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风度

2009-10-14 05:02
鸭绿江 2009年9期
关键词:中国作协铁凝风度

红 孩

前几日去北戴河中国作协创作之家疗养的路上,看了铁凝最新的短篇小说《风度》。看后,一如看她以前的小说,觉得角度独特,叙述清晰,不同之处在于以往的作品着重塑造人物,本篇则传递情绪,即思想的传达。这种传达,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笔下皆无。有与无,无与有,便形成了文学。由此,我想到了文学的风度。

文学的风度,第一在于创作者自身。任何一个作家,都是文学的劳动者,每个人面对的都是文学的土壤。人们就像表情不同的农夫,挥动手中的农具,凭着自己的经验和感觉,在脚下的土壤里耕耘、收获。聪明的农人,一边劳动一边总结,既总结前人的,也总结旁人的,甚至是总结国外的,然后结合自己的经验,创作出属于自己的大豆、高粱。不太聪明的人,只知道种自己的地,从来不懂借鉴别人,往往重复劳动,即使偶尔有所收获,也很难高产,往好了说混个原生态的美名。真正愚蠢的人,往往也是极其聪明的人,他们一旦获得成功,就开始腆着肚子到处胡吹乱侃,以为天底下已经搁不得自己,至于同行们更不放在眼里,不是挤兑,就是贬损,结果弄得面红耳赤,乌烟瘴气,影响了自己,也影响了他人。

文学的风度,第二在于作品本身。这就涉及文学的审美问题。即什么样的作品是好作品,好作品的标准在哪里。作品如同粮食,本身不具备美的品质。只有人把感情和思想作用在上面,才会产生美的意义。我曾说,大凡优秀的作品,应该具备三种特征:第一,在推进民族或人类的思想进程上有促进和提升作用;第二,在语言和艺术创新上有贡献;第三,为中国文学画廊或世界文学画廊增加了新的典型人物。在这三者上,只要具备其中一点,就足以被世人尊敬。也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能谈及文学的风度。

文学的风度,第三是看接受者。接受者就是读者,读者的层次不同,看问题的角度就会产生差异。一般的读者,往往关心的是作品,有相当多的读者常常记住了作品的内容和人物,而记不清作者是谁,常常张冠李戴。同样是作为读者,有的文学评论家就有失厚道,他们往往看重的是作者——看重作者的名气、性别和看稿费的标准。在这样的氛围下,就一部作品而言,一般读者的反映和专家的反映往往差距很大。我们不能说读者不懂文学,我们只能说他们不懂文学背后的奥妙。因此,我们怀念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文坛,那是一个让社会广泛参与的文坛。

独木不成林,几棵树互相忽悠也不能成林。风度,需要风力支撑,离开了风力,什么度也没有。我不禁想起到北戴河中国作协创作之家的当晚,我在门口意外见到铁凝。我说我来的路上正在读你的小说,还给你发了短信,想不到晚上我们就见面了。我还告诉她,王蒙也在这里住。铁凝马上说,我就是来看望王蒙老师的。她的一句“王蒙老师”,弄得我很羞涩,尽管我跟王蒙老师很熟,平常也都称呼他老师,但今天怎么就把王蒙后面的“老师”给省略了呢?比起铁凝主席来,看来我真的有失风度了。

猜你喜欢
中国作协铁凝风度
趙孟頫:一笔一划尽风度
风度
中国文联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死亡压力下的尊严和风度
风度之美
铁凝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特征探讨
78岁『奶奶作家』加入中国作协
何建明任中国作协党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