波及全美的南北战争给予美国人民持久深刻的影响,但也使我们读到了这样一部不朽的文学杰作——《飘》。

《飘》是第一部以南方女性视角来描写美国内战的小说,作者米切尔将女主人公郝思嘉放到美国南北战争和战后重建时期的广阔社会背景上,多方面展现了她在爱情生活、战争生活、家庭生活和经济生活中的性情仪态,展示了她那曲折多变的心路历程和精神世界,塑造了一个不甘平庸、执着追求自我存在价值的女性形象。

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后,女性多数时候处于弱势地位。《飘》中的女主人公郝思嘉在男尊女卑的历史背景下,却从心底不接受传统的性别歧视、不甘处于被动地位、忠于自我、敢于喊出自己想要的并付诸行动。她自始至终反叛着她心里无法认同的阶级和性别歧视,以实际行动追求探索着如何做一个与男性同等甚至比男性更强的女人。她16岁进入社会,到28岁时仍然孤单一人,12年期间,她先后嫁过三个丈夫,两度守寡,生过三个孩子,也曾努力振兴家业,被誉为世纪美国的乱世佳人。她有自己的主张,对自己充满自信,希望并且也成功地确立了自己的主体地位,并在寻求自身价值的过程中展现了女性的智慧和魄力。

一、打破传统,注重自我意识的存在

南北战争时的美国,过着养尊处优生活的南方贵族女性一向是依从、柔顺和隐忍;她们是小鸟依人的小姐和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不能有任何言行上的逾越。她们承受着来自男性和自身的双重压制,丧失了基本的自我意识和自尊,完全服从于男性的价值取向,在自我牺牲和自我压抑中卑微地生活着。

而女主人公郝思嘉却是女性中的特例,她不会忍气吞声,不愿守着虚无的好名声而呆在家里挨饿,更不愿意为虚假的名誉而牺牲一生的幸福。思嘉是在爱的怀抱里长大,家人对她的宠爱造就了思嘉任性而无所顾忌的张扬个性。少女时代起,思嘉就充满了反抗意识,母亲传统的教导无法磨灭她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幸福爱情的向往。她和男孩一起爬树、扔石子;她拒绝在参加宴会前塞饱肚子;她敢于在16岁的豆蔻年华就直截了当地对艾希利表白,遭到拒绝后,一气之下嫁给了查尔斯;在遭到瑞德的拒绝后,为解塔拉之困,她又违背了基本的道德观,抢走了自己妹妹的未婚夫弗兰克。幸运的是,战争结束了这两段不幸的婚姻。思嘉守寡后,对寡妇得披一辈子黑纱,一辈子不能享受正当娱乐的上流社会的清规戒律怀着万分悲愤之情;在义卖会上,尚处于服丧期的思嘉面对瑞德的邀请,终于勇敢地冲破一切束缚,打破传统,在众目睽睽之下和瑞德跳起了苏格兰舞。

“不要回避我的问题。究竟你觉得旁人的议论要不要紧呢?”

“唔,如果你一定要我回答,我就说——不要紧!”……

“本来就够坏的了,再跳一场又何妨呢?等我跳过五、六场之后,兴许让给别的小伙子跳那么一场两场,不过最后一场还得归我。”

“唔,好的。我知道自己是疯了,但不管它了。无论人家怎么说,我都一点也不在乎了。我在家里已坐腻了,我就是要跳,要跳——”

面对种种责难和鄙视的眼光,思嘉无所顾忌地跳着,她要用跳舞来洗刷自己内心的憋屈,表达自己对新生活的向往和清规戒律的毫不在乎。郝思嘉的言行超越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定位,是一种自我意识的张扬。是注重自我而不顾一切展示自己独特魅力的表现,在她的活力和极强的适应能力面前,上流社会的种种不成文的戒律则显得那么落后和苍白。

二、经济独立,努力实现自我价值

南北战争之前,郝思嘉在父亲为之创造的塔拉农场里无忧无虑的生活着。然而南北战争的爆发打破了庄园的宁静。那昔日天堂般的暖巢,如今只是一片荒凉和寂寞。田园荒废了,仓库烧光了,黑人们都走了,母亲死了,父亲痴了,丈夫也丧了命,还有两个妹妹在疾病中挣扎……战争让思嘉卷入了本不该属于她却又无法逃离的生活。在多重的困难面前,她勇敢地选择了面对。于是“自出世以来从来没有不戴帽、不披纱罩在太阳里走过路”的思嘉,无可推卸地担起了生活的重担,成为一家之主。

战争在摧毁了思嘉美好生活的同时,也为思嘉提供了展示自我魅力的契机,使她能够从家庭生活中挣脱出来,走向社会,施展才华,为事业而奋斗。上流社会的家庭陷入贫困,人们都不愿意进行艰苦的纷争。他们认为,只要坚守旧日的传统,哪怕受穷仍然是高贵的。然而郝思嘉“没有这种感觉,……她是不打算一辈子受穷”。为了全家人的生计,郝思嘉冲破了社会对女性的偏见,万事亲力亲为。她下地摘棉花,顶着烈日在废弃的果园里挖蔬菜;骑着一匹孱弱的小马到邻居家借种子、了解外面的情况……她以实际行动向男尊女卑的腐朽观念发起了挑战,开始主动地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她开始像个男人一样抛头露面地做生意。在商业界里参与男性的竞争。她私自借钱买下了亚特兰大的一家锯木厂,亲自经营,为了盈利,甚至不顾怀着身孕往返于工厂和城镇之间。她还和众人痛恨的“北方佬”做生意,并凭借自己出色的才能,她的事业不断地取得成功,这傲人的成就使得她不再需要依附男人生存,取得了经济上的独立,同时也实现了自我价值。

在创造事业的过程中,郝思嘉由一个无忧无虑、贪图享受的少女变成了一个精明能干的当家人,在建设生活和管理家庭方面表现出特殊的才能,成为生活中真正的强者。同时,在郝思嘉的身上,传递了这样一个主题:人生的永恒在于奋斗,在于对命运顽强不屈的把握。

三、执着于爱,勇敢追求自己的幸福

在男尊女卑的时代,传统观念里的婚姻,男人为主,女人为次。然而,郝思嘉的一生都在主动地追求爱情,追求自己的幸福。她不肯接受父亲为她选择的婚姻,而是主动向艾希礼表明爱慕之情。郝思嘉就像一个骄傲的公主,掌握着所有的主动权,主宰着自己的爱情和婚姻,自由自在地追求她所向往的幸福。

少女时代开始,郝思嘉就爱上了艾希礼。为了得到他,郝思嘉用尽了方法,在遭到拒绝后,她开始视婚姻为儿戏,嫁给了自己根本不爱的查尔斯。她情愿自己养活艾希礼一家,宁可牺牲自己辛苦经办的木材厂的多半利益。也不让他离开他……她始终执着地爱着艾希礼,一个与她的世界格格不入的男人。她可以为他做任何事,乃至献出自己的生命。然而,当她如愿以偿地得到艾希礼之后,思嘉才意识到自己所追求的爱情和幸福并非如此。这种执着甚至有些盲目的爱情让她大失所望。

艾希礼之后,思嘉生命里另一个重要的男人白瑞德出现了。白瑞德是郝思嘉有生以来遇到的第一个比她更强有力的人。白瑞德身上所散发出的“北方佬”独有的男性气质深深地吸引了郝思嘉,然而女性独有的骄傲让思嘉拼命地抵制自己对白瑞德的欣赏和爱恋。所以,无论白瑞德对她如何一往情深,思嘉始终玩弄他于股掌之间。需要时便去找他,困难过后就把他抛弃。白瑞德在长时间受爱的煎熬之后,终于理智地选择了离开。他的爱情已经被思嘉对艾希礼顽固而盲目的爱消磨殆尽,即使思嘉一再地表白和恳求,也无法留住瑞德。瑞德的离去宛如一剂清醒剂,把思嘉从虚幻的爱中唤醒。让她明白自己一直所追求的爱情和幸福其实正是白瑞德所给予的。思嘉决心无论如何也要把瑞德再次找回来,她知道,世界上没有哪个男人她无法得到,只要她下定决心,她就会想出办法把他弄回来。

四、结语

《飘》以思嘉的一段心理独白结束。“我明天回到塔拉再去想吧。那时我就经受得住了。明天我会想出一个办法把他弄回来。毕竟,明天又是另外的一天呢”。

“Tomorrow is another day!”多次成为思嘉处于困境的精神动力,她相信所有的痛苦和挫折都将成为过去。明天将会是另一个开始。只要自己付出努力,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在郝思嘉身上,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传统与反传统的冲突,米切尔以女性特有的敏感、细腻和情感化的思维品质来表现一种独立自主、坚强不息、勇往直前的女性难能可贵的魅力。郝思嘉的叛逆反抗精神成为了女性世界强大生命力的象征。她身上散发出的美是一种野性美,是她内心世界旺盛精力的体现,正是这种不甘平庸、勇于开拓和创新的精神。支撑着她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勇往直前,成为生命的强者。

猜你喜欢
白瑞德南北战争郝思嘉
狠狠代入了!300封假情书救回绝境“竹马”
Little Women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飘》读后感
《飘》中白瑞德形象简析
美国南北战争中的女性——斯嘉丽
《飘》中有关南北战争的解读
《美国南北战争》教学设计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