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把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着力点

2009-09-25 09:46龙根好
学理论·下 2009年7期
关键词:党员干部特色科学

龙根好

摘要:努力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到新水平,务必牢固树立科学的思维方法;务必牢固树立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务必始终围绕科学发展抓党建的工作思路。

关键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7—0035—02

胡总书记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明确提出,要“努力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到新水平”,并且提出了“六个进一步”的目标任务。“六个进一步”紧紧围绕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的目标,分别从加强理论武装、抓好第一要务、夯实群众基础、推动制度创新、加强组织建设、形成发展合力等六个方面,为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到新水平指明了方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务必牢牢把握的着力点。

一、牢固树立科学的思维方法,不断提高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大意义的认识水平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只有全面、准确、系统地理解和掌握科学发展观,才能真正学懂弄通,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

(一)从政治的高度认识和理解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把它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来坚持

科学发展观研究的是发展问题,回答的是“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基本问题。一方面它的主题词“发展”正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的反映和要求;另一方面它强调发展必须是能够解决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突出矛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科学发展”。正是这样一种双重的科学性,使得它同政治性联系了起来。因为,建立在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认识基础上的“发展”,正是我们党现阶段基本路线的要求;建立在解决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突出矛盾上的“科学发展”,正是执政党的执政使命。这就决定了是否正确对待和坚定贯彻科学发展观,不仅是一个科学性的问题,而且有一个政治态度的问题。

(二)从全局的高度认识和理解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把它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大战略思想来坚持

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的就是发展要着眼于全局、着眼于长远。有许多事情,从局部讲,从眼前讲,都是对的,但是从全局看,从长远看,却是不宜实行的;有的事情虽然是局部问题,但又是对全局有重大影响乃至于有决定性影响的局部,又必须作为大局来看待。这是我们工作中常常会遇到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作为领导部门要善于从大局上讲清问题,执行部门要坚持从大局上理解问题,真正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具有前瞻性、长远性、根本性的重大战略思想,贯彻落实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

(三)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和理解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把它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坚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直接解决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这一历史性课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大把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起整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于科学发展观来说,这样的整合,在理论上具有双重的意义: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又肯定了科学发展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价值,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二、牢固树立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不断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水平

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进一步更新我们的观念,保持与时俱进,必须进一步坚持改革创新,优化我们的体制机制,必须在实践中特别注重解决现实中的重难点问题。

(一)坚持解放思想,更新发展观念

时代在不断发展,一些新的问题和新的矛盾正在不斷突显,我们的发展只有始终坚持解放思想,才能在吸取当代科学文化最新成果的基础上保持活力。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场深刻的观念变革,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为过去成绩而自满;必须清醒认识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不为现有做法而束缚;必须清醒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不为传统模式所局限;必须清醒认识本地区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方位和水平,不为目前的小富而停滞。

(二)坚持改革创新,创新体制机制

改革创新是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要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首先要进一步健全经济社会发展的预防和安全机制。其次,要进一步完善重难点问题的处理机制。最后,要进一步完善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效的考评机制。每一位党员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搞的好不好,不仅仅是看记的牢不牢,笔记有多少,更主要的是要看在实际工作中有没有成效,群众评价怎么样。只有我们在事前、事中、事后这三个方面的机制建设上做实了,深入的贯彻落实活动才会具备制度依托,才会出实效。

(三)坚持实践特色,解决突出问题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要体现实践特色,着眼解决现实矛盾和突出问题。从当前来看,我们还存在着一些党员、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性不高、理解不深的情况,必须进一步深刻理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还存在着部分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能力素质与推动科学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必须进一步的解放思想,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的素质;还存在着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问题比较突出的问题,必须进一步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还存在着保障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不够健全的问题,必须进一步改革创新,进一步动员广大人民群众投身科学发展的伟大实践。

三、始终围绕科学发展抓党建的工作思路,不断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领导水平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但能不能抓住这个第一要义,关键要看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干部队伍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如何。

(一)坚持把深化学习、提高认识贯穿始终,着力做好“武装”的文章

用科学发展观来武装我们的头脑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对待科学理论的态度问题。科学发展是一个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必须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摒弃教条主义的认识方法,全面科学地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我们将把科学发展观的学习与改造我们的主观世界结合起来,达到用科学的思维改造自己片面认识的目的。要将科学发展观的学习与现实实践结合起来,在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的过程中,使每个党员在思想上切实有新的提高,在工作上切实有新的改进,在党性修养上切实有新的加强,在运用理论上切实有新的进步。

(二)坚持把依靠群众、发扬民主贯穿始终,着力做好“带动”的文章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新的阶层也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只有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可能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依靠群众,必须要通过发扬民主来充分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必须请群众参与,让群众知情,请群众监督,让群众检验,请群众评价,让群众满意,努力使学习实践活动成为群众关心、群众支持的民心工程,努力将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

(三)坚持把提高素质、造福人民贯穿始终,努力做好“锻造”的文章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的成果应由人民共享。我们推动科学发展,必须紧紧围绕这一核心,将发展的实效与满足人民群众的客观需求紧密联系起来。为进一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大力提高党员干部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素质和本领。我们看到,随着国内外形势的不断变化,部分党员干部的作风还不够实,视野还不够广,能力还不够强。针对这些问题,必须进一步改进作风,提高本领,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进一步强化广大党员干部提高自身素质,通过不断的锻炼和学习,建设成一支能够适应时代变化,具有强烈事业心,思想解放、素质过硬的党员干部队伍。

(责任编辑/石银)

猜你喜欢
党员干部特色科学
同心战“疫”,市人大机关党员干部在行动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要用好“五心”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科学拔牙
绥棱县 “三个注重”着力打造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