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全球化下维护本土话语权的思考

2009-10-13 09:11邱钰斌
经济研究导刊 2009年21期
关键词:外来文化全球化文化

邱钰斌

摘要: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各地越来越被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很多西方的文化思潮借着这个趋势开始向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输出。落后民族国家对于这股思潮出现了接受和抵制两种反应。就中国以普世价值争论为代表的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话语权争夺事件,分析中国应对文化思潮全球化的态度。指出在全球化趋势下,应本着谨慎原则,认清形势,采用积极的态度来维护国内民族文化特质,同时主动融入到全世界范围的全人类文明,价值追求的构建中。

关键词:本土话语权;外来文化;全球化;文化

中图分类号:H32/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1-0198-02

一、关于话语权的争论

2008年之初以冯虞章先生与司马南先生为代表的反对派和以《南方周末》为主的赞同派就普世价值一说展开了旷日持久的大争论。究其本质即本土主流思想观念与外来文化的话语权争夺问题。

一个国家其社会思潮应由自己的本土文化占据主导,这样的想法是绝对无可厚非的。特别是中国作为后发型国家,应意识并抵制国外势力依靠经济政治文化传媒优势强力推行的代表其集团利益的话语范式。才能保持在发展过程中的稳定性和独立性。然而,随着全球化和改革开放的进程,各种良莠混杂思想信息一齐涌入。就态度而言,我们是应当从善如流,抵制恶者。但我们的民众很多时候无法分清,哪些思想是世界其他地区和国家的人民不带任何政治利益色彩的各民族,人种间的人类文化、思潮、价值追求的交流、沟通。哪些是别有用心者祭出的幌子。若政府对这两种流入的声音都加以抵制,打压,势必会让民众误解政府,认为政府把持民间话语权,忽视世界人民间的交流。而若民众不明就理,对两种的普世价值一味吸收,则容易造成思想的混乱,政治立场信仰的动摇,促成和政府的对抗情绪。综上可看出,具有意识形态颠覆,阴谋论的外来信息是我们必须抵制的;但全人类,全世界人民之间各种文化思潮的交流讨论却是有益的。

试想民众分清并自觉抵制西方舆论用来攻击我们的意识形态,对我们进行西化的有害信息,至少我们要知道哪些是有害的,具体对我们的危害在哪里,它矛盾在哪里,错在哪里,或者讲它的水土不服在哪里。不但如此,我们还应该被告知其正确的道理是什么,事实的真相是什么。这个时代的民众大都具备了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在对事物辨别的时候不会仅仅被带有民族情绪的演说或者发泄的、畅快淋漓的口号所左右。就像我们上小学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一件事的对错的也总会摆事实,讲道理。个别不讲道理的老师只讲对错的话,那即便当时认同的老师的提法,但以后也总会对缺乏充分论证的结论产生疑问。

二、学者抵制外来话语原因分析

以中国学者对普世价值这个全球化的舶来名词的排斥为例,可以看出民族国家对全球化到来的敌意。在后工业社会下,民族国家其开放性的经济、政治、文化将越来越多地受国际的惯例、准则、标准的影响。一些发达国家、跨国组织、联盟以其经济技术等优势以各种手段制约主权国家的自主能力,政府的政策制定,民众的思想,行为模式都会受到本国以外的行为主体的影响。这必然会对民族国家的主权和社会生活造成重大冲击,最终会削弱民族国家作为一个主权国家的地位。刘飞涛在其《全球化与民族国家主权关系辨析》一文中从二者内涵出发,全面具体地探讨了全球化对国家主权构成冲击的范围和层次,揭示出了二者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的特殊关系。“有的学者从民族国家的利益看问题,认为全球化虽然会给民族国家带来某些方面的变化,但决不意味着对民族国家的否定和民族利益的抹杀,相反,它不但不会削弱民族利益,而且是民族国家增强实力所需要采取的途径。”[1]

“许多学者意识到,目前的全球化,是以资本主义为主导,充满了资本主义的矛盾。对此,第三世界要趋利避害,积极参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文化新秩序的东方全球化。”[2]有的学者提出,全球化呼唤的是更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符合全人类生存要求、符合自然环境的持续发展的,更负责任的全球化。

“全球化浪潮对民族国家构成了强大挑战,每一个民族国家在全球化趋势下,都力图抓住机遇,同时避开风险。因此,在全球一体化迅速发展,全球态势愈益明朗的情况下,民族主义表现得异常活跃,不同民族国家、不同的意识形态、文化传统、价值取向、民族精神、宗教传统、生活方式的存在都会使民族主义进一步凸现,在全球化这一浪潮中保持民族国家本色成为民族主义的普遍心态。”[3]所以在面对西方发明的普世价值一词时,当我们立即会主张宣扬我们中国自古以来的本土特色的普世思想,文化。而且在用语上也会尽量回避普世价值一词。以显示两种思想所属的不同范式。以区别于西方主流宣称的普世价值。保障传统的价值取向和意识形态在本土的主导地位。现今很多国内媒体报刊,学者对这个词的忌讳,猜想也莫过于以上原因。不过也不排除有部分忌讳者是为了保持自己的声音继续在这一领域的具有导向性的话语权地位,也就保障了其自身的利益所在。

三、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对如何稳固主流文化地位再认识

在西方个人自由,个性解放的旗号下,薯片、芯片、大片无一不冲击着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进口大片、广告很多充斥着,享乐主义,物质至上,性解放,暴力毒品泛滥,嬉皮文化等,这些造成社会堕落,不安的东西我们都应坚决抵制。以上这些思想和行为,我想我们凡具备正常的社会善良风俗观念的人都会不假思索的加以唾弃。因为我们以往的生活经历和所受的教育都明白这些无论是对社会还是民众都带来极大危害。

法国和加拿大都通过了法律,禁止卫星传送某些外国内容的节目跨越国界进入本国公民家庭。在新加坡,中央政府对软件和编制程序有所限制,目的就是对美国和西方的某些政策观点和价值观念有所约束。亚洲的政治家也宣布存在“亚洲价值”和“亚洲方式”。

客观地说,当代民族主义和宗教原教旨主义的兴起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因为西方世界以全球化、现代化为手段,过分扩张自己利益的结果,是西方利用全球化、现代化向其他民族和文化强加自身价值观的产物。因此,民族主义和宗教原教旨主义表面上看是反对全球化和现代化,实际上是反对西方的强权和文化侵略。

从另一方面讲,我们完全可以把世界的思想精华吸纳进我们本土思想文化中,也可以将本土的思想世界化,让更多的国家地区和人民了解到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体系,甚至认识到中国的文化思想渊源更悠久,涉及面更广,更符合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追求。反对者认为,让一些西方的思想进来就是对我们意识形态的瓦解,就是对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遗弃,就是对社会价值标准的颠覆,就是在偏离我们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路线。因而对于西方传来的名词,概念我们要坚决地抵制。诚然,这种爱国的思想倘若放到若干年前我们定然是不反对的。然而网络化、信息化、全球一体化大趋势的后工业社会中,仅仅做到关起门来是无法保护自己的。如今因特网可以把各种宣传和信息传导到世界的任何一个地区和角落。靠一味的排斥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若如果单向度地靠煽动民众的情绪,排斥国外的舆论攻击。如点燃民族主义下的保护心理,激发国民心中埋藏的受压迫受歧视的自卑心理,或者作为世界上最古老文明传人的强烈自豪感。对外界声音逆反(如青少年时期的心理),或者盲目自大对其不屑一顾。当别人的批评是没有根据的时候,甚至是错误的时候,拿出证据证明那是错的,盲目抵制,批判往往引发的是相反的社会作用,并不是因为自己没有道理,而是因为在官方主导下的抵制和批判,往往以意识形态为依据,其学术理论上的阐述不清,与对实际生活所起的影响也联系不紧密。往往会让很多人产生极端和专制的感觉,这是因为言论自由同样也是基本的人权。

猜你喜欢
外来文化全球化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马云 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 协助中小企业全球化
从全球化、逆全球化到有选择的全球化
“一带一路”是实体经济的全球化
全面深化改革视域下大学生国家文化安全教育
探讨外来文化对中国陶瓷艺术的影响
浅谈外来文化对我国青少年的影响
浅析日本动漫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利用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