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语言的词素化现象对比

2009-09-25 09:46邱玉冰
学理论·下 2009年7期
关键词:外来词对比词汇

邱玉冰

摘 要:词素化包括音节词素化和词的词素化。汉语中有连绵词和外来词的音节词素化现象,并以单音节词素化为主。英语外来词的音节词素化较为普遍,除了单音节词素化,双音节和三音节词素化的现象也不少。另外,汉语和英语中一些原本独立的词也表现出词缀化的倾向,成为构建新词的重要方法之一。但是,汉英语言固有的词汇结构体系的差异又使汉英语言词素化现象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关键词: 词素化;外来词; 词汇;对比

中图分类号:H0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7-0205-03

目前我国语言学界关于词素化的研究并不多见,郭鸿杰和周国强[1]指出,词素化是外来词在汉语词汇系统中的动态形式,且已成为构造新词的方法之一;雷良启[2]认为双(多)音节单纯词的节缩语素化是汉语语素发展的一种表现;董晓敏[3]阐释了外来词音节语素化的文化因素;车录彬[4]也分析了汉语外来词的音节词素化的现象和成因。然而,目前关于汉英语言词素化的对比研究近乎空白,因此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语言学领域。

一、音节词素化和词的词素化

词素化包括音节词素化和词的词素化。所谓音节的词素化,是指从多音节词素中分化出来的那部分音节代表整词意义参与构词,从而获得语素资格。例如“的”是从外来词双音节词素“的士(taxi)”中分化出来的词素,“的”原本是纯粹记音的汉字,由于使用的广泛而逐步获得了表义的功能,由单纯表音到音义兼表,代表整词意义参与构词,而且有一定的能产性。由“的”构成的词语就有很多,如:打的、坐的、叫的、面的、摩的、飞的、板的、的哥、的姐、的票等等,是一个比较典型的音节词素化的表现。

王文斌教授在其《英语词法概论》书中提出了英语词的词素化概念,认为“所谓词的词素化,就是指能独立运用的单词,因语言表达的需要在构词上表现出词缀的行为,能与许多词组合构建出许多新词,具有很强的构词力。”[5]334-335词素化的词在构词中可起到前缀或后缀的作用,即起词素的作用。譬如英语“bound”一词,原本可以作过去分词和形容词,但它一旦与各种名词结合,至少能表现出四种意义,在词性上均为形容词:(1)表示“受约束”,如cultural-bound(文化制约的);(2)表示“笼罩”,如snow-bound(白雪皑皑的);(3)表示“方向”,如south-bound(向南前进的);(4)表示“封面”,如paper-bound(纸封面的),等等。“bound”就具有很强的构词能力,能构建出30多个形容词,在构词中起后缀的作用,是词的词素化表现。

本文拟对汉英词素化的特点进行对比分析,探讨汉英语言词汇发展的共性和差异,帮助语言学习者提高对汉英词汇构建和意义的理解以及对语言的整体认知。

二、汉英音节词素化对比

(一)音节词素化的类型

1.本族词语的音节词素化。汉英词汇系统中的词素化现象首先表现为本族词语的音节词素化。汉语中有一类双音节的单纯词,俗称连绵词,原本连绵词中的音节合则有意,分则无义,但随着人类认知的扩展和表达的需要,连绵词被节缩成一个单音节语素再重新构词,人们可以从“蝴蝶”、“蚂蚁”、“骆驼”、“蜘蛛”、“蟾蜍”等连绵词中分别析取出音节“蝶”、“驼”、“蚁”、“蛛”、“蟾”,词素“蝶”可组成“蝶舞”、“蝶泳”、“蝶恋”、“飞蝶”、“凤蝶”、“花粉蝶”等,“驼”可组词“驼峰”、“驼背”、“驼铃”、“驼毛”、“驼子”、“驼员”等等,被节缩出来的词素代表的是原词的整词意义,只是形式上简化了,这种现象也称为“无义音节语素化现象”[6]。

英语词汇系统中亦早有截取音节构词的现象,也叫“析取(clipping)”,例如英语词“extra, flu, lab, limo, navy,phone, plane, quiz”分别析取自“extraordinary, influenza, laboratory, limousine, navigator, telephone, areoplane, inquisitive”。[7]180-181通常析取出来的音节由于使用的频繁和历史的久远已根植于语言中。被析取的音节有些变成了自由语素,能独立成词和运用,亦可与其他语素组合构词。另一些被截取的音节成为了粘着语素,不能单独使用,必须和其他词根组合成词,起词缀的作用。

2.外来词音节的词素化。汉语外来词的节缩构词现象也由来已久,过去一般出现在术语、国名、地名等专有名词中,例如,译自梵语的外来词“佛陀、塔婆、禅那、魔罗、僧伽、比丘尼、释迦牟尼”分别被节缩为“佛、塔、禅、魔、僧、尼、释”,代表原词的意义来构造新词。还有音译外来词“美利坚、德意志、苏维埃、法兰西、亚细亚、欧罗巴、马克思、莎士比亚”等分别被节缩为单音语素“美、德、苏、法、亚、欧、马、莎”再重新构词的现象也非常普遍。现代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使汉语的外来词与日俱增,外来词的词素化现象已从专有名词扩大到普通名词,甚至动词。可以说,外来词的词素化已成为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构造新词的方法之一。[1]例如:“因特网(internet)”的“网”从整词分化而出, 代表整詞意义参与构词,有很强生成能力,可构成“网络、网站、网址、网页、网吧、网民、网友、网虫、网卡、网恋、网聊、上网、联网、校园网、人才网”等几十个词语,就是外来词音节词素化的表现。

英语中外来词音节的词素化的现象更为普遍。英语的词汇大多来自拉丁语、希腊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等语言,根据Zeiger的《英语小百科》的统计,英语中来自拉丁语和希腊语的词根和词缀占了总数的85.6%。[8]许多外来词最初都是被整个借用,其中一些后来逐步分解出音节来构词。例如,英语“robot”是一个单词,它是捷克作家Karel Capek在他的一部科幻剧中首先使用,指能给人干活的“机器人”。该词是他根据指“工作”或“苦工”的捷克语单词“robota”创造出来的。后来人们从“robot”中截取出音节“-bot”,代表“机器人”的含义,构造出bugbot(窃听机器人)、cancelbot(销账机器人)、knowbot(机器智人)、sexbot(性智能用具)、chatterbot(饶舌机器人)等新词。又如,“cafeteria(自助餐厅)”借自西班牙语,后来该词被截取出后两个音节“-teria”来构词,表达各种“小店”和“小吃店”,析取自德语名词“hamburger(汉堡包)”的音节“-burger”被用来表示某种“夹心面包”,借自意大利语的名词“paparazzi”原意是“专门追逐名人偷拍照片的摄影者或记者”,后来被析取出“-azzi”或“-razzi”音节构成,表示“跟踪者”之意,等等。[5]285-286

(二)音节词素化的形式

第一,汉语词汇中音节的词素化主要表现为单音节词素化,多音节词素化的现象极少。这是汉语以单音节词素为主的特点、双音节造词的规律所制约的结果。例如汉语外来词“佛陀、僧伽、酒吧、迪斯科、啤酒、巴士、奥林匹克”等都是析取出单音“佛、僧、吧、迪、啤、巴、奥、咖”等重新构词的。象从外来词“马拉松比赛”中析取出三音节词素“马拉松”来构词的情况少之又少。然而,英语词汇中单音节和双音节的词素化现象都很多,也有少数三音节词素化的现象。例如,词素“alterna-, docu-, info-, incog-, -holic, -burger, -cise, -teria”等分别析取自“alternative, documentary, information, incognition, alcoholic, hamburger, exercise, cafeteria”等等。这是英语以音节构词,英语中单音节、双音节和多音节词并存的特点所决定的。

第二,汉英语言中词素化的音节都有析出于词首的,也有出于词尾的。汉语析取自词首的音节如:佛(陀)、僧(伽)、的(士)、啤(酒)、迪(斯科)、咖(啡)、巴(士)、奥(林匹克),析取自词尾的音节如: (蝴)蝶、(蚂)蚁、(骆)驼、(蜘)蛛、(酒)吧,(因特)网。英语析取于词首的的音节如:extra(ordinary), info(mation), hyper(critic), hyp(ochondriac), homo(sexual), stereo(phonic),析取自词尾的音节如:(ro)bot, (cafe)teria,(ham)burger,(para)razzi,(alco)holic,(enter)preneur”等等。

汉语和英语的音节词素化现象是语言词汇扩展的自然趋势,它反映出人们避繁就简的构词倾向。外来词音节的词素化折射了人类社会对外来文化动态的认知过程:人们总是首先认识外来文化表象及其语词形式——外来词,然后再认识其内部文化特质——外来词音节语素化,最后加以创造而使之洋为己用,从而丰富语言的表达。汉语和英语音节词素化的差异说明了词汇的发展演变总是受到语言本身的结构所制约,这是人类认知的自然过程。

三、汉英词的词素化对比

(一)汉英词的词素化类型

1.旧词素被赋予新义。词素化词在与其他词组合时是作为一个特定的词素加以使用的,其语义在某种程度上已被虚化,是一种半虚半实的词素,一种准词缀。[5]335尽管关于汉语是否有词缀一说学界仍有争议,但是汉语实词虚化的构词现象却是不争的事实。“现代汉语中的词缀实际上是实词虚化、形式化的结果。”[9]例如“手”用在名词、动词、形容词之后,组成“旗手、水手、歌手、号手、枪手、新手、能手、选手”等名词,这时的“手”已经失去了其本义,具有了泛化的“……的人”的意义。这样,原本独立运用的词“手”在构词中起到类词缀的作用,这样“手”就词素化了。根据潘文国等人对20世纪50—80年代早期主要论述过词缀的14部(篇)著作的研究,收集到的汉语词缀有近400个。[9]

在英语中,词的词素化现象也非常普遍。“从历史上看来,自由词素失去其独立地位而成为粘着词素是很正常的。例如后缀-less原本是一个形容词,意思为devoid of,后缀-dom, -hood, -ship也都曾经作过独立的名词,-dom的意思为doom, judgment, statute,是现代英语doom的祖宗,-hood表示condition或者state of affairs,与原来的名词hood(盖头物)的意思相去甚远了。”[10]64词素化的词在构词中作前缀或后缀,生成能力极强。例如:ill-常与过去分词结合,构成形容词,描述执行有误或执行不当的行动,如ill-judged(判断不当的)、ill-treated(受虐待的)、ill-considered(考虑不周的)、ill-chosen(选择不慎的)等;ill-与名词或形容词结合,可构成新的名词或形容词,表示令人不愉快的人或事,如ill-mannered(行为粗鲁的)、ill-tempered(脾气暴躁的)、ill-treatment(虐待)、ill-fortune(不幸)、ill-will(恶意)等。这时,ill-已有了前缀的特征,与作为自由语素的ill相比,词汇地位已经大为弱化了。

2.旧词语的意义被扩展。汉英词素化的另一种现象是旧词语的意义被扩展,组成了许多反映新生事物的词语。例如,近年来汉语颜色词“绿色”频频以各种转喻义与其他名词复合而构成新词,词素“绿色”至少有四种意义:(一)快速便捷:如“绿色通道”;(二)环境保护或环境污染治理: 如“绿色产品(指环保型产品), 绿色交通(指尾气排放量为零的电车),绿色壁垒(指进口国政府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由而对进口产品设置的贸易障碍),绿色殡葬(指既不占地又不污染环境的殡葬方式)”;(三)指健康,包括身体健康、精神健康、(发展的)健康持续和公众健康: 如“绿色网络、绿色阅读空间、绿色地产”;(四)指扣除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损失后所得的(值): 如“绿色GDP”。[11]“绿色”的转喻义都与其象征义“环保、健康、充满生命力”有关,是语义的虚化或泛化的表现。而且词素“绿色”的能产性很强,可构成“绿色奥运、绿色消费、绿色建筑、绿色城市、绿色农业、绿色革命、绿色标志、绿色能源”等几十个词语。

又如,英语独立词free既可与现在分词结合构词,起前缀的作用,指不受约束和控制的,如:free-flowing(畅通的)、free-floating(任意漂浮的)、free-ranging(无限的)等;free又能与名词结合构词,起后缀的作用,描述事物不再具有原名词的性质,如:debt-free(无债的)、risk-free(无风险的)、pollution-free(无污染的)、smoke-free(无烟的)等等,这样,free的本义弱化,意义扩展,其成词能力也很强,具有明显的词素化特征。根据Sinclair等编的Word Formation 词典收录的前后缀有近300个,其中包括-ability, -conscious, cross-, double-, -first, fresh-, home-, -most, -poor, -worthy等70多个原本只是实词的词素[12],它们的构词力都很强,这些实词词素化的现象反映了现代英语词缀发展的一种趋势。

(二)汉英词的词素化形式

汉语词的词素化同样表现为以单音节为主的趋势,也有少数双音节词的词素化。而且词素化的词通常不会发生词形变化,但構成的新词可能是双音节,也可能是多音节的。例如,“热”原本是个独立的形容词,也可转化为动词,还可作为词根构成热情、火热等。这些“热”都有词汇意义,并且是实在的。但是在现代汉语的使用中,“热”原有的词汇意义已经趋于虚化,在构词上产生了抽象的概括意义,并且逐步有了表示词性的类化作用,即用来指普遍流行的热潮。[13]由“热”组成的词语有许多:“旅游热、出国热、足球热、篮球热、刘翔热、姚明热、高跟热、吊带热、托福热、雅思热、科研热”等等。

英语词的词素化以单音节和双音节居多,而且,英语中有一种独特的现象,就是动词过去分词或名词+ed结构的词素化现象。根据Sinclair等编的Word Formation词典,这类的词素有-bound, -based, -headed, -made, -minded, -related, -ridden, -sized, -stricken共9个,它们的构词能力都非常强。譬如与-based组成的词语有50多个,与-headed,-minded组成的词语分别有40多个。[12]71-114它们多数与形容词和名词搭配,构成形容词,例如:(1)-based: market-based(以市场为主导的),computer-based(以电脑为主要工具的),broadly-based(有广泛基础的),foreign-based(以国外为基地的);(2)-headed:big-headed(傲慢的), clear-headed(思维清晰的),soft-headed(意志薄弱的), shaven-headed(剃过头的);(3)-minded:absent-minded(心不在焉的),open-minded(思想开放的),comumunity-minded(热心为社区服务的),career-minded(有事业心的),等等。另外,英语中一些短语也表现出词素化的迹象,如“-in-law”可与名词组合构词,指姻亲的家庭成员:father-in-law(岳父,家翁),mother-in-law(岳母,家婆),daughter-in-law(儿媳),son-in-law(女婿),sister-in-law(夫或妻的姐/妹),brother-in-law(姐夫、妹夫),等等。又如,“-to-be”常常与名词组合构词,指某人或某事将成为所描述的名词,例如,“mother-to-be”指的是将为人母的已有身孕的妇女,“husband-to-be”是指已经决定结婚的未婚男子。如此类推可以构造出许多词语:bride-to-be(准新娘),wife-to-be(准妻子),parents-to-be(准父母),emperor-to-be(未来的国王),teacher-to-be(未来的教师),lawyer-to-be(未来的律师),等等。

汉英词的词素化的共性是词汇发展的自然趋势,也是世界文化交流、汉英语言接触日益频繁而对语言影响的结果,其各具特色的词素化现象是汉英语言各自构词特点所决定的。

四、结语

外来词音节的词素化和词的词素化是汉英语共有的语言现象,是人类词汇发展的自然趋势,也是现代汉语和英语构建新词的重要方法之一。汉语中有连绵词和外来词的音节词素化现象,词素化的音节以单音节为主,同时,汉语一些原本独立的词也表现出准词缀化的倾向。相比之下,英语外来词的音节词素化较为普遍,除了单音节词素化,双音节和三音节词素化的现象也不少。和汉语一样,英语中一些原本的词根词也表现出词缀化的倾向,构词力很强。可以说,词素化的扩展演变是人类语言词汇动态发展的自然规律,词素化的共性是词汇发展的自然趋势,也是世界文化交流和语言接触对语言影响的结果。但语言本身固有的词汇结构体系的差异又使汉语和英语的词素化现象保持着各自的特色,反映了不同语言的人们有不同的认知心理。汉英词汇系统中的词素化现象对比研究才刚刚开始,更多有意义的发现还有待我们做更深入的探索。

参考文献:

[1]郭鸿杰、周国强.20年来英语对中国大陆现代汉语词法和句法的影响[J].外语教学,2003,(5):18-22.

[2]王建华、张涌泉主编.汉语语言学探索[C].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238-243.

[3]董晓敏.外来词音节语素化的文化语言阐释[J].语文研究,2003,(1):30-32.

[4]车录彬.汉语外来词音节词素化现象及其原因探析[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6):131-133.

[5]王文斌.英語词法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335-343.

[6]孙继善.无义音节语素化的形成及特点[J].语文学刊,1995,(5):32-34.

[7]Katamba, Francis. English Words[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4:180-181.

[8]张维友.Word与“字”的形态结构对比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2007,(5):83-89.

[9]张维友.英汉语缀合构词法比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2):37-40.

[10]Stockwell, R. &Minkova, D., English Words: History and Structur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64.

[11]王馥芳、马兰梅.风靡新千年的流行词素“绿色”[J].辞书研究, 2006,(3):217-219.

[12]Sinclair, J. et al. Collins Cobuild English Guides 2: Word Formation[Z], London: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1991.

[13]刘英凯.汉语与英语的共有词缀化趋势文化顺涵化的镜像[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1):96-102.

(责任编辑/石银)

猜你喜欢
外来词对比词汇
从汉语外来词看民族文化心理变化
俄语中的英语外来词浅析
中·韩外来词的对比分析
中日两国胶囊旅馆业的发展对比及前景展望
克里斯托弗·马洛与陶渊明田园诗的对比
英国电影中“愤青”与“暴青”对比研究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