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事

2009-09-24 06:43苏震亚
散文百家 2009年9期
关键词:鞭子头牛合伙

苏震亚

当我们吃糠咽菜啃树皮,终于度过了那个饿死人的年月,社里不得不将死剩的牲畜按各家各户人口多少、宅舍圈子大小分配到户。不晓得那天是几月几日,只记得那个下午父亲突然吆来了一黑一白两头牛时,小小年纪的我产生了不小的诧异与惊慌,原因是那两头牛,白的白得无一丝杂色,黑的黑得纯粹无二。现在想起来,在我并不简短的半世人生经历当中,耳闻目睹的所谓黑白分明,似乎那两头极具个性的牛表现得最活灵活现了。

说起来也怪,那两头牛毛色不一、黑白分明的外部形象,本来就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再加上性情的差距简直是天壤之别,实在让人难以捉摸。就说那头白牛吧,勤快得这里才吆喝才举起鞭子,那边就动作敏捷地跑开了,眼神里透出知人心事似的狡黠与厚道。而那黑牛则完全是另一种性格,蔫得即使你将鞭子抽在它身上,也只将腰塌拉一下,眼睛瞪着挤几下,步子还是快不起来。你若性急,再来它几鞭子,它那步子是迈开了,但还是不紧不慢的,一副急死人的样子。为此,我从父母那里记下了“蔫牛一张好嘴,快牛四条好腿”的经验之谈。

那年端午前后,村子里各家各户饲养的牲畜先后都开始出圈吃青了,我自然吆了黑白两头牛到山里去牧。大概是我年纪小的缘故吧,第一次赶牛出征是在父亲教导性帮助下进行的。当村子里平时的几个小伙伴合伙将自家饲养的牛、驴和骡子,赶上了村子后面的山梁时,我正极不情愿地按父亲指定的路线把牛吆到了村口大路上,让牛顺着路畔有草的地方向北而行。父亲手指着往北的方向说,从这里一直往前,到下马趟子往右拐上刘家湾,让牛去穿埂子,埂子上草多草长,牛能吃饱。然而,这时父亲已完全看出了白牛跑得快,黑牛走得慢,一前一后之下,让我作难的局势。所以,他几次想走却又未去,硬是帮陪着我,把牛吆到通往刘家湾垴的一条大埂子上以后,才且叮咛且走的。父亲走后,有些后怕的我,是严格按照所属事项管理那两头牛的。譬如说要在头牛的前面押着,不让它的速度太快,不然那白牛就跑远了,黑牛还在后面,无法关顾时前后的牛就都会吃粮食青苗等等。所有的问题几乎全都被父亲预料中了,但所有预料中的问题都发生了:那两头快慢不一、性格相异的牛,快的快得真难以控制,慢的慢得实在叫不上快,我前后顾及不及时,黑白俩牛先后都吃了粮食青苗,我自然害怕得哭了鼻子。并在情急之下往回赶时,忘记了拿原本是准备拾些柴火畜便之用的粪筐,害得我和父亲在天老黑老黑后,又在白天里走过的地方寻找了一遍,直到找着。

记忆中那晚的上弦月很好看,满天的星儿很稠,有好多像我小伙伴机灵的眼睛,不住地眨呀眨的,像给我使眼色透露以后和他们合伙放牧的心迷似的。

以后,父亲果然同意我和邻居家的英虎哥合伙一同上山梁、下河沟牧牛了。从此,我也少了因为白牛快、黑牛慢而导致的辛劳,同时还会在晚上回家时提来至少半筐牛粪驴粪,以贴补家里以后烧饭暖炕的炊烟。

嗨,两个光屁股孩子,前头一个押着,后面一个吆中带堵着,还真能把三头牛的速度控制起来,完全按照我们的意愿,忽紧忽慢、向北向南向东向西了呢!

牛有勤有懒,两头这样的牛合在一起让一个孩童管理,显然是要吃些苦头的。但牛不欺人,即便是对弱小的孩童。我开始牧牛时年龄不过六七岁,先后三四年时间,无论那头纯白色的性格勤快的白牛,还是那头清一色的蔫黑牛,就是我第一次和它们打交道,它俩一前一后搞得我浑身大汗,我气愤地用木棍打着它们时,也不曾抵我一角、踢我一蹄。其实它们不过是以其各自的视角和味觉,想多吃一些自己眼里好吃的草而已。除此而外,还能有什么呢?说透了还不是饿的!这近似于普通人们心理活动的秘密,我是一次在那头黑牛为吃几根鲜嫩的青草,对我的鞭棍抽打于不顾的现象里发现的。这跟我后来到县城工作期间碰到过一个乞丐不顾饭店人员的痛骂,硬是将一位阔人剩下的一碗面条吃了才走的道理几乎一模一样。

常常想起那两头牛和与牛有关的事,就常常觉得牛也是通人性的。但牛的典型性近似于人类那些心地善良的人,而并非所有的人。可世间的那些歹人、恶人似乎与我认识的牛永远也搭不上界,并且是他们自己永远也无法理解的。

牛事即人事。近些年来我渐渐发现,好多人(也包括我)周围的所谓朋友,其实根本比不得日常生活当中的一头牛。牛的吃苦耐劳,牛的忍辱负重等等。

猜你喜欢
鞭子头牛合伙
鞭子
多少头牛能“炸飞”学校?
天上有头牛
鞭子
某师傅一年要杀多少头牛?
鞭子
老牌国企的“有限合伙”实践
五毛钱能买多少头牛
基于分时权变视角的合伙治理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