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创作与生活

2009-10-21 06:37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09年10期
关键词:舞蹈创作舞蹈生活

王 瑶

摘要:舞蹈是一门综合艺术。它集人体动作、音乐、服装、舞台美术、色彩、灯光和情节于一体,主要依靠人体动作来塑造艺术形象,表达思想感情。舞蹈是一种以人体动作为“语言”的艺术形式,它有着其他艺术形式所无法替代的社会功能。它“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盖乐心内发,感物而动,不知手足自运,欢之至也。”当人们的情感达到极至,用语言与其它方式都无法尽情宣泄时,舞蹈就是最好的抒情表意之举了。舞蹈来源于生活,它是人民大众的艺术;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舞蹈作品、舞蹈形象的产生都是从生活当中来的。

关键词:舞蹈;舞蹈创作;生活

闻一多先生对“舞蹈是什么”曾作出精辟的阐述:“舞是生命情调最直接、最实质、最强烈、最尖锐、最单纯而又最充足的表现”。舞蹈不仅娱乐了大家的文化生活也成为当前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文化精神需求,还起着宣传教育的社会作用。这些年来,专业的、群众性的舞蹈创作领域,涌现出大批能拨动人们心弦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取材广泛,风格多样,从不同的角度唱人言物,咏志抒情。通过各种表现手段,深刻揭示人的内心世界,挖掘世间美好情感,启示人生追求真谛,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同时,我们也看到,高速发展的经济,日益提升着我们的生活水平,人们的审美追求也攀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人们在物质生活改善的同时,渴求着更多的包括舞蹈在内的艺术精品,满足不断增长的精神需求。因此,多出,快出舞蹈精品,是社会赋于我们的责任。

舞蹈来源于生活,它是人民大众的艺术。舞蹈的本质已决定了它的群众性,因此,舞蹈创作不那么神秘。只要掌握了舞蹈创作的基本方法,把握正确的创作途径,紧紧抓住舞蹈艺术表现手段的根本,不断的总结与实践,就会有许多好作品涌现出来。当然,要创作出好的舞蹈作品,前提是创作者必需具备较高的专业修养,这些修养要靠持之以恒的实践与积累逐步形成。

(一)热爱生活,观察生活

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舞蹈作品、舞蹈形象的产生都是从生活当中来的。舞蹈创作者只有热爱生活,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认真细致的观察生活,逐步积累来自生活的大量素材,再对这些素材进行科学的分析、理解和熟悉,从中筛选出典型的、具备象征意义的“材料”,才有可能创作出打动人心的成功作品。

我国著名的舞蹈表演家杨丽萍女士并不是什么科班出身,但是她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个经典的剧目《雀之灵》、《两棵树》,以及近几年来她在云南文化中挖掘出的舞蹈《云南印象》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些就是她热爱生活,观察生活,在传统艺术上进行创作和改编的,通过这些舞蹈让大家了解了云南的文化,她同样成为了云南文化的传播者。这就说明创作一个好的舞蹈,需要有超前的观念和生活的体验。

生活美不等于艺术美。创作者对生活中各种美的事物要进行高度的浓缩与升华,要善于像蜜蜂吮吸花蜜那样,吸取生活中最甜美的营养,进行艺术的高度概括,使其成为鲜活动人的舞蹈形象,给观众以美的享受与熏陶。

(二)感悟生活,深入生活

在2007年的春节晚会上有一个舞蹈作品《进城》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它借用现实生活中农民工现象的题材,用舞蹈的形式搬到了舞台上,把一个生活中主题展现在大家的面前,专业舞蹈演员们用质朴而投入的表演把打工者的现实生活和情感真实地展现在人们眼前。观众们看到的是农民工的艰辛和积极进取乐观的精神,同样也感受到了农民对新生活的向往。通过这样一个舞蹈,大家开始重新思考农民工问题,那么《进城》这个舞蹈就起到了一定的社会作用。一个好的舞蹈作品除了专业的技巧外,重要的就是生活元素的体现,这样大家都看得懂,才会拍手叫好。

当前舞蹈创作面临的很大问题就是对生活的体味和感悟表现不足,舞蹈作品的主题被符号化和模式化了,不少编导在创作过程中过分重视舞蹈技巧而缺乏对生活本质的挖掘,这样的编导编出的作品都会流于平凡;还有不少舞蹈编导编创舞蹈时比较注重外化的动作,甚至在根本没有生活的体验下单凭大家熟悉的几个基本动作就敢进行“创作”,这样编出来的舞蹈往往就只能是夸张地强调动作技巧,我们从这些舞蹈的舞台表现上看味道很浓,但深入讨论它的时候就会发现,实际上不伦不类。文化具有民族性,地域性,舞蹈形象就更是这样,我们要使编创出来的舞蹈充分体现特色,舞蹈编导们只有通过深入生活才能做到。 刀美兰老师说过“舞蹈不是体操不能只注重动作的组合和肢体技巧的展现”。舞蹈来自生活但又要高于生活,所以在舞蹈创编中,编导只有熟知生活的细节,才能在生活中提炼并升华。

(三)观察生活,提高素养

成功的舞蹈作品,总令人耳目一新,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创编者就要善于把握时代的脉络,抓住生活中人们司空见惯的事物进行筛选,发展其中的闪光点加以提炼升华,于是栩栩如生的形象便脱颖而出。作品的意境不仅对主题起到深化作用,而且能调动起观众的想象力,使观者有身临其境之感。舞蹈的创造要达到这种境界,创编者就必须认真观察生活,提高素养。

1、观察生活,积累舞蹈语汇

舞蹈语汇(动作)是靠积累才能丰富的,只有相当的积累,才能在创作中信手拈来。也只有对动作了然于心,才能找出它的运动、变化规律,再进一步对这些动作进行变化发展。另外,对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人们劳动或其它习惯动作进行分析,了解它们的形态、动作规律、动作节奏等选择其典型的、有代表性的进行美化提炼,使之成为闪烁光彩的舞蹈形象。如《浪里人》的创作,作者就深入到渔民中,观察渔民劳动生活如织网、拉网、撑篷、摇橹;渔民习惯两腿分开站立,走路步伐沉稳有力;战风斗浪形成他们勇敢、豪爽、憨厚、直率的性格特征等。作者对这些素材进行了典型化的表现,创造了生动丰满的舞蹈形象。

2、提高自身的综合专业素养

舞蹈是以人体动作为主的综合性艺术,因此,创作舞蹈不仅要有对人体动作的娴熟运用,还要通过其它的艺术手段,为作品的主题、人物形象、情节发展、高潮的兴起等方面,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1)创作者应具有很强的音乐感

音乐感是指对音乐的理解。不仅在理论上理解,更重要的是对音乐表现情感和音乐形象上的理解。例如,一个舞蹈家和一名画家同时听一首名曲,他们对乐曲的理解就会不同。画家脑海里出现的是画面、构图、布局、是各种色彩、明暗的对比。舞蹈家则会根据旋律的起伏、节奏的快慢、音响的强弱、脑海中不断闪烁着各种跳跃,旋转和时而翻腾激烈,时而舒展委婉的动作形象。虽然二者理解不同,但他们都是很强音乐感的欣赏者。

(2)要有构图、画面的基本知识

舞蹈构图在作品中至关重要,好的构图能给人以振奋,感到它变化无穷,内蕴丰厚。呆板的、一成不变的构图画面会使人感到枯燥,毫无感染力。俄罗斯小白桦歌舞团的《小白桦树》,虽然动作简单,但它却运用蜿蜒流动的队型,迭幻繁复的变化,描绘出深邃的意境,令人回味无穷,闪射着迷人的魅力。重庆龙灯艺术节开幕晚会中的,《中国人》舞段,仅靠此起彼伏的万里长城的阵型、四大片块交错、快速穿插和组字,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浩大的气势,给人以很强的震憾。

(3)要了解灯光、服装、舞美等基本知识

一个好的舞蹈作品在具备好的舞蹈演员的情况下,还取决于其他条件,例如音乐、舞美、服装及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的数码技术。音乐能深化舞蹈形象,舞蹈离不开音乐。舞蹈是由每个单一动作连续而成的表现感情的组合,音乐是启动舞者感情的钥匙。“舞者必须有旋律感。旋律感不只是舞蹈形象所需要的速度和节奏、空间和时间,其核心是要体现音乐的内在冲动”。杨丽萍的《云南印象》,张艺谋的舞剧《图兰朵》和世界著名舞剧《阿依达》他们的舞美都做到了世界一流,让观众迅速地融入到舞蹈的场景中,可以加深观众对舞蹈本身的理解,观众朋友对他们的服装服饰印象一定很深刻,这些服装和道具都充满了冲击力。2007年春节晚会上舞蹈《小城雨巷》中的那江南的诗情画意,运用科技数码元素打造了细雨飘飞的江南水乡街道,青青的石板路和白墙灰瓦的特色建筑,悠扬的丝竹声,现场水幕制造的烟雨效果顷刻间展现江南文化中的婉约典丽之美,高挑的舞蹈演员身着洁白与藕荷相间具有浓重中国画特色的旗袍,手执一把纸伞,在空灵的旋律中翩翩起舞。令全国观众怦然心动记忆犹新。

创作一个优秀的舞蹈作品会融入诸多的因素,好的作品能给人以振奋,给人以启迪,给人以美的享受,使人从这种艺术美的享受中,领悟一种精神情操的美,使人们对生活、对社会产生一种深切的爱,这就很好地起到文艺作品的教育作用。一个优秀的舞蹈作品需要优秀的编导深入到生活中去体验,因为有了体验,有了生活的经历编排出的舞蹈才有灵魂、才是真实的、感人的,才能引起共鸣。

参考文献:

[1]赵铁春,田露.中国汉族民间舞教材[M]. 高教出版社,2004。

[2]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3]黄明珠.中国舞蹈艺术鉴赏指南[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4]潘志涛.中国民间舞教材与教法(舞蹈卷)中国艺术教育大系[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舞蹈创作舞蹈生活
学舞蹈的男孩子
冰上舞蹈搭档
当代舞蹈创作之新表征
音乐表现手段对舞蹈作品创作的作用
我和舞蹈
浅议舞蹈中的想象力
浅论音乐在舞蹈创作中的作用
生活感悟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