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全景呈现

2009-09-29 03:27
大家 2009年11期

生 琳

摘要:文学理论史论是一门建构在文艺学、历史学、哲学、阐释学等多方面学科的研究,要求研究主体有很高的学术素养。作者避免将本书写成文学理论批评史,而是着重阐述文学理论史的发展规律,努力建构和论证文学理论史的历史叙事框架,对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的重大学术问题拥有独到的见解,可以称得上是对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理论史的一次全面而又深刻的研究。

關键词:文学理论史论 历史叙事框架 近代性历史性框架

文学理论史论是文学理论史的一种特定形态,它比文学理论史包含着更多、更深刻的内容,它不仅要描述更要阐释文学理论史的发展概况,抓住文学理论史的发展规律,建构和论证文学理论史的历史叙事框架。2007年,杨春忠先生所著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理论史论》向我们全面而又有序的呈现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的发展命脉,并对一些文艺学的热点问题进行了重点解析,提出了一些创新的思路。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作为一个整体的概念跨越了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后现代文学的分期,涉及了太多的现象和分歧,发展脉络交错复杂,使得对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理论史的研究成为不易之事。《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理论史论》这本书强调理论史的研究要站在严谨、科学的立场,以历史的眼光看待理论问题。因此,作者没有简单的为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性质下定义,也没有盲从传统的研究方法,而是提出了将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理论史放在“五维度总体性理论”这个视界中进行研究,并基于此对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的发展重新进行历史分期,指出 “现代性历史框架”的欠缺和建构“近代性历史性框架”的意义,这也是本书的最大亮点。

可以看到,“五维度总体性理论”这个理论框架是一种特定的历史哲学框架,它主要探讨的是人类社会文化与文学的总体发展及其总体性特质。这个理论框架强调了历史的连续性,它不是简单的、平面的,而是立体的。每一个时代和它的性质,以及在社会中所表现出的时代化进程,都是有所区别又紧密联系的。在这个理论框架中,作者对二十世纪中国某些特定历史阶段的社会文化的总体性特质进行剖析,结合当时的文学的性质得出了以下结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中国文学的发展始终具有近代性,应属于近代文学的范畴。至今在学术界仍占主导地位的“三分法”实际上是割裂了历史发展的连续性,经不起科学的推敲。最科学的文学划分方法应是根据文学显示出来的性质来划分。事实上,中国的近代化过程漫长,并没有随着民族国家独立而完成,而且,文学史、理论批评史与社会文化发展史也并不总保持一致,也就是说,即使社会进入了现代化,也不能就简单的认为此时的文学就是现代文学。因此,传统的“三分法”直接将1949年建国后的文学称之为现代文学,是一种简单粗略的、没有顾及文学性质的表现。很明显,这一时期的中国文学还没有显示出现代性的基本特征。《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理论史论》的作者以敏锐的学术目光指出:“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关于特定历史阶段上社会文化的总体性特质与文学的总体性特质之间的关系问题,是当前学术界和理论批评界相关研究中的一大盲点。”

有了“五维度总体性理论”框架的支撑,我们就可以清晰地认识到20世纪中国文学及其理论批评具有阶段性的特征。按照著作中的文学阶段划分方法,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中国文学与理论批评的总体性质为近代性,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的中国文学与理论批评的性质体现为现代性。也就是说在20世纪不同的历史阶段上,中国文学与理论批评的总体性质是不同的。很自然的,我们可以由阶段性特质推论出混杂性特质的成立。但作者在论著中强调了对“混杂性”的理解,这一性质不仅是针对20世纪中国文学及其理论批评的整体来说的,也是针对每个历史阶段的中国文学及其理论批评的性质来界定的。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文学与理论批评的性质是以近代性为主,古典性、现代性、后现代性为辅的混杂性;从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的中国文学与理论批评的性质则是以现代性为主,古典性、后现代性为辅的混杂性。

与以往的大部分文学理论研究不同,《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理论史论》开创性的从形态类型学角度对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进行了分类,将其划分为政治性文论、学术性文论、教科书文论与体悟性文论,这就更有利于理论的探索和学科的建构。更可贵的是,作者着重阐述了教科书文论的特质与发展,这不仅弥补了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史著作对教科书文论研究的空白,也将文学理论史的研究与现实紧紧联系起来,让更多的学者关注教科书文论发展的困境,推动文学理论教学的改革。《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理论史论》提出了解决“文艺学理论体系的林立与文艺学教学缺乏普遍适用的教材”这一矛盾的办法,即“教科书文论的建设和发展必然要走向整合”。作者指出,教科书文论不仅要在自身领域进行整合,更应与体悟性文论和学术性文论进行整合,还要与各种文艺新学科、人文社会学科整合。只有这样,才能改变教科书文论僵化的形态,才能使其在21世纪有所突破,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可以这样说,《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理论史论》不仅仅是一部理论著作,也是一部有着很大现实意义的著作。

文学理论史论的研究不仅要梳理文学理论发展的脉络,全面呈现文学理论的发展全景,更应该为当前的理论重建和未来的理论发展指明方向。转型时期的中国文学理论的重建面临着重重迷雾,“向内转”、“向外转”、“去政治化”、“再政治化”、“反本质主义”以及“非经典主义”各执一词。在一片众声喧哗中,作者保持了清醒的头脑,没有轻易将自己的思路归属于某个“主义”,而是在对转型时期中国文学理论思潮的流变进行了研究之后指出,“文学理论批评只有满足了时代性的现实当在要求,它才具有现实针对性和时代感;只有满足了总体性的历史必然要求,他才具有历史的深度与现实超越性。”针对这两个要求,作者提出了重建和发展中国文学理论的唯一途径,即整合。我们应当先允许学科的各个分支进行深化的发展,然后再将各分支中能够满足现实要求和历史要求的理论有机的结合,这样才会使得当代的中国文学理论批评更具普适性和世界性。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理论史论》对当下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史的研究,是严谨而又全面、深刻的。在写作时,作者避免将本书写成文学理论批评史,而是着重阐述文学理论史的发展规律,努力建构和论证文学理论史的历史叙事框架,并对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的重大学术问题拥有独到的见解,的确可以称得上是对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理论史的一次全面而又深刻的研究。因此,可以这样说,《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理论史论》不仅向人们呈现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理论史的发展全景,也对当下的文学理论重建有着重大的启示意义,它是一部有着很大现实意义的理论著作。

参考文献:

[1] [美]勒内·韦勒克,奥斯丁·沃伦,刘象愚,邢培明,陈圣生,李哲明译,《文学理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

[2] [英]拉曼·塞尔登,刘象愚,陈永国译,《文学批评理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第二版。

[3] 黄修己《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M].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11月第2版。

[4] 杨春忠《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理论史论》[M].齐鲁书社,2007年12月第一版.

[5]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

生琳 吉林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