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希腊神话电影探索人体艺术的起源、发展与审美尺度

2009-09-28 07:30
电影文学 2009年16期

罗 红

[摘要] 人体艺术是对生命的讴歌与赞美,人体最为完美,把人体表现为艺术,是人类对自己本身的赞同和自豪。从希腊神话电影中可窥见古希腊崇尚人体美的风范,阐述人体艺术的起源,以及人体艺术发展所经历的重要阶段和艺术家代表,进而对人体艺术的审美尺度进行阐述。

[关键词] 人体艺术;古希腊神话电影;人体艺术的发展;人体艺术的审美尺度

人体是生命的象征,自然界创造万物,人体最为完美,把人体表现为艺术,是人类对自己本身的赞同和自豪。早在古希腊人就相信,人体应是引以为豪之物,并应使它保持完美的状态。伟大的德国涛人歌德说:“不断升华的、自然的最后创造物就是美丽的人。”人体艺术是以人体作为传达艺术家感情的载体,艺术家通过艺术创造,赋予人体以千种色彩、万般体态。人体艺术与希腊神话的渊源从《斯巴达300勇士》和《木马屠城记》中可以窥见一斑。

一、崇尚强健人体美的斯巴达

《斯巴达300勇士》取材于第二次“波(斯)希(腊)战争”中著名的温泉关战役。这场战役有着极具传奇色彩的历史背景。希腊各城邦早就知道薛西斯大军非常强大,而且是海陆并进、汹涌而至。然而当时希腊正举行盛大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依照惯例,奥运会期间不能打仗。所以温泉关的希腊守军只有几千人,即使列奥尼达斯率领斯巴达勇士前来支援,援军也只有300人。所以这场战役希腊人注定要失败。然而列奥尼达斯和他的部队手里还有一张好牌,那就是他们据守的温泉关是从希腊北部南下的惟一通道,而且关口极其狭窄,一次只能通过一辆战车。所以波斯大军的前儿次进攻损失惨重,无法奏效。但戏剧性的转折出现了,一个希腊叛徒,领着波斯人穿过一条小路,直达希腊联军的背后,最后演变成300名斯巴达勇士与波斯大军悬殊作战的局面。影片中充满对爱、生命、正义、荣誉、尊严的讴歌,俯首皆是唯美的画面;更让人记忆犹新的是满眼的几乎没有甲胄保护的男性健美肢体的展示、神谕中如流水烟霞般舞动的少女。她半裸体的每一个动作都在展示一种令人叹为观止的肢体美。这种肢体美被笼罩在她身上的薄纱与烟氲朦胧化、神秘化,如同在以呓语表达一种迷离的梦境一般。

《木马屠城记》根据古希腊神话故事,特洛伊城的帕里斯王子从小因被诅咒为对特洛伊有毁灭灾难的人而遭遗弃。他长大后重归王室,并且通过女神爱上了斯巴达的美丽少女海伦。在与斯巴达交涉国事之时,他不顾一切地把遭到众人唾弃的已是斯巴达国王爱妃的海伦带回了特洛伊城。愤怒的斯巴达人下令向特洛伊城发起进攻。长达十年的残酷战争拉开了序幕。在屡次无功而返后,希腊士兵假装退兵,却在城外留下了一匹巨大的木马。当特洛伊城所有人庆祝希腊退兵之时,当所有人认为那巨大的木马是天赐的祭品之时,恐怖的夜幕开始降临,屠城真正开始了。藏在木马腹中的斯巴达人和城外的希腊士兵涌向了城内……最后屠城时,士兵们近乎病态的虐待被俘的弱民,特洛伊城果然如最初的预言一般,成为一片废墟……在这部影片中海伦和斯巴达王的婚礼上,海伦在所有惊叹的目光中展示了她的躯体之美,从而使剧情达到高潮。

我们把时间退回到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有许多的城邦,在地中海周围星罗棋布,最强壮的城邦是斯巴达。由于城邦分散,各自为政,而且相互敌视,附近随时都有来犯的外族侵略者,希腊人生命没有保障。每次战争的结果,又极其残酷,富有者一夜被抢光,家中妇女被卖为奴,男子被杀或者干着苦不堪言的重体力劳动。这种战败的痛苦在《木马屠城记》中的最后可以看到。因此,为了保住全家人的性命和免招厄运,人人都与国家大事休戚相关。而且,每个城邦都想压倒其他的城邦,掠夺和征服别人。这样的城邦全靠能打仗会肉搏的壮士来保卫。每个青壮年男子都要把自己锻炼成为强壮的、吃苦耐劳的、体格完美的斗士。斯巴达没有城墙,四而是无屏障的田野,无法防御敌人,曾经战败的异族等待时机再来侵犯。斯巴达的一切都服从于军事攻击和防御,首先要制造强健的种族,于是他们的新生婴儿必须经过长老检查,只有健壮的婴儿才被允许抚养,体弱有病者当即抛入山谷。于是就出现《斯巴达300勇士》中天生的残疾的畸形怪物的叛徒费阿提斯,青年受到最艰苦的集体锻炼,男孩和女孩一样接受锻炼,成年人也接受锻炼。希腊的其他城邦也采取同样的教育方法,健美和敏捷,是希腊人心目中最理想的体格。

希腊正是由于这种风气的影响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观念,他们认为理想的人具有比例匀称,敏捷矫健,并擅长各类运动的裸体,决不以裸体为羞,肯脱掉衣服参加运动和竞技,连斯巴达的女子也能几乎是裸体地参加体育运动。对体育的重视和长期锻炼把怕羞的心理消除了。

希腊人从公元前776年开始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以后每四年是一届,是为了敬献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神。也就是今天的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起源。当时,希腊有四大著名的运动会,不断地举行运动会,足见体育运动在希腊人的生活中何等重要。这些运动会可以说明古希腊人怎样如痴如狂地把完美的人体作为崇拜的对象,在人间歌颂英雄,在天上则敬仰神明。还记得雅典奥运会开幕式上一个个由演员扮成的人体雕塑吗?那时我看着这个场面,首先联想到的是雕塑家米隆的著名作品——《掷铁饼者》。在古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运动员们都是裸体参与竞技的,胜者是全家族的光荣,共同出资为其打造形象以作永久的纪念,显现出男体的力与美。为了崇拜,从人体美的观念开始产生雕塑艺术,出现了欧洲文化的高峰期,雕塑的内容是塑造得奖运动员的肖像,塑造的神与几人一样有完美的肉体,要塑得真实就必须惟妙惟肖,给人以真实感,而且对神的敬意也要表现得超越非凡人的气度和不朽性。在经过三四百年的不断地改进和精益求精,在塑造中和观念上都使人体艺术发展了,最终达到了能代表古希腊对人体美的理想模式,这种模式启示并指导着后世人们进行创造。

二、人体艺术的发展

在政治上来说是古罗马人征服了希腊,但是在文化上来说则是古希腊人征服了罗马人。所以罗马时代的人体艺术不仅延续了希腊的技巧与风格,并且更进一步人性化、现实化了。希腊艺术主要是雕塑,当罗马人清理希腊的遗物时,城中的雕像和城中的人数一样多,他们的人体雕塑面部平静没有表情,只有英雄和神的庄严。《米洛的维纳斯》《胜利女神》《拉奥孔》都是这一时期代表作。最被赞扬的就是美与爱之神——维纳斯,《木马屠城记》中特洛伊城的帕里斯王子就是接受了她的金苹果而受到了诅咒。在《米洛的维纳斯》面前,谁也不会感到神的威严,只感到圣洁的美、人性的美,人们不会因她失去双臂而感到残缺,从每个角度看她都是匀称舒适的,协调而庄重,从而使她在艺术史上不朽。

中古时期(约公元4世纪~14世纪)的到来,基督教的兴起与约束,使美丽而又朝气的人体艺术隐没了一千多年,古希腊罗马的人体艺术作品遭到空前的破坏。直到14、15、16世纪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的觉醒,才再次

掀起人体艺术的高潮,但仍然大多以宗教、神话故事呈现。如列奥纳多·达·芬奇、拉斐尔、波堤切利等,他们都站在“人”的本位上来画神;精通人体解剖、透视。列奥纳多·达·芬奇的《岩间圣母》,神情恬淡、肌肤细腻圆润;波堤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春神的诞生》典雅柔美,流露出淡淡的少女情怀;米开朗基罗无论是雕刻或绘画的人体造型都有雷霆之势,震撼千古;拉斐尔的圣母与裸体的小耶稣,温柔和谐;提香的《花神》裸露得恰如其分,其色彩造型都深藏无尽的美妙,融入大自然的光与色中,影响深远直至19世纪末的印象主义。

到17世纪的巴洛克艺术风格的绘画技巧非常娴熟,有巨匠鲁本斯、伦勃朗。鲁本斯在肖像里表现了脉搏在热烈地跳动、目光中充满了生命力、富有弹性的皮肤的栩栩如生的人物,而光和影则成为伦勃朗表达主题和情感的有力的艺术语言。

18世纪的洛可可艺术,代表画家华托一生画了许多耽于享乐的贵族生活题材作品,大多描绘求爱、嬉戏和音乐歌舞等,再现了上流社会无聊的生活。而大卫、安格尔师徒二人的人体作品又寻回那典型理想的造型,是为新古典主义,随即又出现了热情澎湃的浪漫主义如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女神》,将争取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以具象的人体表现出来,人体艺术脱去了神的外衣,坦然地以凡人出现,并依大师们的理想、感情而呈现于世。如雕刻家罗丹每一座作品都融入了人的七情六欲、血肉命脉的跳动与循环。印象派的马奈将神与人画在一起,将人体生活化,高更画中还原了人类的纯朴与真诚。

三、人体艺术的审美尺度

人体艺术的含义比较广泛,舞蹈、体育、妆饰。还有人体彩绘、裸体艺术。很多人把人体看做裸体或是情色的别名。人体艺术不等于是裸体,尽管人体艺术会“裸”,但裸体并不一定就是人体艺术,这是两个不同概念。所谓人体艺术,是指艺术家以人体作为艺术语言和艺术媒介,来表达艺术家的思想和情感的艺术作品。也就是说,裸体只有被艺术家用来表达自己的艺术思想和情感时,裸体才成为人体艺术,否则,只是一种纯裸体。我们在欣赏优秀的人体作品时,打动我们的不是表面的肉体,而是肉体后面所隐含的精神,也就是说我们关注的是作品所内含的神韵,是一种赏心悦目或震撼人心的精神享受!

现实社会有一部分人打着人体艺术的幌子,来谋求商业利益、出名或其他的不可告人的目的,不顾艺术规律,标新立异,追求轰动效应,有的甚至以展示丑陋、色情、死亡为时尚。这种践踏艺术规律的行为,不是对美的赞颂,而是对传统艺术理念和艺术本体的全面颠覆。一些所谓的行为主义向西方照搬之后不去经过文化“同化”,只能在冲击社会道德的同时远离艺术道德的底线。

人体艺术是人体美的结晶,在早期它是为众人的信仰而生,现在它是为个人的理想而存,在雕塑、绘画、电影等艺术领域中,人们用各种不同的语言去表现、创造、赞美人体。它不仅给人们带来艺术美的享受,而且也陶冶人们的审美情操和艺术趣味。我们深信,只要人类是追求美的,只要艺术是表现美的,那么人体艺术还将放射出更加绚丽的光辉!

[参考文献]

[1]何振志,朱国荣,施选青,外国人体美术名作欣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2]人体艺术的起源与发展[oL].网易博客.

[作者简介] 罗红(1970—),女,河南洛阳人,洛阳市职工科技学院讲师,西南大学在读硕士,研究方向:美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