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常

2009-10-20 04:28忽培元
岁月 2009年8期
关键词:乌裕尔河雄鹰大庆

忽培元

老常去了,他竟然不辞而别,应当是魂归故里吧。离开故乡的日子对于他,就像牧人离开自己的马匹和羊群,肯定是一种难耐的煎熬。难怪他的酱紫色的典型蒙古人脸上,总是布着阴云般的忧郁。在静夜之中,我闭上眼睛,就看见广阔的草原上蜿蜒着一条熠熠生辉的河流,那正是老常时常讲起的他故乡的河——美丽清澈的乌裕尔河。那是他们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杜尔伯特蒙古人独具魅力的精神风貌和文化特质。难怪老常每每讲起这条河,就会精神抖擞,眉飞色舞,那平素总像是没睡醒一样细眯着的双眼,突然会努力睁圆,瞬间闪耀出神圣的亮光,继而便泪水盈盈了……如今在静夜中,我似乎又看到了他那令人感动的眼神,像蓝色夜空中的星辰一样闪耀不息。我开始激动不已,情不自禁地在黑暗中寻觅,清晰地看见在那热情的星辰顾盼之下,长长的乌裕尔河像月宫嫦娥的一条柔美广袖,从辽阔天际轻轻飘飞下来,悄然落在广袤无垠的大草原上,像是为祭奠和安慰令蒙古人骄傲的烈烈忠魂而默然致敬。多么的庄严,又是多么的肃穆!多么令人神往的场景与意境!恍惚之中,便见一只雄鹰悠然地盘旋在河流的上空。那应当就是老常的灵魂,是老常魂兮归来的象征吧!啊,美丽富饶的杜尔伯特草原,那是老常魂牵梦绕的精神家园。

半个多世纪之前,一个普通牧人的毡房中,传出婴儿的啼声,招来了雄鹰的光顾。那是老常诞生的仪式。从此,一只雏鹰开始盘桓于毡房的上空,在奶茶的清香与马背的摇篮中,少年茁壮成长。在咩咩的羊叫和哒哒的马蹄声中,壮小伙子开始骑马奔驰在大草原上。他总是喜欢在清晨与黄昏沿乌裕尔河迎着朝阳或落日驰骋,把火红色骏马和自己的影子倒映在清澈的河面上,于是他那青春理想的火焰随即燃烧起来。少年立志要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把故乡装扮得更加富饶美丽,让乌裕尔河永远不再为干渴与贫穷哭泣,不再为落后与愚昧流泪。于是,少年发奋读书,努力工作,终于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基层干部,一名深受人民爱戴的年轻县长。啊,勇于搏击风云的雄鹰,终于翱翔在故乡的蓝天上,盘旋在乌裕尔河的上空,呵护着大草原,建设着大草原,也享受着大草原的恩赐……如今,在不得不离开故乡多年之后,在忍耐了许久许久的无奈与寂寞之后,在经历了难以诉说的纷繁芜杂之后,他的灵魂回归到了自己的生身之地,化作了乌裕尔河的晶莹浪花与柔美波光,复归于安宁……眼下,这静夜之中,只要想到那疲惫的灵魂已经安息在散发着奶馨与土香的草地与河流之间,那该是多么的舒心惬意。作为至亲好友,我们一定要意识到这一点。意识到这一点,便是对死者真正的理解,对生者最大的宽慰。于是,平素与老常共事交往的有趣而美好的片段,便不断地浮现于眼前。

难忘今年5月21日午间,我正在参加一个会议,突然收到大庆朋友发来的短信:“常树林主任今天早晨在哈尔滨病故。”我惊得一愣,眼前立刻就浮现出那个与世无争的好人,他强壮的身躯静静躺在那里,双目紧闭像睡着一样的安详。心想这也是最后的安息,省得他老兄继续在多种疾病困扰下瞻前顾后地为许多事劳累奔波。实话说,我当时并不怀疑这个消息的真实性,原本就好喝两盅的老常,已被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缠身困扰,加之又为了争取各方面对自己分管工作和书法事业的支持,他又不能也不愿意改变自己的豪爽性格和以酒会友的秉性,那就迟早都会有这么一个结局。虽是这么料想,但又希望这消息能是讹传。五十来岁的人,毕竟还是正当壮年呀,怎么说走就走呢!从前在一起吃饭的时候,总是劝他少喝两盅少吃些油腻食品,劝他中午饭后不要立即午休,参加到我们散步的行列中来。他只是笑着点头,虽没有表示反对,但也没有真正接受。对此,我是能够理解他的。深知要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其实比上天还难。说到底,老常是来自广阔草原的牧人的儿子,他离开了酒就失去了生活的乐趣,就没有了做事的精气神。他和他的倔强彪悍的祖先们一样,世代形成了自己民族独特的秉性和生活习俗,这一切应该得到尊重。但眼下得到这个消息,心中一时也不知是什么滋味。

老常属蒙古族,本名常树林。当初到大庆工作时,他已经是市人大副主任兼书法家协会主席,但我平时见他并不称呼职务,而总是半开玩笑地喊他“常王爷”。“杜尔伯特”,意为四王爷的领地,即成吉思汗四弟的封地。老常是四王爷的嫡系后裔,多年担任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的县长,后又以蒙族代表身份进入市人大班子,因此他对“常王爷”这个戏称显然是默认的。每每听到我这么称呼,他总是笑眯眯地透出欢喜和自豪。也不知是由于我这个貌似蒙古人的姓氏,还是共同爱好书法的缘故,他偶而也会“反唇相讥”地喊我是同祖同宗的弟兄。反正两人是一见如故,很快就成了无话不讲的好弟兄。以后共事将近四年,彼此配合默契,非常愉快,友谊也随之加深。我们共同努力,为发展大庆书法和文化事业,做了不少有益的探索。等到我要离开大庆时,老常恋恋不舍。他特意安排书法界的朋友聚餐告别,大家约定:要共同为大庆申报“中国书法城”而努力,并要在北京开辟展示和销售大庆书法家作品的窗口店面,还要携手在大庆申办一次全国性书法大展……无论我走到哪里,老常都是心中一位难以忘怀的挚友,我时不时地就会想起他来。很怀念彼此在一起研究书协工作和切磋书法技艺的时光,更怀念同他喝酒聊天,听他在喝多了的时候,赤红着脸,整段背诵《红楼梦》诗词的得意情景,还有眼瞅着他从容不迫地挥毫创作的情形,看他不无自负地一反常态,故意把隶书写得横竖边角不连,而形成四面透风的独特风格,听他在写完了一幅作品之后,用很好听的东北普通话高声朗诵作品内容的情形:“手把青秧插野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他的声音像天真无邪的儿童一样透着纯真与坚定。这是他最喜欢书写的内容,也反映了他的人生信念和处世原则。

其实,老常的性格也像那首诗一样充满辩证的哲理。如今仔细回味,他那木讷中透着敏捷,呆板里不无幽默的个性更是耐人寻味的。从外表看,他永远都是那样的宽容温厚,又是那样的安分本真。他的聪明智慧,非但平时不事张扬,倒像是有意收敛隐藏。这更像是他的书法,特别是苦练过二十年的隶书,总于四平八稳之中透出与众不同的棱角个性。仅从外表而言,你并看不出他的传统文化功底,但深入交谈之后,你便会对他刮目相看。他是真正读过古典的人。他的国学底子,不仅仅体现于书法,更体现于言语之间。他的过于朴素谦和的外表,总是给人一种不善言辞的错觉,但当你真正了解他,你就会彻底改变这种看法。他不露锋芒的发言,总能让你发现与众不同的内容。一次,他代表人大在中心组学习会上谈学习心得,别人都按事先准备好的稿子照本宣科,谁也没有想到,并没准备发言稿的老常,却不紧不慢地露了一手。等到话匣子打开,他竟然从大庆的经济谈起,一下子点了十多座全国同类城市,然后又扩展到世界可比的更多城市,所涉及的各个城市的主要经济指标他竟然像印在脑子里一样,记到小数点以后两位。以前只知他的抽象记忆不错,没想到他那脑子里竟然装着那么多世界各国的情况,可见他的阅读面之宽。他在公开场合的即兴演讲能力也是令人钦佩的,再大的场面都不会怯场。就像是他在家乡当县长时那样,不紧不慢、不愠不火,不卑不亢、不偏不倚,胸有成竹,从容不迫。这就是老常的风格,深深地留在人们心中的那种长兄风度,再加上与人为善、助人为乐和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等等,这一切,就像是一张网,共同织就了老常的品性与人格。如今他去了,魂归故里,当我们思念他的时候,竞发现他人格的魅力,仍然是鲜活的,他的精神之树仍然根深叶茂,深扎在朋友们的心中。他的豪爽而自由奔放的灵魂,正像乌裕尔河上盘旋着的雄鹰,永远都在我们的心头伫留。

猜你喜欢
乌裕尔河雄鹰大庆
国之大庆,成就报道如何“融”新出彩
《物外真游》
——高大庆作品欣赏
郐振明 (国画)《雄鹰》
康巴雄鹰
九曲黄河第一弯
相信自己是一只雄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