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音乐的完美结合

2009-10-21 06:37张性魁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09年10期
关键词:浪漫主义文学音乐

张性魁

摘要:文学与音乐是属于两个不同的艺术门类,但又都是表现人类思想情感的艺术,因此它们一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互相影响。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与文学的结合开创了这一联系的新纪元。仅从歌剧和歌曲的取材就可略见一斑。

关键词:浪漫主义;音乐;文学

一、 音乐与文学的区别

1、文学

文学是靠语言文字来具体表现作品的,文学语言的优势是清晰明了,同时又有直观的思维指向性。“文学就是用语言来创造形象、典型和性格,用语言来反映现实世界、自然景象和思维过程。”[1]“文学的基本材料是语言——是给我们一切的印象、感情、思想等以形态的语言,文学是借语言来雕型描写的艺术。”[2]

“文学借助语言揭示现实的一切方面,而它借助的这种手段是人们都懂的、不需要特殊的准备、习惯、本领的解释活动。语言渗透到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中去,虽然在不同的人们中,概念储备以及与之相应的词汇储备颇不相同,但比起那些基本的音响结构来,语言要普遍得多,而那些音响结构并不能成为一般听众听觉习惯的基本储备。” “文学的物质材料(原料)比起音乐的物质材料(原料)及其基本结构来,要普遍易懂的多,更易于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去。”[3]

2、音乐

音乐靠旋律、织体、和声等要素来表现情感,是一种超越语言的表述;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妙,与语言表达相比,音乐提供更多的想象空间、更丰富的情感因素;也可以说音乐与人的心灵是直接相通的。

《毛诗序》如此论述:“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故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情动于中”是文学、音乐、舞蹈等艺术产生的根本原因,而音乐是在文学基础上的一种情感艺术,有着更强感染力。

俄国文豪屠格涅夫说:“我们无法描写萨科宁读了这封信后的内心感受,没有一种言辞可以充分表达出这些深刻而强烈的并不是太清晰的,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情感,只有用音乐才能把这些情感表达出来。”

二、音乐与文学的联系

1、音乐与文学同体诞生

“歌咏所兴,宜自生民始也。”[4]说明音乐与文学同体诞生。

诗歌的历史在文学史中无疑是最早的。可以说,“诗”的历史就是“歌”的历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5]

“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6]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诗》三百篇,皆能弦歌之”。“楚辞”的产生与楚国的祭神歌曲和民歌有着直接的联系。屈原的《九歌》,大都是楚国祭神的歌曲。

2、音乐与文学不可分割

文学的抒情往往有具体的对象,语言表达清晰明了;音乐的抒情是一种概括性的表达,是作曲家的生活感受和艺术经验的集中体现。当它通过音响将情感表达出来时,也是概括的。然而正因为如此,音乐的抒情比语言更富有内涵,包容了更为丰富的情感因素,难以用语言加以解释。当然,一旦进入音乐体验的过程,这一系列概括性则将表现为文学性的内容。圣·桑说:“音乐始于词尽之处,音乐能说出非语言所能表达的东西,它使我们发现我们自身最神秘的深奥处;它能传达出任何词也不能表达的那些印象—“心灵状态”。

音乐作品的展示是建立在模仿、象征、暗示和表情基础上的,它所表现的主要是人的内心世界。尽管音乐的过程不同于文学的过程,但它却为听众的文学联想提供了依据,让人们能够从音乐中感受到丰富的有文学性内容。

文学可以为音乐提供创作素材,而音乐可以利用更富表现力的声音来表达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文学需要音乐加强体现,音乐中又有文学因素存在。所以说音乐与文学是互相制约互相联系的。

自居易听了一首琵琶曲后,“江州司马青衫湿”;而长诗《琵琶行》则为琵琶曲的意境作了音乐与文学的不可分割的最好注解。

三、浪漫主义文学与浪漫主义音乐

1、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学与音乐

“浪漫主义音乐是欧洲音乐文化进程中的一种特定的音乐思潮和创作倾向。产生和发展于19世纪初叶至中叶半个多世纪,作为一种音乐创作风格,它的影响却一直延续到19世纪末。音乐中的浪漫主义潮流来源于欧洲文学中的浪漫主义运动。浪漫主义一词,由欧洲中世纪拉丁文演变而来 “roman”(传奇),原词在当时泛指描述封建社会骑士阶层生活经历的传奇故事和英雄史诗,其中骑士们离奇的冒险经历和狂热的恋爱追求,常常构成这种文学体裁的中心内容。以历史人物和民间传说为基础创作和流传下来的,诸如著名的《尼伯龙根之歌》、《希尔德布兰特之歌》、《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等这些中世纪传奇故事,被19世纪的浪漫主义文学家重新发现和关注,并以此为自己所倡导的文学运动命名,这之后它又被使用到音乐文化领域中来,成为19世纪初叶和中叶的特定音乐潮流和创作的重要标志。”[7]

产生于19世纪的浪漫主义文学与浪漫主义音乐具有相同的时代背景。浪漫主义艺术思潮的形成时代是在工业革命开始的时代,工业革命让人们对认识了自身的创造能力,同时又使人的自我意识得到了强化,希望得到精神上、个性上的自由。浪漫主义首先出现于文学中,这时期的文学作品,将一切个人的感情、趣味和才能完全不受限制地表现出来;初期浪漫主义音乐,是相对于古典主义音乐而产生的。在这一时期,富于色彩和感情的浪漫主义音乐取代了鲜明的线条式的古典主义音乐。

浪漫主义音乐似乎大多以表现自己的理想和愿望为宗旨。侧重感情,将理性放到次要地位,抒情性、自传性和个人心理是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特征之一。在这一时期,社会的变革促使艺术家的创造,从手法和形式上都丰富和发展了古典的传统,深化和完善了音乐文化发展的成果。它“真正地摆脱了封建宫廷艺术创作的栓桔。酣畅尽情地表现“人”尤其是人的灵魂深处的东西。因此是真正值得庆贺的事,是人类音乐文化发展的一次重大飞跃。”[8]

2、浪漫主义时期文学与音乐的结合

音乐与文学这两种古老的艺术,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19世纪的浪漫主义运动首先在文学领域内兴起,浪漫主义文学家对理想的追求、对内心的刻画、对感情的抒发、对自由的渴望、对大自然的热爱,无一不影响浪漫主义音乐的形成,并且在音乐创作风格中获得体现,前所未有的文学对将音乐与联系起来。

19世纪音乐十分强烈地立足于文学,许多音乐家和音乐作品也进入了浪漫主义文学中。在舞台音乐戏剧作品领域,逐渐成熟起来的是音乐和文学完全结合的作品,例如在瓦格纳的创作中,音乐戏剧的歌词创作掌握了辅音重复音响法技术[9]。从肖伯纳所写了《真正的瓦格纳》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到瓦格纳对音乐和文学的双重贡献。

哥德也明显地表现出将诗歌创作与音乐结合起来的倾向,多次提到合唱,乐队音响等音乐术语。但丁的《神曲》和歌德的《浮士德》成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创作主题,李斯特的两首交响曲就是在《神曲》和《浮士德》标题基础上产生的。在浪漫主义的兴盛时期1840年到1859年近20年间,瓦格纳、柏辽兹、李斯特、古诺这四位作曲家都将《浮士德》变为自己的音乐。而李斯特的二十首交响诗,就是将雨果、席勒等人的文学作品音乐化的典范,他的创作是音乐和文学完美结合的最好实证。

四、从歌剧与歌曲看浪漫主义时期文学与音乐的完美结合

1、歌曲是音乐与诗歌的结合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魔王”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开始,他尽善尽美地完成了音乐与浪漫抒情诗的结合,在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作品中,共有六百余首歌曲的歌词是选用了席勒、海涅、米勒等人的诗歌而创作的。从时间来说,包括自十八世纪中叶至舒伯特逝世之间的各个诗人的作品,最能赋予舒伯特的灵感的是歌德的诗,其次是席勒。

艺术歌曲使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与诗歌得以完美地结合。艺术歌曲常采用的主题是爱情、壮美的大自然、易逝的幸福生活;而钢琴伴奏的写作使浪漫主义艺术歌曲能够获得成功。钢琴的伴奏把诗中的形象变为音乐的形象,它把抒情的和戏剧性的情绪安排在一个紧密结构中。歌曲成为19世纪浪漫主义最有特色的表现手法之一。

2、歌剧是音乐与戏剧的结合

意大利歌剧的浪漫始终影响着其它艺术,特别是欧洲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音乐更与文学紧密联系,把形形色色的潮流汇集起来。

瓦格纳倡导的熔文学、音乐、戏剧于一炉的音乐剧是歌剧发展史的新阶段。他把音乐的旋律与剧情的线索结合起来,并为每个角色设计了独有的固定动机,在剧中重复、变化,他要求歌剧的音乐结构“要有一个交响曲乐章的统一性……是散布于整个戏剧中的许多基本主题组织成的,这些主题互相对比、互相补充、互相改变、互相分离、互相交织”。他在音乐剧中对音乐与诗歌统一结合的追求影响了威尔第、普契尼、理查·施特劳斯与德彪西等人。

威尔第的歌剧大多和文学作品有着密切的联系,《厄尔纳尼》(1844)取材于雨果的同名戏剧,《弄臣》 (1851)改编自雨果的戏剧《逍遥王》,而《海盗》(1845)的素材则来自英国浪漫派诗人拜伦。1849年创作的选择现实主义文学《茶花女》,《奥赛罗》(1887)、《法尔斯塔夫》(1893)中,威尔第又选择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作品为题材。

同样,达尔戈梅斯基的歌剧《爱斯米拉达》(1838--一1841)取材于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歌剧((水仙女)(1855)则取材于普希金的同名诗剧。

仅从众多音乐家的作品取材于文学作品的现象,我们就不难发现,在浪漫主义时期文学对音乐的影响,同时更发现了音乐与文学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而他们的完美结合,开创了音乐与文学结合的新纪元,为我们留下了一个多姿多彩的时代,留下了不能忘怀的那些经典音乐,带给我们的只有无边的遐想和无限的崇敬。

参考文献:

[1]高尔基.论文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332。

[2]高尔基.论散文.周扬编.马克思主义与文艺[M].解放军文艺出版,1949.118。

[3]卓菲亚·丽莎.论音乐的特殊性[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29。

[4]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

[5]尚书·尧典。

[6]吕氏春秋·古乐。

[7]于润洋.浪漫主义音乐[J].音乐研究.2004.3。

[8] 董艳菊.从西方音乐发展的历史看浪漫主义音乐的持征[J].艺术探索.1997.3。

[9] 伊戈尔·贝尔扎. 戴明瑜译.浪漫主义文学-与浪漫主义音乐[J]中国音乐1995.3。

猜你喜欢
浪漫主义文学音乐
漫谈诗的革命浪漫主义
十九世纪法国浪漫主义大师
论浪漫主义对新诗功能的影响
我们需要文学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法式浪漫主义音乐会登陆杭州
我与文学三十年
音乐
文学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