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需尽快调整对外战略

2009-10-22 09:45
环球时报 2009-10-22
关键词:中国崛起外交战略

赵可金

从战略全局看,中国已经从“战略机遇期”提前进入了“战略选择期”:中国究竟是着力加快全球化进程,迅速确立与其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家战略?还是继续维持现状,在现有的战略框架内延续具体问题个案处理的传统思路?现在已经到了需要做出选择的时候了。

2008年爆发的世界金融危机,中国国际地位迅速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和期盼急剧增加,中国的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一夜之间获得了极大提升,从联合国系列峰会、G20峰会、中国国庆阅兵等一系列事件的国际舆论反应来看,中国崛起已经从原来的逐步适应阶段提前进入了冲刺转型阶段,这一阶段的特征是崛起国家必须尽快调整原来的对外战略,以适应其国际地位结构转换的新现实。

金融危机下欧美国家的低迷和中国的风景独好,很容易刺激西方舆论界的神经,原本还有些模糊的中国崛起印象一下子清晰起来。“为什么中国与众不同?”这是寻常百姓马上就想到的问题。这一心理变化一经媒体鼓噪,立刻就成为一些企业、利益集团乃至政治领导人的口实。于是,针对中国产品的“双反措施”来了,名目繁多的对华“贸易保护主义”来了,各种各样的“中国责任”也来了,花样翻新的“中国威胁论”接踵而至。所有这一切,其深层的战略意图都是让中国埋单,成为一些国家转嫁金融危机的牺牲品。

形势的发展日益表明,金融危机一下子改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位次,凸显了可能多年以后中国才会面临的结构性问题: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究竟是一个无足轻重的“配角”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主角”?

中国外交战略调整绝不是实力提高后骄傲狂妄心态的心血来潮,而是中国国际地位和战略态势变化的必然结果,归根到底是由中国国际地位变化引发问题和挑战的性质所决定的。中国面临的问题有三个特征:

一是全局性。近年来,中国每一个选择都会通过股市、汇市、房市等牵动着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节奏和进程,外交的敏感性、脆弱性、影响力都显著增强,中国发生的任何事情都有可能转化为国际社会关注的大事,比如汶川地震、三鹿奶粉产品质量问题等,同样国际中发生的所有大事都会牵连中国,这就要求中国外交必须牢牢做到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提高统揽外交全局的能力。

二是统筹性。在国际舞台上,中国面临的问题是涉及几乎所有领域和地区的结构性问题。在一个领域外交中不足挂齿的小事,放在某一个特定地区就可能变成事关全局的大事,此种变化增大了外交运筹的难度,比如奥运圣火传递因为个别政治势力的阻挠而演变成事关中国外交全局的大事。中国的全球发展要求我们必须要努力统筹国别、区域外交与领域外交,提高中国外交风险防范和危机应对的能力。

三是系统性。原先属于双边外交解决的问题越来越需要通过多边渠道才能解决,在多边国际舞台上的问题也离不开密集的双边接触。这就要求中国外交必须注重统筹双边和多边,加强协调,提高中国外交综合协调的能力。

外交战略事关全局,任何战略调整都可能引发不确定的后果,任何战略层面的调整都必须慎之又慎。中国时下最急切的是期待社会各界掀起一场中国对外战略调整的大辩论,对各种战略转型的方案进行论证,思考中国对外战略转型的未来之路。

从这一使命出发,中国学界和社会各界要注重紧紧围绕中国当下正在经历的一系列问题,掀起一场关于中国对外战略转型的热烈讨论,为金融危机后的中国崛起和长期和平发展提供战略新思维的支持。学界必须强化问题意识,淡化学科意识,开展多学科合唱的辩论和对话,不断创新战略思维,努力加快中国和平崛起的实现,避免苏联在崛起冲刺阶段夭折和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停滞不前的危险。▲(作者是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教授。)

猜你喜欢
中国崛起外交战略
冬奥外交促进团结,一起向未来
强国战略下的企业管理创新
中国崛起在全球舞台上
美国“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多式联运发展的战略与路径
战略的里子与面子
“中国崛起”内在逻辑与领袖抉择
扁亲信为“外交案”出庭
希拉里喊出“巧实力”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