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罗兰的宽恕

2009-10-14 08:52魏新磊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09年9期
关键词:例句孔子价值观

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恕。(澳大利亚 安德鲁·马修斯)

——题记

作者简介:

魏新磊,中学高级教师,上海市长宁区中学语文教研员。主编《走近缪斯——怎样阅读文学作品》《高中语文总复习教程》等5本著作,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不久前听了一次初二的语文复习课,复习内容是比喻。

课堂上,老师首先举了三个自选的比喻例句。其中一个例句是:

敌人的死尸像谷子个似的在山前堆满了。

老师在讲解时,下面有两个男生在悄声议论:

学生甲:哇!死了那么多人。

学生乙:那是敌人。

学生甲:哦。

因为两个孩子坐在最后一排,老师没有听到他俩的对话,不知听到会作何反应。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认为两个孩子的对话很正常。学生乙对死了那么多人漠不关心,学生甲先是吃惊,接着马上改变态度,原因只有一个:死的是敌人。不言而喻,只要是敌人,无论死多少都是不值得同情和宽恕的。在我们的文化中,生命只要贴上“敌人”“坏人”“罪人”“仇人”等标签,便如同草芥,一文不值,即使他们已经为自己的罪过受到惩罚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也难以得到原谅和宽恕。

我们来对比下面两个人的生前及身后事。

马加爵,云南大学学生,2004年2月残忍杀死4名同学。同年6月17日,依法被执行死刑。

赵承熙,韩裔美国青年,2007年4月16日当地时间7点15分,在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制造了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校园枪击案,造成32人死亡,赵承熙本人饮弹自尽。

马加爵的身后事:

据2004年6月18日的《中国青年报》报道,云南高校师生17日听闻马加爵被执行死刑的消息后异常高兴,有的鼓掌,有的唱歌,还有人相约晚上喝酒不醉不归。

据2007年4月27日的《潇湘晨报》报道,马加爵杀人事件过去了近3年,阴影仍留在他的家人心中。马家爵被枪决、火化后,其家人因“怕再被人指脊梁骨”,而放弃去领取马加爵的骨灰,骨灰至今仍留在殡仪馆。

赵承熙的身后事:

发生校园枪击案的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停课一周,学校举办了多场悼念活动。据报道,在2007年4月20日中午举行的遇难者悼念仪式上,放飞的气球是33个,敲响的丧钟是33声,其中包括32名遇难者和已自杀的枪手赵承熙。21日,33块半圆的石灰岩悼念碑被安放在校园中心广场的草坪上,其中一块悼念碑上写着“2007年4月16日赵承熙”,旁边放着鲜花和蜡烛,还有人留下的字条:

你没能得到必要的帮助,知道这个事实的时候,我感到非常悲哀。希望你家人能尽快得到安慰并恢复平静。

——巴贝拉

对比马加爵和赵承熙的生前及身后事,不知国人作何感想。

赵承熙的同学和师友为什么会对他如此宽容?因为在他们看来,赵承熙是一个病人,而不是一个坏人。他们把凶手及其家人都当成了受害者。赵承熙8岁随父母从韩国移民到美国,由于文化冲突,未能融入美国社会,最终抑郁成疾。其实,很早他就被发现有极端的暴力倾向,但社会乃至学校没能及时采取措施帮助他,最终使他走上不归路。他的同学和师友认为一个病人没能得到及时的关心和帮助,社会是有责任的。于是,他们反省,他们自责,他们宽恕。从上面的字条中我们可以深切体悟作为普通的美国人他们那份自省、自责和发自内心的宽恕。

而我们中的许多人仅仅把马加爵当作一个坏人,十恶不赦的坏人。的确,马家爵犯下了滔天大罪,他受到法律的严惩、正义的审判是罪有应得。但我们不可忽视另一个事实,那就是,马加爵的极端行为是因为贫困、被歧视,进而心理畸变、人格分裂所致,是强烈压抑的情绪和扭曲的人生观所致。马加爵受到周围环境的歧视和不公平对待,他自己又不会调整心态去适应,痛苦难以排解,终于在一点小事的刺激下积郁爆发、心理崩溃并铤而走险,报复杀人,铸下弥天大罪。当然,遭遇贫困和歧视的不止他一个,而采取像他这样极端手段的人却极少,这无疑是他个人的性格、品质和心理缺陷起了重要作用。但是,我们的社会没有责任吗?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对比绝非刻意贬低我们自己。东西方文化整体上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实际上我们是在对比中反思,在反思中反省。

“父债子还”“斩草除根”“以牙还牙,以血还血”“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千年的冤要伸,万年的仇要报”等成语、俗语至今仍被广泛认同,我们必须承认,我们的文化是有短板的,达到“宽恕”的境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也有人会说,中国文化也是讲宽恕的。《论语·颜渊》中就有这样一段对话: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在这里把“恕”摆在很高的位置。但孔子之“恕”有很大的局限性,甚至是有条件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简单讲就是自己不愿意的不要施加给别人,这一点当然非常可贵。但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没有回答如果别人硬把自己不愿意的强加给自己,即“己所不欲,人施于己”,该怎么办;也没有回答自己想要的别人偏偏不给自己,即“己之所欲,不施于己”,又该怎么办。

实际上孔子对这类问题是有回答的。

《论语·宪问》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怨”即说明别人做了对不起自己的事,即“己所不欲,人施于己”。孔子在这里否定了“以德报怨”,主张“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对“直”的解释可能有很多种,但“宽恕”是不在其中的,因为“宽恕”必然属于“德”的范畴。

《礼记·檀弓》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子夏问于孔子曰:“居父母之仇如之何?”夫子曰:“寝苫枕干不仕,弗与共天下也;遇诸市朝,不反兵而斗。”

孔子在这里表达的意思是,只要有父母之仇,就要与仇人不共戴天,一生中唯一要做的就是复仇,只要遇到仇人就要与之拼命。

当然,我们也不是一点也不讲宽恕。但我们在宽恕的时候,往往会说出这样的话——“大人不计小人过”,或“宰相肚里能撑船”,或“老子不和你一般见识”,等等。这些话的背后是什么?是把自己摆在强者的位置上,视对方为“小人”“草民”“孙子”,而自己是“大人”“宰相”“老子”。在这里,被宽恕者是那么的可怜和可鄙。宽恕变成了居高临下的施舍,宽恕者不仅增加了自己的威仪,显示了自己的大度,而且还获得了精神上的胜利。一句话,先画出生命不平等的界线,然后再谈“宽恕”。但这是真正的宽恕吗?实际上,孔子在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时候,就是把“己”摆在主动者、强势者的位置上,在这个大前提下,他不可能回答如果“己”处于被动地位、弱势地位时,“己所不欲,人施于己”和“己之所欲,不施于己”该怎么办。

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我们的教育就开始教导孩子们爱憎分明,看清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那么,对敌人呢?打倒在地,再踏上一只脚,直至消灭他。消灭之后,还要让他遗臭万年,万劫不复,不能有丝毫的怜悯和同情,更不要奢谈宽恕和反思。

于是面对“像谷子个似的在山前堆满”的“敌人的死尸”时,学生乙表现出漠然,学生甲先是愕然,随后淡然。

目前,中小学新课程改革在全国各地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新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但不可否认我们的课堂仍然存在着置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于不顾的事实。老师在选择复习例句时只关注例句作为比喻的准确性,而忽略了例句本身包含的与比喻正误无关的信息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影响。

也许因为这是一节复习课,知识的准确性成了老师唯一的关注点。长期以来,部分老师至少在潜意识中认为课堂学习只是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培养,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没有太大关系。有意识的淡化令人担忧,无意识的忽视更让人担忧。

众所周知,中国学校的复习课多。高三、初三更不用说,整个学年基本都是复习课。这与我们的评价模式单一有关。这种单一的评价模式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改变的。也就是说,复习课作为一种重要的课型,将在我们的中小学课堂上长期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的复习课只注意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培养,置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于不顾,那么,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势必带来消极影响。复习课不能作为忽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辩解理由。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当然,复习课也不能例外。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自选的教学内容更能体现他对新课程目标的认识程度和践行力度。规定内容的局限性往往会限制老师为达成目标所做的努力,但自选内容是老师根据自己的判断和认识进行选择的,更能体现老师的课程意识。仍拿这节关于比喻的复习课而言,有许多优美的可以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甚至智慧启迪的比喻例句可供选择,但老师偏偏选择了一个死尸堆积如山的惨烈场面来让学生面对。知识的准确性不用多说,但学生的议论表明学生不仅关注到了知识的准确性,也关注到了例句传达出的能影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信息。如果说巧妙的选择能“润”物细无声的话,那么糟糕的选择则会“损”物细无声。前者会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后者则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为师者,不可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我们必须正视的现实是,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在不少地方、不少学校、不少老师那里还只是口号,如果不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采取切实的行动,那么三维目标尤其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维度的目标的达成将会成为空中楼阁,看上去很美,却永远无法企及。

另外,进入新世纪以来,生命教育的重要性越发凸显。但我们的生命教育目前还只停留在珍爱生命的层次,还没有真正达到公正公平地看待所有生命的高度。但是,如果不能公正公平地对待所有的生命,珍爱生命就只能是一种自私的、狭隘的、带有极大局限性的人生理念。我们的教育,尤其是语文教育,应该从更宽广的视野来思考生命教育,在传承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还要努力克服和消除传统文化中关于生命认识的许多落后于时代、落后于先进文明的东西。

我们的教育要让我们的孩子知道,“没有人是座孤岛……任何人的死亡都是对我的缩小,因为我是处于人类之中;因此不必去知道丧钟为谁而鸣,它就是为你而鸣”。(英国诗人约翰·多思)

我们的教育要让孩子景仰高尚,鞭挞丑恶,但绝不仇视生命,无论他是伟人还是罪人,无论他是高尚还是渺小。

愿我们,尤其愿我们的孩子,在不久的将来,能拥有紫罗兰的胸怀,拥有悲天悯人的大情怀大慈悲,以生命的名义,从人类的高度。

(责 编 涵 冰)

猜你喜欢
例句孔子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