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加强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若干思考

2009-09-25 09:46顾德光
学理论·下 2009年7期
关键词:理想信念教育必要性途径

顾德光

摘 要:新时期高校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既重要又迫切。在体现新时期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特点的基础上,主要从三个途径加强信念教育:“两课”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

关键词:理想信念教育;必要性;内容;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3.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7-0247-02

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05年1月召开的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要使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21世纪这个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显得尤为必要。

一、新时期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必要性

1.加强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当今国际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西化”与“分化”斗争的需要。从世界历史进程来看,全球化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过程,其主要的内容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给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提出了一系列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新课题,给国家主权、民族文化提出了新的挑战。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浪潮而来的各种文化冲突将更加广泛、频繁和激烈。在全球化进程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我国的思想侵蚀和文化渗透,他们大肆宣扬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宣扬资产阶级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宣扬西方的民主、自由观,企图从根本上软化社会主义根基。他们大肆鼓吹社会主义失败论、共产主义渺茫论,企图通过这场无硝烟的斗争,使我们的年轻一代成为颓废的一代、丧失理想信念的一代。因此,邓小平曾强调:“我们这些人的脑子里是有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的。要特别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两代,一定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一定不能让我们的青少年作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俘虏,那绝对不行。”

2.加强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我国现阶段国情的需要。从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实际情况看,在建国60年、改革开放30年的进程中,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生产力仍不发达,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正如十七大报告指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需要继续奋斗十几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还需要奋斗几十年,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则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要奋斗就会有困难有风险。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定信念。”由此可见,要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的飞速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要求大学生们必须把个人前途与祖国未来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远大理想,并把这个理想作为自己的内在动力,为成就事业、为社会的发展和祖国的强大做出更大贡献。

3.加强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克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负面影响的需要。市场经济需要强调物质利益,容易导致大学生滋生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功利主义。虽然大学生们在思想意识方面价值取向的主流是健康的、向上的,但价值取向中消极因素也呈增长因素,注重现实,讲究实惠和实际,不能很好地处理个人、集体、国家的关系。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容易导致大学生道德失范、理想信念淡化,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了不良影响。如果任其发展,必将威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而理想信念要求人们把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作为自己神圣的职责。因此,要抑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思潮的影响,就必需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4.加强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树方远大理想,能给人生的前进道路指明方向。俄国伟大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理想是指路明星,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就没有生活。正确的理想信念是鼓舞大学生奋发向上的动力。只有具备了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才能在顺境中奋发向上,在逆境中百折不挠,战胜各种挫折。目前,有一些学生在人生理想方面显得消极颓废、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种状态极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江泽民曾经强调,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有希望则未来的发展就有希望。因此,当代大学生不仅要有理想,而更应把自己的理想同国家甚至整个人类的共同理想结合起来,树立崇高而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

二、新时期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特点

1.突出理想信念教育的现实特点。新时期我国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必须适应变化了的情况,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新形式下理想信念教育的特点和规律,积极开辟新途径,探索新办法,总结新经验。高校要把理想信念教育寓于学校教学与管理的各个环节中,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加强针对性,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群体的思想实际,有的放矢地进行理想信念教育,防止脱离实际的空洞说教,避免形式主义,务求实效。要把理想信念教育同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结合起来,把大学生的理想失落感变成理想实现的催化剂。教育大学生要辨证地看待社会现象,把握问题的主流和实质,从而充满信心,勇往直前。

2.突出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论特点。恩格斯说:“地球之最美丽花朵是思维着的精神。”理性的思维之所以具有如此深刻的力量,是由于理论本身不但能从事物内部深处总结过去,解释现在,还有昭示未来的功能。理性的认识不但使人深刻,而且使人卓有远见。大学生文化素质较高,抽象思维能力较强,要使他们能从理论的高度进一步探讨理想信念所包含的理论含义,科学阐述理想信念与大学生的政治观、人生观、价值观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大学生对理想信念的朴素情感上升到理性认识。

三、新时期高校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途径

1.加强“两课”的主渠道作用,夯实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论基础。正确的理想信念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武装,来源于在这一科学理论指导下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人生价值的清醒认识和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赋予理想信念以科学的理论基础,为理想信念教育指明了正确的方向,能够使理想信念教育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就要着眼于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这就必须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抓好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学习,使大学生们从中深刻认识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必然性、艰巨性,剔除非马克思主义对大学生的影响,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信念,引导他们把远大理想和现阶段的奋斗目标结和起来,献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理想信念教育的氛围。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校园环境是整个社会环境的一部分。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最主要的是健康的校园文化的建设。校园文化是由大部分学生大致相同的思想情感、行为方式形成的一定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反过来使生活在其中的个体在思想、情感行为能力等方面不自觉地趋向,造就一种潜移默化的氛围,从而使大学生在知识丰富的同时得到性完善、思想成熟、道德的认同和灵魂的锤炼。因此,校园文化对于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提高大学生的素质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直接关系着学生德智体美等的全面发展,这些在高等教育中日益显出其重要地位。学校应根据青年学生的特点,科学设计与安排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将思想性与趣味性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接受理想信念教育。一是要积极组织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题的专题报告会。学校可以邀请一些有关的专家、学者,也可以推选出学生中的典型,举办融学术性、思想性与一体的理想信念系列讲座,提高教育水平;二是积极开展纪念活动,抓住理想信念教育的有利時机。如国庆节、一二、九运动等。可通过演讲、辨论赛、观看历史题材的电影、录像片等,从历史的回顾中揭示一个简单的道理:落后就要挨打,要求大学生要树立振兴中华、为国家民族而学习而战斗的理想信念。

3.加强社会实践环节,实现自主式教育。江泽民在北大百年校庆的讲话中指出:青年学生应努力做到“学习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同统一——”。高校思想教育在发挥“两课”主渠道作用的同时,还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主要就是有一定思想政治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社会公益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三下乡活动”等。以活动为载体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进行渗透式教育。社会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把思想教育融合到各种活动中去,使思想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以实践为基础对大学生进行自主式教育,充分发挥好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学生会组织、学生社团组织都是学生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实验地。通过社会实践,可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国情,特别是了解改革开放后我们国家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报效祖国的情感,将理想信念教育不断引向深入。

参考文献:

[1]“三个代表”高校读本.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

[2]耕耘与收获——江泽民思想教育理论研究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王丽君)

猜你喜欢
理想信念教育必要性途径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对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反思与改进
高职辅导员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作用及其实施途径
做好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宗教工作的几点思考
做好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宗教工作的几点思考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