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在物理学科中的渗透

2009-10-15 06:14艾国忠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09年8期
关键词:物理学道德教育美的

艾国忠

面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们的社会不仅越来越需要掌握大量先进技术的人才,而且还要求他们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如何对人才进行道德教育,是每名教师都要关注的。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在《学科教学渗透“两纲”》的专题报告中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学科是德育的主渠道,课堂是德育的主阵地,教师是在学科教学中落实“两纲”精神的关键。本文就是针对在物理学科中如何进行道德教育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问题的提出

回顾中国教育发展的历程,道德教育一直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占据首要的地位,德育位于一切教育之首。我国古代的教育,一直是以道德教育为主,德育统领智育。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加大,科学教育越来越占据重要的位置。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科学教育的发展,人们认识到因为忽略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已经出现了部分学生人格的非理性化、价值观念的庸俗化、理想信仰的虚无主义和道德意识的蜕化倾向,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阻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随着教育终身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临近,党和人民政府也认识到了这种教育的弊端和偏颇,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文件,《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几点意见》等文件有力地推动了道德教育的开展与实施。在加强道德教育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时至今日,我们道德教育的效果还不尽如人意,道德教育中存在的诸如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等一些问题,仍尚待解决。自从道德教育从学科教学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门学科时,它就成为了从事道德教育教师专门的责任,然而,近来的研究表明,作为重要的、群体行为的学科教学在教会学生学习具体的学科知识外,在学生道德教育中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关注物理学科教学中道德教育的渗透,成为了物理学科教师应关注的重要问题。

二、物理学科中渗透道德教育的可行性

长期以来,人们人为地在科学教育与道德教育之间划开了一道深深的鸿沟,使学校教育中的科学教育与道德教育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分离。科学教育与道德教育都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的功能和目标上应是一致的,为社会发展输送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物理教育属于科学教育,虽然它主要讨论的是物理学科的知识体系,但物理学科的知识体系却是前人在不同空间层次和时间层次上对“物”的认识的积累和总结,物理教育又是物理教师与学生在认识、情感和行动上的交流与探讨。所以只要物理教师认真挖掘教学内容,就会发现物理学科中蕴涵着大量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如物理学发展史、物理实验、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物理学中的美等,对于这些资源,教师在教学中要认真引导、启迪,学生就会从中学到爱国主义、奋斗精神、助人为乐、实事求是等精神品质,从而发挥物理学科在道德教育中的独特作用。这是物理教育与道德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当中,使学生学会物理知识的同时,又能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所以,笔者认为在物理学科中渗透道德教育是可行的。

三、物理学科中渗透道德教育的方法

(一)通过对物理学史的介绍,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

在物理学课本中,有大量的物理学史的片段,介绍了很多国家和民族,自然也包括大量我们的前人在物理学上的功绩,这些功绩遍布于力学、光学、电磁学和原子核物理等章节,他们的发现、论述、应用的许多项目都要早于世界其他民族。在近代的物理学中,我国物理学家们也为物理学的进步和发展留下了许多弥足珍贵的资料。因此,教师要充分的挖掘教材,结合教学内容,利用现代的教学手段,通过不同的教学环节,向学生介绍我国物理学的发展史,使学生了解我国的过去,认识我国的现在,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巧妙的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于物理学知识的传授中。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国,春秋战国时期发现的天然磁石,后又发明了司南,汉初的潜望镜、沈括的“纸人实验”,这些都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通过向学生介绍这些事例,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体会到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优秀文化遗产的民族,中华民族为世界的繁荣与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近代以来,由于没落的封建制度对人才的扼杀,使得我国近代的科学技术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当翻开物理课本,书中的物理定律、常数、单位等的命名,大部分都是外国科学家的名字,这就说明落后就要挨打,在国际上就没有地位,充分激发学生为民族复兴、国家富强而读书的责任感。建国后,我国的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在短短的20年时间,我国一举成为了世界先进核国家的行列,我国还是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同时也可以向学生介绍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钱学森、何泽慧夫妇、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等生动的先进事迹。通过对他们的介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二)充分利用物理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精神以及与人合作的优良品质。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研究方法,同时也是学生进行物理学习的方法和手段。物理实验按照目的可分为探索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和判决性实验。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不仅可以获得物理学的知识,还可以培养物理实验的技能和素质,更重要的是可以形成与人合作的良好品质、作风和习惯。所以教师要做好课堂上的演示实验,力求做到认真准备,操作流畅、自然、利索,不拖泥带水,实验中表现的“崇实、贵确、求真、创新、存疑”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效仿作用,学生在分组试验中,自然会形成尊重科学、实事求是,如实反映观察现象和物理事实,对观察到的现象与预期的现象有出入或出现有偏差的数据,不会随意的篡改数据,而是认真分析,找出原因。

(三)通过物理教学,培养学生对美的追求,在生活中进而也产生对美的向往。

在物理学发展史上,人们不难发现许多科学家的成功都是来自于对美的感受和追求。世界上的事物是有规律、有秩序的,同时又具有简洁、对称、和谐等形式美的特征。许多科学家的发明创造,往往是因为追求形式美而走向真理的。法拉第因为深信电与磁的对称美,历经十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爱因斯坦也是基于对宇宙和谐性、简洁性和统一性的科学美的理解,创建了相对论,开创了大一统场论研究的新纪元等。这些事例告诉我们,在科学研究中,美感对于发现新的规律、创建新的理论具有独特的意义。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结合科技发展史丰富的内容,充分挖掘科学发展本身的创造性和新颖性,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科学美的熏陶,培养学生形成敏锐的直觉和想象力,激发学生推崇创新的意识,形成以创新为荣、以创新为美的理念,立志为创新而奋斗。

在物理学科的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是道德教育本身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物理学科自身的需求,它符合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只有坚持不懈地在学科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才能够真正“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内化到学生思想中去。

猜你喜欢
物理学道德教育美的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美食物理学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物理学中的“瞬时美”
物理学中的“瞬时美”
定积分在几何、物理学中的简单应用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如何对幼儿开展道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