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日大学生自我同一性视角谈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2009-10-13 09:11丁伟国
经济研究导刊 2009年23期
关键词:就业

丁伟国

摘要:自我同一性是埃里克森(Erik H Erikson)人格理论的重要概念。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从探讨埃里克森自我同一性多维度理论出发,就自我同一性存在的差异性向中日两国大学生展开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在社会同一性方面,中国大学生明显高于日本;而在个人同一性方面,二者相差甚微,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达到自我同一性的要件。

关键词:中日大学生;就业;自我同一性;间人主义

中图分类号:F241.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3-0156-03

目前,我国有超过700万的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难问题,“毕业就面临失业”问题受到每个家庭甚至共和国总理的高度关注。2009年,日本在泡沫经济破裂过后,又经历了金融海啸的冲击,社会状况日益严峻,大学生将面临下一个“逝去的10年”,更加难以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中国和日本社会发展状况迥异,但两国都存在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我们不难发现,大学生就业愿景与现实的巨大落差,实质是大学生自我定位与社会定位之间矛盾的集中体现。大学生就业难只是一个典型的范例,大学生家庭、社会关系紧张,自身能力达不到工作岗位要求,两国教育界面临空前压力。中日两国大学生如何面对社会,如何自我定位,能否达到自我同一性,是两国大学生成长中的重要课题,也是两国发展前景的重要决定因素。按照“认识论”原理,对于客观世界的认知是以自我认知为起点的,所以,采用比较研究的理论框架最为有效。

一、民营经济宪法政策地位的基本认识

现行教育体制培养的人才难以适应市场需求,而人力资源市场便会以一个更低的劳务报价解决,甚至零报价(失业)。从形式上看,这样一个边际问题,可以以经济学做答,但答案并不完美。不计报酬只求工作,那么天下间有数之不尽的工作。工作是为了改善生活,核心问题还是“工作能换取多少报酬”?作为教育工作者,笔者认为,如果社会提供的工作报酬使大学生难以“安生立命”,甚至不能收回教育成本,而把责任全部推给大学生,未免难辞其咎。回答诸如此类的问题,对于每一个追求自我价值目标的个体来讲,美国学者埃里克森(Erik H Erikson)的“自我同一性”人格理论是一个非常有力的工具。

自我同一性(Identity Pattern Scale)是心理学理论中的重要概念,自我同一性强调自我与环境、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依存的关系。自我同一性由个人同一性和社会同一性两个层面构成:个人同一性,即自我(self)与环境相互作用下,个体表现出的目标、价值观和信念体系;作为环境“镜像”层面的社会同一性,即与团体理想一致的内在保持感和团体的归属感。同一性问题是青春期人格发展的核心,反应了青春期人格发展所遇到的矛盾和冲突的内在根源。当人进入到成年之后,能认同自己和接纳自己,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将来产生一种内在的连续之感;也能够认同自己与他人在外表上、性格上的相同与差异,认同自己的现在与未来在社会生活中的关系,这就达到了同一性(或称为心理社会同一感)。反之,如果一个人不能很好地完成自我同一性,就会产生同一性的混乱,阻碍人格的健康发展,甚至影响人的一生。

大学阶段正是一个人的人生转折点,即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里,青年人最主要的任务是选择和确定自己的社会角色,它是达到自我同一性的关键因素,也是影响人一生发展的重要原因。推而广之,引导自我目标价值的实现必须依赖于个体对于社会及环境的协同。为此,就以下案例进行比较研究,并以此为基础浅析达到自我同一性的要件。

二、民营经济刑事法制的现状考查

(一)抽样调查

本次调查采用分层整体抽样方法,分别从日本弘前大学和哈尔滨医科大学随机抽取在校生287名(男生134名,女生153名)和256名(男生129名,女生127名)。发放问卷共543份,回收有效问卷528份,回收率为97.24%。其中,日本男生130名,女生149名;中国男生127名,女生122名。根据统计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二)研究工具

研究采用日本弘前大学教育学部吉田比吕子教授与中国哈尔滨医科大学访问学者何宁共同编制的大学生自我同一性问卷。该问卷由社会同一性和个人同一性两部分组成,包括社会责任、社会期望值、人际关系、环境影响、朋友因素、自我感受等共30个影响因子。经检验分析,此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指标,适合于对中日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评定。之后的数理分析是有效的学生自我目标评价认知和控制的 “导测量”工具。

(三)研究程序

首先,选取有效认知指标体系;其次,进行对照研究;最后,进行实证检验。由日中两位老师分别担任测试员,以年级为单位进行集体施测,测验时间为45分钟。全部数据均在SPSS11.5进行统计处理,在这个系统支持下,目标的逻辑起点可以提前到对学生原有需求倾向进行个性化分类,评价主要是靠大量的统计数据。

三、民营经济刑事法制的保障对策

调查问卷内容共30项,分为“社会同一性”及“个人同一性”两个层面的归属。所得各项平均数据进行归类整理,简要结果见表1。

分析表1数据,中国大学生对“社会同一性的认知得分高达57.70,而日本大学生为51.24,这表明中国大学生的社会归属感和责任感要明显高于日本大学生。现阶段,处于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大学生对社会发展和前景抱有积极乐观的向上态度。而日本在泡沫经济结束后,社会已逐渐进入成熟期,新一轮经济衰退使大学生对社会及未来都表现出较为消极和迷茫的态度。见表2。

分析表2数据,在“个人同一性”调查中双方各项的得分基本持平。15项里只有第24(因缺少自信而放弃机会)和26(有时会感觉自己并不是真实的自己)项的分值,中国大学生高于日本大学生,且第26项(有时会感觉自己并不是真实的自己)的差异较大。我们进一步详细分析发现,这是由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所决定的。接受本次调查的中国大学生均为1978年独生子女政策出台后的孩子,家长对孩子寄予太大的希望和太多的要求,将孩子镶嵌在自己理想的框架之中,从幼儿园起就为孩子量身定制好了一切,以至于上哪所大学,什么专业都是由家长决定的,进入了大学,学生们刚刚有空暇去思考人生时,才发现所走的路未必是自己所喜爱和希望的。表2中只是第一项“依赖心理强”,日本大学生的得分要明显高于中国大学生,日本的教育模式也具有强调划一、强调服从而不鼓励独创的特点。进而,在我们这个调查中就显示出日本大学生“依赖心理”要远远高于中国大学生。

通过对中日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问卷结果的分析显示,社会同一性方面中国大学明显高于日本大学生,这表明中国大学生的社会归属感和责任感要明显高于日本大学生。而个人同一性方面,二者相差甚微。可见,完成自我同一性的过程中存在主、客观原因,中国于日本所处发展阶段不同,但同是亚洲国家,由于地理及历史文化的熏陶,导致年轻人思维的相似性,我们应借助日本的前车之鉴,来保证年轻人的心理健康。

四、结论

社会文化环境是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前提和背景,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都源于他们所在的背景文化,一切教育都应回归服务社会的终极目标。日语中的“人”是用“人间”一词来表达,就反应出日本人心目中的人从来就不是独立的个体,而应是群体中的一分子。中国人在谈到日本人时有这样一种比较说法:中国人与日本人一对一,中国人综合能力强过日本人;如果一群人对一群人,那肯定是一群日本人胜过一群中国人。为了更好的研究分析日本人的性格特点,20世纪末,日本的滨口教授针对长久以来的“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概念,提出了“间人主义”一词。 “间人”来自英语referentialsubjec,所谓“间人主义”,即行动时要充分考虑他人或所属部门的立场、心情及相互关系,强调相互间的依存和尊重。间人主义有三种属性:一是相互依存关系,日本人认为,以个人力量在社会上生存在现实生活中是无法实现的,人们必须得到来自家人、朋友的关心和帮助,相互依存是人类的本性;二是相互依赖关系,为了实现相互依存,必须相互信任,虽然应尊重隐私,但毫无保留地向对方敞开心扉,才能得到对方的信任和依赖,同时自己也会从中有所得;三是人际关系的本质,并不是功利主义的战略手段,而是一种相互支撑的理念,即一旦建立关系,就将这种关系作为有价值的东西来尊敬,并希望无条件地持续这种关系。近20年来,世人对用“间人主义”来描述日本人给予了肯定。应当说日本社会的“自我同一性”是“间人主义”的人际关系和行为的基础,应该是日本大学生强烈依赖和迷惘的心理最好诠释。

值得思索的是,日本已达到公共设施齐备、人民生活富裕的发达国家水平,兼具集体主义的文化精神;中国系发展中国家,各项事业蓬勃向上,中国大学生表现的更具主流文化意识,个性发展虽稍逊于日本,但日本青年一代的社会归属感却落后于中国。任何大学对于人才的培养必然有一套标准化体系,而人作为个体是千差万别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正是此等冲突的典型爆发。笔者认为,自我同一性认知的社会化标准必须尽早建立,以期明确对于每个个体有效评价的参照平台。有了这样一个社会、教育当局和大学生共识的认知标准,将避免人才浪费,极大降低我们的社会成本,实现人与社会良性发展。所以,在追求高速度的经济发展时,对于个体而言,比起经济要素,更为重要的应该是心理因素。

猜你喜欢
就业
阿勒泰市就业扶贫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议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
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浅析当下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对策
高职院校班级企业化创新管理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