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收入者收入流动性研究之文献综述

2009-10-22 08:13
商情 2009年20期
关键词:最低工资

任 理 章 菲

【摘 要】本文综述的是1995年后对于个人生命过程中收入流动性的研究。对于低收入群体的定义规范和收入流动性的定性方法和标准,收入流动性与教育、性别、初期状态、宏观经济之间的关系作了综述评析,并且提出未来研究需要完善之处。

【关键词】低收入者 收入流动性 最低工资

一、低收入者的定义和收入流动性(EM)的定义

从划分依据上来说有法定标准和自定标准,从划分方法上来说分为相对线(RL)和绝对线(AL)两种。RL是主流,AL划分难度较大,但也越来越受重视。RL的意思就是把收入分布中分布在最低的百分之多少的人列为低收入者。AL的划分是划分一定收入金额以下的人为贫困者,又有根据小时工资率划分和根据总工资的两种划分产生的群体的不同,比如在Cappellari的文章就对两种群体都进行了研究,这涉及到了个人劳动供给多少的问题。RL的划分简单明了,但在计算EM上会存在混乱和高估。低收入者的划分需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低收入者的定义要考虑低收入停留的时间范围。短期者不包括在内。第二,考虑就业和失业情况。在一些研究中只考虑了那些有工作有收入的人,而没有考虑那些失业或者退出劳动力市场的人。因为退出原因难以考证。但如果排除他们的话,对于流动的测量就会出现偏差。事实上很多作者已经证明了存在一个低收入-失业的循环圈,近几年的研究均把失业者加入进来。EM的定义简单的说就是个人在一段年份中收入水平的变化程度。RL划分的研究中,EM大多数是:某个时间在低收入群体中的人,有多少比例在下一个时间离开这个群体;而用AL研究,EM是某个时间在某个收入金额以下的人在下一个时间超过这个金额的人的比例。Gittleman和Joyce(1995)反过来考虑稳定性,在下一年某人在的百分位不变和在附近一个20%位置变动的情况;Dickens(2000)认为,因为百分比的变化一般只把区间跳跃才叫做流动,而在分配不平衡的情况下前20%和20%-40%部分的人数差异很大,这样衡量有问题。故他使用了个人的真实排名(rank)变动反应流动。用相对位置来判断流动性有一些重要的缺点:(1)一个人上升就肯定有其他人下降,导致高估或低估。(2)零收入的人排位困难。因此现在也有学者使用AL来划分低收入群体,以及用绝对金额的增长来表现流动性,虽然确定增长多少才足够积极是比较困难的,但可以在评估流动率的方面防止样本人群的相互影响(如Theodos和Bednarzik,2006)。还有一些特殊的划分,如工作状态的变化(Royalty,1998,Rose,1999,Theodos和Bednarzik,2006)。

二、不同因素与EM之间的关系

1.教育水平。通常,教育水平都会被认为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代表。关于教育水平和收入变动性的关系的一般结论有:(1)对于低收入者来说,教育可以减少一个人进入和保持低收入的可能性(Stewart 和Swaffield,1999),其他人力资本因素也有一定作用,但较小(Cappellari,2006)。(2)教育水平的高低对于收入流动率有影响。教育水平较低的人相对位置的变化更频繁,范围跨度更大,流动率更高。教育水平越高的人,收入绝对量的增加更大。但上述流动性还没有“向上”和“向下”之分,学术界没有统一计算方法和答案。Gittleman和Joyce(1995)主张教育是人力资本的永久的提高和收入能力的提高,教育水平低的人就算百分位提高了,也只是暂时有利冲击造成的难以持久,但Cappellari(2006)调查认为教育对于一个人离开低收入的能力的影响是有限的。对于教育对于EM正向的因果解释是否是明显的还要考虑:流动性可能还反映了能观察到的和不能观察到的人的异质性。这方面的研究有待发展。Maury Gittleman和Mary Joyce(1995)很好的证明了在不同年龄结构中教育和EM的不同的关系,如有大学学历的老人比拥有大学学历的年轻人更稳定。

2.性别。关于男女在收入流动上的差异结果历来十分一致。女性的工资率增长更少,并且女性更容易进入低工资的就业,并且停留的可能性更高,而且女性的参与劳动时间更少,收入的量增加的速度比男性低,女性的EM小于男性,向上趋势弱于男性。

3.初期状况与低收入的经历。研究证明,低收入者经历这更加重了他的困难。Long(1999)的研究显示,那些影响他工作第一年收入的水平的因素,都会极大的影响他今后长期的收入增加的大小。多个研究发现,低收入的经历会消磨掉人们之间的异质性所带来的区别。Cappellari(2006)提出,极端异质的条件下,的确会有某些属性会使得一个人成为低收入者,而在人是同质的、又有不同收入经历的条件下,低收入的经验会造成低收入的持续。异质性和低收入持续有政策意义。Cappellari认为,不用费心解决低技能问题,而应该用一些普遍性的政策比如最低工资立法来消弱那些低收入人群面对的长期的不公平。Neumark和Nizalova研究得出,低收入工作中待的时间增加将会大大的减少离开低收入状况的可能性。很多研究者都把初期状态堪称,一些没有被注意到的影响可能会导致在取样之后发现样本都是一些在下一年是低收入或者高收入的人,在模型中通常会通过各种方法处理掉,比如说消除自相关的方法。

4.宏观经济条件。Long(1999)继承Smith和Varichek研究方法,发现90年代相对于80年代名义工资增长,失业率更低,反映了更好的宏观经济状态,但他并没有给出机制解释。Beach、Finnie和Gray((2005)使用方差分解法对于加拿大1982-1997纵向行政数据进行分析,从宏观经济的角度了解在人之间以及时间段时间收入是如何变化。他的主要结论是,失业率和GDP的增长率对于总体EM都有显著的影响,一般来说在经济衰退或者增长慢的环境下EM会增加(主要是因为收入的不稳定),而在通胀或者紧缩中又会下降,宏观经济改善可以减少总体的收入变动。

三、关于数据的选择

研究数据的来源不一样,主要区别在于截面数据和纵向数据的区别。截面分析重点是,在某一个时间点与成为低收入的机会相关的一些因素,然而纵向分析的重点是这些人到底发生过什么,使他们进入或者流出低收入群体的因素是什么。并且,年龄限制也十分重要,过于年轻的人和年老的人没有收入,会造成调查数据连续性被破坏。截面数据用来考察流动性存在不足,因此越来越多的人采用纵向追踪数据。但很多数据由于调查本身的问题,只能调查两年或者是调查间断,这个问题也使考察短期与长期流动性带来了麻烦。太过长期的数据还面临人的生命周期的问题(一般年纪越大收入会增加),影响对于纯的流动的观察。

四、未来的发展方向

第一,从研究对象来说,对于收入不平等以及低收入人群的关注度会提高。低收入人群总是需要重点解释的群体,因为他们表现出不可忽视的特殊性,并且其对于判断社会积极性很重要。第二,需要完善的纵向跟踪数据。缺少失业群体数据、缺少连续年份较多的数据都会影响到对流动性的计算,而零收入者也提高了绝对数据的计算难度。第三,对于影响了EM的机制的研究仍然缺乏,各种因素都被找到,而这些因素到底是如何影响的并没有模型证明。第四,加强EM的积极性研究。流动性大并不代表着低收入者能够流向高收入,因此需要证明低收入者流动性是否积极,首先需要在计算方法上有所改变,其次要找到合适的比较标准,比如说与平均工资增长率的比较、与GDP增长率的比较,找到标准才能判断好坏。这也暗示着,从相对流动为主的研究向绝对变动为主的研究的转变。

参考文献:

[1]Anne Beeson Royalty.Job-to-Job and Job-to-Nonemployment Turnover by Gender and Education Level[J].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1998,(116):392-443.

[2]ChaALes M. Beach,Ross Finnie,David Gray.The Impact of Macroeconomic Conditions on the Instability and Long-Run Inequality of Workers'Earnings in Canada[J].Relations Industrielles/Industrial Relations,2005,(60):244-272.

[3]James E. Long.updated Estimates of the Wage Mobility of Minimum Wage Workers[J].Journal of Labor Research,1999,(20):493-503.

[4]Lorenzo Cappellari.Earnings Mobility among Italian Low-paid Workers[J].J Popul Econ,2007,(120): 465-482.

[5]Mark B. Stewart,Joanna K. Swaffiel. Low Pay Dynamics and Transition Probabilities[J].Economica,1999,(66):23-42.

[6]Richard Dickens.Caught in a Trap Wage Mobility in Great Britain:1975–1994.Economica, 2000,(67):477-497.

猜你喜欢
最低工资
多地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微吧
最低工资标准执行需更加科学规范
现场
最低工资和我们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