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导思点拨

2009-10-28 07:01陈业德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09年8期
关键词:骨气情感课堂教学

陈业德

“导思点拨教学法”是语文教学改革行之有效的方法。它的教学模式包含:激疑、析疑、质疑、释疑、结疑,这五个步骤。其特点是突出“质疑”和“结疑”。按照这个方法来组织课堂教学的步骤如下:

一、提出问题:激疑

问题是思考和学习的开端,是教和学的线索,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适当的方式和途径,激起学生产生疑问,并产生思考和学习的直接心理动机。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的智力活动是与情感体验相伴而行的,学生的情感所向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双边活动的效果。如果伴随学生学习和思考而来的是兴奋、激烈,对发现真理的惊喜的心理体验,那么,这种情感就能强化学生的智力活动,促进智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好导语,并结合带有感情色彩的语气和语调,用它激起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趋势,并因势利导,提出问题,引入新课。例如:我在讲授《谈骨气》这篇议论文时这样说:“同学们,作为一个人要不要有骨气?”学生回答:“当然要有骨气!”我又问:“每一个同学都希望自己有骨气,这很好,我们都是中国人,作为一个中国人更应该怎么做呢?”他们回答“更要有我们中国人的骨气!”这时我对学生们说:“同学们回答得真有骨气啊!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和谈谈我们中国人的‘骨气吧!”就这样进一步激发学生产生激烈的求知欲望,凭借这种以情带智,并育人以智的情感,牵动整个课堂教学。

二、分析问题:析疑

有的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往往不太容易理解,有时不知道该如何寻找到正确的答案,所以,教师在对他们激疑之后,要结合有关资料,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指导他们复习旧知,让他们根据已掌握的知识思考、猜测和探求“激疑”的问题的内涵,对他们思考问题的路子作必要的点引。例如:我在安排学生阅读《谈骨气》这篇议论文时,先讲解清楚“骨气”的意思:人所表现出来的刚强不屈的豪迈态度、举动或气势。一个人在自己身上表现出这些东西来,就说明这个人有骨气。这样让他们带着所要解决的问题去阅读这篇课文,熟悉、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阅读的本质,并努力去解决它。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说过“温故而知新”,就是这个道理。

三、揣摩问题:质疑

析疑之后,就是对学生在学习课文内容时存在的问题进行揣摩——质疑。这是在课堂上让学生发表对课文内容的看法,讨论文章的写法,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作为教师,应该明白作者写文章的思路:“写作目的——写作方式——写作内容”,它依次回答了“为什么——怎样写——写什么”这三个问题,这好像是一条小溪流,而我们学习、分析文章的思路则是沿着这条溪流逆流而上的,这样才能找到溪水的源头——写作目的。只有依靠两者的这种关系,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最根本的方法和途径。

由于学生在前面“析疑”的过程中是独立思考问题的,必然会遇到疑难,所以,教师应该诚恳而热情地鼓励学生大胆发问,进行质疑,组织他们主动、踊跃交流,然后讨论,解决“写什么”和“怎样写”这两个问题。教师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在《谈骨气》这篇文章中对于“穷人不受嗟来之食”表现出的骨气揣疑最多,争论也最多。由于时代不同,故事发生的年代久远,穷人生活在奴隶社会,他们不容易揣摩、理解到饥饿的“穷人”拒绝了带有侮辱性的施舍,从态度、举动等所表现出来的“刚强不屈的气概”,这就是中国人的尊严,是骨气。这时使他们明白了一个道理:骨气的表现与一个人的身份、地位、富贵、贫贱等是没有关系的,也并非伟人或英雄才能表现出骨气来,作为平凡的中国人也同样能表现出骨气来;在这场互相交流的讨论中,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和评价者,不是讲解员,这样对学生的交流和讨论进行导向、点拨和校正。

四、解决问题:释疑

经过质疑后,学生对问题就有了清楚的认识,教师必须把握时机,把教学活动推向高潮,解决“为什么”这个问题。我在总结时,要求学生说说作者选取不同时代的三个人的故事作为论据,来论证“自古以来我们中国人都是有骨气的”。

五、升华问题:结疑

解决了问题,还要及时的总结,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结构。这就教师把精心设计好的练习在课堂上进行训练,以印证课堂教学,反馈信息,及时纠错,进一步巩固、提高、运用,把知识转化为新的技能,陶冶思想和情操。

“导思点拨教学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以学生为主体,能够让其体验“以人为本”这一新理念,在语文教学中有着较强的实践意义。

(责编 李 晔)

猜你喜欢
骨气情感课堂教学
富则讲脸面,穷则说骨气
朽木颂
情感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拓展延伸
台上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富则讲脸面,穷则说骨气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