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最蠢法案掀关税大战

2009-10-07 00:00陈在田
党员文摘 2009年4期
关键词:胡佛法案关税

陈在田

曾有人把1930年通过并实施的《斯姆特—霍利》法案称为“20世纪美国国会所通过的最愚蠢的法案”。这个法案在经济萧条席卷全球的关键时刻大幅度提高关税,最终导致全球关税大战,让经济危机周期大大延长,加剧了世界范围内的民族主义,给本已动荡的国际局势又添了把随时着火的干柴。

为应对危机

提出提高关税方案

一战后的美国农业表面上十分繁荣,各种农产品产量大幅提升,但产量提升所伴随的却是价格下跌。收成越来越好,收入却一如既往甚至减少,这自然让农民怨气冲天。他们认为,过低的关税让外国货冲击本国农产品生产者,最终让他们吃力不讨好,因此提高农产品关税是拯救美国农业的灵丹妙药。当时,民主、共和两党为议席争得十分激烈,双方政客都刻意利用这类似是而非的话题挑起争论,并借机挖对方支持者墙脚。“提高农产品关税有助于改善农业现状”的伪命题在政治炒作下,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深信不疑。

1928年,共和党人胡佛通过对农民信誓旦旦的许诺赢得民主党票仓的倒戈,最终于1929年入主白宫。此时两位主人公登场了:里德·斯姆特,犹他州共和党参议员;威利斯·霍利,威斯康星州共和党众议员。

此时经济危机已经开始,胡佛总统感到有必要敦促国会专门商讨关税问题,尽快拿出应对危机的对策。身为众议院筹款委员会主席的霍利便积极行动,花了近一个半月时间走访农场主和工商业者,搜集了厚达11000页的证词,并在此基础上拿出了一个方案。该方案建议提高845种商品(主要是农产品)关税,降低85种商品(主要是工业品)关税。这项提案在霍利的大力推动下,以高票在众议院闯关成功。

各派政治势力加紧游说,

法案通过

众议院通过后,随后要在参议院表决,这时一幕美国政治史上的空前丑剧上演了。在参议院金融委员会主席——也就是前面提到的斯姆特——主持下,提案最终在1930年3月付诸表决,并以44∶42的勉强多数通过。这项法案在原本已经大幅度提高了关税的1922年关税法基础上“再接再厉”,提高了890种商品的关税。原本极力推动这一法案的霍利,其初衷是不改变工业品关税,而单纯提高农业品关税。那些工业州的议员、政客们对此惊恐不已,唯恐提税的“好处”都让农业州抢了去,于是鼓动州内财团和院外活动人士加紧游说,希望工业品的关税也能水涨船高。

各派人马大肆活动,令参议员手里的投票权奇货可居,他们不仅用此交换政治献金,还趁机打压政治对手。科罗拉多州共和党参议员沃特曼公开声称,只要别的州有人胆敢投票干涉科罗拉多州优势产业加税,他就照方抓药予以反击。威斯康星州议员拉弗莱特愤愤不平地称,这种行为是“赤裸裸的、无耻的政治交易”。

这场闹剧的结果是,几乎所有产品的关税都得到大幅提升,承载这个结果的《斯姆特—霍利法案》,只待总统批准便可生效。

引来多方反对,贸易战打响

如此有悖基本常识的法案一经披露,引起许多有识之士的一片反对。

在弗兰克·费特尔的主持下,1028名经济学家,包括大名鼎鼎的欧文·费希尔、保罗·道格拉斯等联名上书胡佛总统,呼吁否决《斯姆特—霍利法案》。这些经济学家来自不同学派,平时分歧甚多,但在这个问题上意见空前统一,认为这个法案不仅是以邻为壑的不公平竞争,而且必将作茧自缚。正如费希尔所言,当时美国是世界第一大债权国,自由贸易对美国最为有利,“如果外国因为美国的关税壁垒而卖不出东西,怎么可能有钱还美国的债”?不仅学者,许多有见识的企业家也加入到反对者行列。汽车业大亨亨利·福特将这项法案称为“经济胡闹”,花了一个晚上留在白宫,苦口婆心地劝说胡佛否决法案;摩根大通CEO拉蒙特甚至“差不多跪下来哀求”。

然而,1930年6月,被经济危机弄得晕头转向的胡佛不顾强烈反对意见,一意孤行地签署了《斯姆特—霍利法案》。根据这项法案,进口商品的税率平均从40%升至48%,3200种外国商品(占总数60%)的关税上涨。

这种明摆着以邻为壑的做法,让一场关税大战一触即发。本来,当时的“国联”曾提出一项“关税停战协议”,主张各国停止关税壁垒战,以保护国际贸易。《斯姆特—霍利法案》一出台,全球为之大噪,关税停战成为泡影。各国政府最初的反应是抗议,至当年9月,多达23国的抗议信雪片般飞进白宫,而美国政府沉浸于“胜利”喜悦中,对这些抗议嗤之以鼻,不为所动。

见美国摆出满不在乎的姿态,各国开始以牙还牙。让美国人没想到的是,打响报复第一枪的,竟是素来恭顺的伙伴——邻国加拿大。加拿大通过法案,将美国输加的16大类产品关税提高30% ,同时还请求英国步调一致。英国早就窝了一肚子气,要知道英国以贸易立国,竖起关税壁垒无异于断了英国的生路,因此它不仅积极响应加拿大的求助,动员整个英联邦跟美国打关税战,还鼓动法国参战。与此同时,被经济危机弄得社会动荡不已的德国,也加入到报复行列,关税报复措施最终导致德国进口总值下跌61% ,这甚至比他们糟糕的GDP (同期下跌了50% )表现还糟。

据美国政府统计,1932年美国从欧洲进口总值仅3.9亿美元,而1929年为13.34亿美元;同期美国向欧洲出口总值为7.84 亿美元,而1929年高达23.41美元,美国可谓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更要命的是此例一开,不仅触动了美国为一方、其他国家为另一方的贸易壁垒战,而且掀起一场各国竞相效尤美国的混战。1929年至1934年,全球贸易总量缩水达60%以上。

(杨晓威荐自2009年2月10日《环球时报》原标题为《1930年,美国通过最蠢法案》本刊有删节)

猜你喜欢
胡佛法案关税
Industrial Revolution
美国禁止询问犯罪记录法案的立法与实践
历年关税平均水平
特别关税下企业应变之道
三元肥关税下调 肥企机会来了
关税降了,进口车价格会不会降?
『拖延』来的成功
日本强推新安保法案说明了什么
名叫韦仁的杀人犯(一)
名叫韦仁的杀人犯(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