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组诗)

2009-09-29 09:25朱巧玲
诗潮 2009年7期
关键词:岷江一盏灯乐山

小 传

朱巧玲,20世纪70年代生。现居四川乐山,有大量作品发表于《诗歌月刊》《诗选刊》《新京报》《诗歌报月刊》等报刊杂志。著有诗集《透明》。

朱巧玲能在熟见的意象背后发现和挖掘出新的空间,并把事物被遮蔽的一面层层剥离,诗句或跌宕起伏或宁谧无波,把事物的原始之美在自己的语言结构里多向度地自由彰显;能够在集约化的语境下,深入洞悉一些字词的恒在之光,通过个性的意象的扬弃,致使她的诗歌呈现出云映能成霞,泉挂岩而成瀑的审美与审美之外的天籁之境。

——樊 子

在夜里点一盏灯

此刻,乐山城是无声的

它占据我全部的视野和篇章

很多年了,我一直在清洗内心

远离河流

在拐弯处,整理好残破的

骨骼,继续上路

有一盏灯始终不曾熄灭!

很多事物一再下沉

十月在生病

话语在舌尖打转

我忘记使用哪一种色彩

来匹配这决绝的夜

已经很久了

我带着灰尘,种子和少量的雷电

居住在川西这座小城

岷 江

我用岷江的水安抚夜晚

用它的长度丈量

内心

我听到冲撞和吼叫

这条柔软的大江

有过喘息和缺氧

现在,它转弯抹角,经过乐山城

仿佛一匹老得掉渣的马

驮着盐和落日

我用它来掩盖哭声

身体里涨起

潮水

有时候,我不知道该往哪里去

就一个人坐在江边

一块一块地往水里投掷石头

村庄的疼痛让我不安

要知道——

我的空粮仓总在减弱村庄的厚度

我不擅长耕种

叫不出杂草的名字

推开门,我出走

又折回

只有村庄,从不放弃我

即使已被经历的风霜侵袭

但我体内还残留着

一滴墨水

去赞美,村庄和从村庄里

打马经过的人

乐山城是孤岛

把光线和水源切断

今夜,我迅速老去

用一纸月光祭奠宽阔的河流

麦田怀着暗伤

老父亲还在乡下,苦守着

一亩三分地

他拨亮灯芯

把幸福无限放大

而你加深我的困惑,月亮硕大

夜晚我们有相同的经历:

失眠、沉沦

仿佛古老的月光,照耀着

遥远的你的城市

你仍需要去开采——

有很多词汇让我想起乐山、粮仓、盐和爱情

“时间会成为证据”

我缓慢地恢复,抛弃虚妄

不再使用:猜测、自由和释放

让河流继续

——乐山城成为孤岛

我已经无法离开

笙 歌

从远方你发来短信,一瞬间

岷江开始沸腾

我与你私语,我们之间

诱惑如水

你说每一次都是闪电

任洪水猛兽,我的辽阔

一如草原

春风吹——

又生

注 入

就像麦苗

经历着旱灾

我期待一场全新的注入之后,一万朵莲花

盛开

乌云

墙一样压过来

那些光线在我心中压抑已久

我承受着闪电和毁灭

无数个黑夜

我坐在六楼

等待被时光掏空的身体

重新注入鲜血,铁质和爱

我是我自己的掩体。夏天

薄衫。一盏亮着的灯

水太深

阴谋自己隐藏

我还活着,被水滴穿

夜晚,我仍然不完整,来去都是

陌路

我掩盖香味

掩盖不安

我试图原谅

一个隔岸观火的人,她抑制住了

蜿蜒的河水

知 己

选择铁作为知己是一件冒险的事

它不承担我的弱和善

它挟持着风声和子弹,我已经放弃了

抵抗

铁,站在我面前

我喊不出它的名字

我喊不出已经消失的事物的名字

知己,作为一个消失已久的名词在铁身上

重现

它过于冷清

它以为远离江湖就能获得安宁

它在书写传奇的同时被传奇划伤

是的,我只想携带着铁

后退一步

在群山与沟壑之间,做一次

寂静的隐居

猜你喜欢
岷江一盏灯乐山
文化遗踪——峨眉山—乐山大佛
乐山师范学院特殊教育专业介绍
岷江
一轮月与一盏灯
点亮一盏灯
食在四川,味在乐山
岷江行(外一首)
《赠乐山五言律诗轴》
疯狂的虫草,疯狂的松茸和疯狂的岷江柏*——专访作家阿来
岷江同大渡河相会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