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难为易 古为今用

2009-10-28 07:01王军林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09年8期
关键词:现代汉语语感文言文

王军林

学习文言文是传承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需要,它对我们提高语文素养是十分必要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是:“读文言文,要了解内容,能顺畅地朗读,背诵一些基本课文。”《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文言文基本篇目约占全部篇目的百分之三十。学后不仅能够使学生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精美深邃、丰富典雅,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而且能更好地继承祖国文化,从而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祖国的历史,更加热爱母语,加深对现代汉语的理解和运用,达到提高自身修养的目的。可是情文并茂的文言文,对于现代中学生来说简直是“天书”,深奥难懂、晦涩拗口,使许多学生望而生畏。这就要求教师能为学生找到一把“利刃”,使其能顺利过文言文这一关。

一、以读为先,激发兴趣

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基本为启蒙,没有文言文语感,文字生疏,且无停顿断句常识。要学好文言文良策之一就是把“读”字摆在首位。读法种种:默读、吟读、诵读、个人读、集体读,不一而足。但我认为,在教学中范读、默读、朗读、齐读是必不可少的。

如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的“入则无法家拂士”一句中,“拂”不读“fú”而应读“bì”。沈复的《童趣》一文中,“项为之强”一句中的“强”应读“jiāng”。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正因为文言文中这些通假字的存在,使范读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老师的范读,能使学生掌握音节停顿,读得朗朗上口。同时朗读时的句读停顿要正确,这直接关系着对文章的理解。如:“使从之所恶/莫甚于死”,“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今/齐地/方千里”等句子,朗读时,句读停顿出现错误,句子的意义就会出现歧义。

二、准确翻译,把握文意

翻译讲解是文言文教学的主要方法。文言文的翻译,方法多种多样。诸如保留法、替换法、删减法、增加法、调整法等等。我认为最基本的方法是弄通文意,规范语言。可以是口头翻译,也可以笔译。无论采用什么方式进行,都应该以准确、规范为标准。准确,指词语要翻译得准确,逐字翻译;规范,指译文句子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只写出句子大意,对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是没有多大帮助的。译文要准确规范,对中学生来说,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的。开始训练时,总是不够准确、不够规范。但是,在老师的指导下,经过多次训练,学生大多能做到准确、规范地翻译。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三、精当分析,掌握结构

分析,就是教师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进行必要的分析,目的是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分析的方法要因文而异。一般说来,对那些属于记叙性的文章,可按照叙述的时间先后或空间变换顺序进行分析,一般要重点分析人物和事件。属于议论性的文章,可按照论述的逻辑顺序进行分析,要分析论证、论点,特别是中心论点。对文学作品,或根据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来进行分析,或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来进行分析。通过这样的分析之后,便可进一步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摘要概括文章的写作特点。

对文章进行分析,一定要突出重点,切忌面面俱到,泛泛而论,一定要使学生真正弄清楚作者的写作思路,学有所得。

四、加强背诵,丰富积累

加强读背教学有助于学生语言的积累,有助于学生熟悉文言文的语言习惯,有助于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

学生对于文言文的语言习惯很不熟悉。要指导学生学好文言文,必须指导学生积累大量的语言感性材料。没有必要的语言积累,学生就无法真正地领悟课文内容和语文知识,而要进行语言积累,朗读和背诵是十分有效的途径。有的人一谈读和背诵就一律贬为“死记硬背”,认为这不符合教改精神。其实并非如此,熟读背诵一部分名篇佳作,其作用不仅仅在于记诵这些佳作本身,还在于通过记诵,使学生掌握的字、词、语、句日益充盈,并可以渐渐地熟悉文言文的语言习惯,进而具备敏锐的文言文语感,为进一步学好文言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归纳总结,触类旁通

在课堂教学中,很多知识是零碎而分散的,必须把这些知识归类,使它系统化,让学生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怎样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呢?学生年级不同,知识水平不同,要求也不尽相同,具体做法也因人而异。在讲完一课后,或在讲完一个单元后,要求学生把该掌握的知识,有目的有重点地列成提纲,把相关的知识分门别类地归在一起,从中找出其规律、特点,使学生对知识有更全面的认识。初中文言教材中文言知识很丰富,通假字、一词多义、句式等等。有些知识容易掌握,有些知识须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然后把它归类,从中认识它的规律性,才能掌握。如出现频率很高的“之”字,情况比较复杂,常见的有:作代词用,可以指代人、事、物,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他(们)、她(们)、它(们)等;其次作助词,既可作结构助词“的”,有的时候又无实在意义,可不译;三是作动词,这种情况不大多见,如“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这就需特别当心。复习时这些知识须综合讲授,然后要求学生举例,这样就能达到掌握规律、巩固知识的目的。

(责编 雷 艳)

猜你喜欢
现代汉语语感文言文
文言文阅读专练
一起来吹牛
“大力士”纸片人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山西省2019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会背与会默写
文言文阅读练习
语感培养和语文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