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与布白艺术

2009-10-28 07:01刘柳华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09年8期
关键词:功能英语教学艺术

刘柳华

【摘 要】 本文从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独立人格,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和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出发,把布白艺术引用到英语教学中来,并在阐述英语教学布白艺术及其心理机制的基础上,就其功能、实施策略以英语课堂教学为例,作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布白 艺术 功能 策略 英语教学

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促进学生的人格完善,已经成为教育教学的终极目的。在教学中,如果教师都是搞“教学垄断”一讲到底,没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独立人格,从不留给学生自由思考和自由发展的空间,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体验不到学习的快乐,会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在英语教学中,如果教师能恰当地运用布白艺术,对于完善和发展学生的个性,锻炼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将起重要作用。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结合英语教学布白艺术及其心理机制的理论基础,就其功能、实施策略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一、英语教学布白艺术的产生

1.“布白”一词来源

“布白”一词源于中国传统国画艺术,是处理空间问题的一个重要理论,是指艺术创作中,为了充分地表现主题而有意识留出“空白”,目的在于求其空灵,不是空而无物,而是虚中求实,体现一种“虚灵”的“空间感型”,使艺术品虚实相映,形神兼备,从而达到“无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给人以启迪和美的享受。

2.教学布白艺术的心理学基础

格式塔心理学理论认为,人们在等待某种不完善即有缺陷或有空白的格式塔刺激物时,会在知觉中下意识地产生一种改变现状并使之完善的趋向,从而倾向于知觉、经验到完善的格式塔整体,即完形整体。在此过程中,激起了大脑的冲动力,提高了知觉的兴奋程度,从而引起一种进取,追求充满紧张感的“内驱力”。在这种内驱力的驱使下,人们会积极主动地去“填补”和“完善”所知觉到的不完美刺激,这种对“完形“结构的追求一旦实现,便给人极为愉悦的感受。故教学中运用布白,能启迪学生,使之有所思考,有所探索,以形成无穷的意味和幽远的教学氛围,从而使教学完善,成为一个整体。

3.英语教学布白艺术内涵及功能

英语教学布白艺术是指在英语教学中运用布白的手法,即如同作家作画,画点空白,供欣赏者遥思;如同文人写文章,讲究含蓄,让读者从有限的文字中体观无限之意一样,留一点思考余地,让学生从所布之“白”中引起联想和想象,生出“实”来,从而增强教学的艺术性,使教学更富有成效。

(1)激发学生的探究欲,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设置暂时性的知识“空白”,能够激起学生急于“填补、充实”空白并使之完善的欲望,由“空白”造成的裂缝要靠学生的“主体性”去焊接。

(2)控制课堂节奏,体现教师的主导性

瑞士的艾米尔认为:“教授的艺术就是懂得如何引导。”教学应通过突破时空限制的布白,在有限中寻求无限,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干什么、想什么、如何表达、如何运用,关键在于引导,调控教学节奏,营造好的教学氛围,从而带领学生进入美好的境地。英语教学布白可以使学生形成有效的知识群体,强化学生思维模式的培养、思维角度的转化及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

(3)陶冶师生情操,体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完美

英语教学布白能有效地淡化教育的痕迹,以审美的形式创造出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使课堂教学始终贯穿着紧张、活跃而又愉快的智力活动。使师生不知不觉中受到无形启迪和陶冶,体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完美统一。

二、英语教学中运用布白艺术的策略

布白艺术运用于英语课堂教学的技巧和方法丰富多样,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可以从语言、思维、想象、情感和行为上进行布白;从课堂结构看,有导课、授课、板书、结课中的布白;从课堂教学的要素看,有教学时间上、教学空间上、教学内容上的布白等等。这些布白方法,相互之间并不是泾渭分明、非此即彼的关系,他们之间有交叉,应综合运用,设置布白要恰当,适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富有一定启发性和思考性,太多使整堂课都成为空白,使学生茫然,不能充分发挥布白的作用。

策略一:利用知识上的“空白”,上好英语序言课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开头是基础,没有扎实的基础,就不会有宏伟的大厦。每接一届新生,应精心设计序言课,我认为此时学生还站在外语知识的门槛之外,他们的英语知识还处于“空白”期,恰恰这个“空白”可以利用。在上序言课时,应以正确的语音、语调,用英语作自我介绍,认识新同学,谈为什么我们要开设英语课,同时还告诉学生英语已成为国际性语言,它是国际经济发展与文化交流必备的工具。学好一门外语,特别是英语,是知识创新的能力储备,是21世纪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如果我们缺乏外语技能,今后的教育选择以及从事的职业都将受到限制。那么,我们如何学好英语呢?当听完老师一番精彩的演说后,此时每个学生心中都会荡起涟漪,利用这种“空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发挥英语交际能力,激发他们的探究欲,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第一锤就敲在学生心坎上”。

策略二:保留教学内容,创造知识上的“空白”

(1)巧借布白导课,激趣益智

导课作为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是教学整体结构中不可缺的一部分。借助布白导课,从一开始便设置悬念,紧紧抓住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开启思维,能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要注意讲授新课时导语的运用,巧妙设置悬念,问而不答,留下空白,激起学生的兴趣、参与意识及强烈的破疑愿望,使学生发挥主体能动性,思维“活”起来。

(2)在授课时巧布时间和语言上的空白,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个性

艺术化的课堂教学应是张与弛的完美结合,有动有静,开合有度,富有节奏感。授课时可人为地“垒坝筑堤”,造成暂时的“断流”以期“蓄势”后造成“汹涌澎湃”之效。在教学“时间”要素上给学生布些空白,使课堂教学呈现出虚实相映生辉的和谐美。优秀的教学语言应体现其旋律美和节奏美,随着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需要,形成不同的旋律美,语调或高昂、或低沉、或舒缓;节奏时重时轻、时缓时急、抑扬顿挫、有板有眼,学生的优势中心随着语言的变化不断得到转换和强化。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停顿这种暂时性的语言空白,激发难以表达的情感和难以用语言描述的情境,设置语言空白,激发学生的想象,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特别在突出一节课的重点、难点时,“空白”就尤为重要了。

(3)借助布白结课,意犹未尽

一堂成功的英语课不仅有引人入胜的导入,环环相扣的演示、操练,还应有坚强有力、发人深省的结尾。结课结得好,能使人有“课已尽,趣犹存”的感觉,乃至余音绕梁,耐人寻味。因此,在接近英语课堂尾声处时,教师应捕捉“节骨眼”,在关键的“节骨眼”上刹车,从而给学生留下一个有待探索的未知数,激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强烈愿望,使“且听下回分解”成为学生的期待。在JEFC Book 3 Lesson 37结课时,我对本课进行总结:Mr Green wanted to see Jims headmaster as soon as possible.接着以“Why was Mr Green eager to see the headmaster? Why was he so worried these days? 这些问题设置了小悬念,学生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他们有了种种猜测,此时又接着说:“Its not hard. Youll know the answers next class.”这样,不仅培养学生形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而且促使他们带着探索奥秘的好奇心急切地等着下一节课,并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在第二天教学Lesson 38 的结尾处时,又以“Mr Green was worried about his sons Chinese,so he went to see the headmaster. After the conversation, he was happy again. Do you know the reason?”作为结束语,这样与前一节课设置的悬念相呼应,又以新悬念再次吊学生胃口,促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用英语组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使整个单元的内容浑然一体,从而既巧妙地向学生提出了学习任务,又为下一节课创造出探索知识的最佳境地。

策略三:运用所学知识,消除知识间的“空白”

许多学生就单个英语知识点来说,学得并不差,但一旦综合起来运用就觉得力不从心。因此,教学时从知识点的某一共性入手,让学生在联想中展开知识,在展开中比较知识,在比较中归纳知识,在归纳中深化知识体系。如:在初三总复习各种时态的用法时,学生常混淆不清,在教学时不妨先通过比较、操练各种时态句式后,因势利导引导学生用时间射线来更直观、形象地对各种时态的构成和用法进行归纳,总结分析类似的本质特征、内在联系,从而强化这一重点,突出分化难点,求同存异,使学生对知识有更系统、完整、深入的了解,找出各种时态特点,使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得以提高,知识的掌握力度得以升华。同时,不是让学生简单地回顾旧知识,而是强调学生在归纳中比较知识的一体化,从而使零散、杂乱的知识融为一体,以消除知识点间的“空白”。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恰到好处地增加布白艺术,会给我们的课堂增添新活力,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郑朝.中国国画艺术与技巧.广西美术出版社,1986

[2]上官学宜.课堂教学中的“布白”艺术.英语辅导报(教师版),2003(16-17)

[3]叶长文.再论教学布白艺术.中国教育学刊(网络摘录)

(责编 黄 晓)

猜你喜欢
功能英语教学艺术
数学的翻译功能
英语教学中对任务的几点思考
关注基向量的解题功能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纸的艺术
我有特异功能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功能关系面面观