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专家的成长之路

2009-09-24 08:14
劳动保护 2009年5期
关键词:通风应急工作

林 静 杨 璇

2009年3月5日,国家安监总局召开2008年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座谈会,公布了总局享受2008年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3名专家,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李湖生名列其中。

只是比别人认真一点

1964年3月,李湖生出生在江西省永丰县一个农民家庭。家中兄妹6人。父母的勤劳和刻苦,给了孩子们最好的启蒙教育。6岁起就开始上学的李湖生,对读书充满了兴趣。不仅功课学得好,而且还非常愿意读课外书。

在农村上学,都是从初中开始住校,星期六下午才能回家。到家里放下书本,李湖生就赶着帮父母干农活挣工分。无论是读书还是干活,李湖生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吃苦,不怕挫折,靠着从父母身上继承下来的刻苦精神,他在学校一直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不仅学习好,李湖生还担任着班里的体育委员,擅长短跑和中长跑,还曾代表学校去参加县里的比赛。

1977年高考的恢复,使得中国年轻一代的命运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也给生活在小山村的李湖生带来了希望。他除了上课完成学业之外,还捧着父亲年轻时用过的一套教材苦读。1979年,年仅15岁的李湖生考上了淮南煤炭学院(现安徽理工大学)采矿工程专业,成为村里的第一个状元。1984年,李湖生考上安徽理工大学安全技术及工程专业研究生,1992年,李湖生又选择攻读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安全技术及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成为一名工学博士。每一次深造,李湖生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安全工程专业,一直到学成后的工作,也从没有离开安全领域。从此,李湖生与安全科技研究结下不解之缘。

回忆读书生涯,李湖生感到,自己之所以能够从农村的一所学校脱颖而出,考上大学,并一直执著地读到博士,并不是自己比别人聪明,也不是像现在的学生有很多培训班以及大量的复习资料可以参考,那时候靠的就是比别人多一点认真,多花精力在学习上,最终就能比别人多一些收获。

三段科研生涯

1983年大学毕业后,李湖生留校当了老师。除了担任矿山通风与安全方面的教学任务,他还主动承担了学校里的科研任务,开展矿井的通风和火灾方面的研究,用计算机来辅助矿井的通风和防火灾的设计。李湖生做过的项目包括:计算机辅助绘制通风图软件包、矿井火灾时期通风模拟与控制软件系统、矿井通风网络优化调节软件系统、矿井通风管理现代化应用软件系统等。其中李湖生开发的矿井通风设计软件,已经在淮南、淮北、大同、徐州等矿务局应用,帮助煤矿解决了一些通风及矿井安全的问题,是国内最早开发并运用于企业的计算机软件。不到30岁,李湖生已经在安徽安全科研领域小有名气。1992年,李湖生以“多封井复杂通风系统正常与灾变时期通风模拟与控制”项目,获得煤炭工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8年,李湖生偶然从报纸上看到,一位从日本留学回来的博士金会庆,开办了一家事故隐患研究所,将自己在日本学习和实践中获得的学识,应用于我国的事故预防研究中,获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则报道对李湖生的触动非常大,他不禁想起自己一直从事的安全方面的产品开发研制。尽管也开发出一些产品,但是真要把产品做大或者推广,在学校的环境中就比较难。在几年的工作实践中,李湖生看到,企业对安全科技产品的需求非常大,迫切需要一批安全领域的科技人才投身市场,为企业开发出适合高危行业和岗位的好的产品。李湖生毅然放弃了自己稳定的工作和副教授的职位,来到安徽三联事故预防研究所,担任技术开发部主任,从事道路交通事故预防技术方面的技术及产品研究与开发工作。

企业的开发工作,完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产品研究主要是以技术应用性的开发为主。李湖生在这家研究所工作的7年中,围绕交通安全方面,开发出一系列软件和硬件产品,如122交通事故报警指挥系统、数码相机式电子警察系统、公安110接处警及报警联动系统、公安110/122/119三台合一综合指挥系统、公路车辆自动记录(治安卡口)系统、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公安应急指挥系统成套技术设备等。在研究开发中,李湖生首先根据社会需求,提出设计的理念,并通过企业或用户的市场行为,把产品推广出来。与学校科研不同之处是,在企业开展研究,做出来的产品很快就能到市场上得到检验,并且可以加以完善。

在研究所工作的7年,是李湖生最有成就感的一段时光,他的“中国道路机动车交通事故防治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获得2002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公安应急指挥系统成套技术及设备”项目,获得2004年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他本人被评为2001年“合肥市青年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003年被授予“安徽省人民政府‘贡献奖银质奖章”,2003年当上了“安徽省劳动模范”,2004年获得“安徽省青年科技奖”称号。

2005年4月,李湖生的人生又迎来了一次转折,他被破格选拔进入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担任发展规划部主任、副总工程师,负责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相关理论与技术研究。

对李湖生来说,作为安全科研领域里的科研人员,能够到中国安科院工作,真是一个很好的机遇。2004年中国安科院挂牌成立后,急需引进一批科研人员,刘铁民院长亲自出面,多方交涉,才将李湖生的档案和人事关系从最早所在的安徽理工大学转来,并解决了李湖生一家在北京的户口。

来到安科院没多久,李湖生就参与了国务院组织制定的国家“十一五”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的规划。由于过去的实践经验,新的领域可以站得更高一些,看得更远一些,所以在参与这样一种全国性规划的工作时,就能够主动反映出自己在应急领域中多年的积累和沉淀,使自己的思想通过国家的规划体现出来。与过去的工作不同点在于,在学校和企业做的多是比较具体的产品,到安科院后,则更多的是综合性的科研工作,特别是宏观性的较多。作为安科院的副总工程师,就要考虑怎样把这些宏观性的思路,通过规划或者是国家的宏观政策反映出来。因此,现在的工作对于全国的安全生产形势的发展起到的作用会更长远一些。如李湖生参与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演练指南”项目,就是分析研究了各种突发事件应急演练的形式,针对如何组织评价演练活动进行指导,它对于全国公共人员密集场所应急处理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几年来,李湖生先后参与多项国家“九五”“十五”“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目前正在从事公共安全应急救援体系、应急通讯技术、应急信息管理与指挥决策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他已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30多篇,参与编写高等学校统编教材3部。2008年,李湖生获得“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荣誉称号。

成功的关键是学以致用

从学校走上社会,每一个人都会面临选择。是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工作,还是选择最有前途、回报最高的行业,历来是刚刚走出校门的学生们的难题。经历了3段职业生涯的李湖生,归纳了自己的经验后,给出了一句话的建议:最关键的还是学以致用。从小学学习开始,直到博士毕业,积累了十几年的知识,怎样在工作中发挥作用,李湖生深有感触:尽管在学校里学到了很多知识,但是放到社会上去应用,还是会有一定距离。只有选择自己所学并感兴趣的工作,经历过一段时间的市场化磨炼,将所学专业知识转化为科研成果,再通过企业把成果推广应用,才能将科学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如何更好地发挥安全科研领域的技术带头人的作用,为我国和谐社会的安全发展尽到自己的一份力量,李湖生以自己的经历作了示范。目前我国的安全科研人员分为三类,恰恰就是李湖生经历过的这三类。一类是在大学的科研人员,他们在教学的同时,既要申请一些国家科研项目,又要积极为企业提供各种服务;第二类就是在企业专门从事安全科技产品的开发人员,他们的工作直接面对企业,为用户提供服务或者产品。这部分人员首先要从满足用户的需求出发,这是他们服务的根本。只有充分了解市场需求什么样的产品和技术,再通过自己所掌握的技术,形成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才能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第三类是在国家级的科研部门,如中国安科院,是为政府提供技术支持的单位,一方面要为政府做好“参谋”工作,就是从宏观方面对于国家发展规划、法律法规、安全技术标准,以国家智囊团的身份提供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就是开发一些关键性的技术。这指的是那些需要国家投入很大人力和很长时间来研究的技术,如国家的一些科学项目,都会投在像安科院这类国家级的机构里。这类机构的技术人员的任务,就是真正研究开发出新的技术,然后将研究技术通过多种方式转化给企业应用。在这种研究机构里的人员,无论个人能力多大都是有限的,需要依靠团队合作,经过很长时间才能形成预期的成果。

功夫到了自然会有回报

从事安全领域研究工作二十多年来,李湖生获得了多种荣誉,但生性淡泊的李湖生从未有大喜大悲的时候,无论是幼年时生活的艰辛,还是今天的成功,都不会影响他平和的心态。李湖生做人的信条是:不管在什么情况下,踏踏实实地做事,对承担的每一项工作,认认真真把它做好,日积月累到一定的时候,你所付出的努力,社会一定会给出一份相应的承认。

会上,李湖生的表态正如他为人那样谦逊平和:“我能有幸被选上,主要是体现了总局领导对安科院的厚爱,以及对‘科技兴安战略的重视。作为总局科技人员的代表,能够获得2008年度国务院特殊津贴,也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更是对全体安全生产领域科技人员的鞭策和激励。今后要更严格要求自己,把这份荣誉作为新的起点,勤奋工作,带动其他科技工作者,一同攻克安全科技难题,为国家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提供技术支持,为促进安全发展不断做出新的贡献。”

编辑林 静

猜你喜欢
通风应急工作
多维深入复盘 促进应急抢险
一例育雏室通风不良造成鸡苗慢性死亡的调查报告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不工作,爽飞了?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
浅圆仓智能通风系统在冬季通风中的应用分析
立筒仓通风效果的探索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